六祖坛经全文网

宽运法师:切实弘扬佛教文化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宽运法师两会期间接受人民政协报访问

发布时间:2024-11-04 03:04:21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
宽运法师:切实弘扬佛教文化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宽运法师两会期间接受人民政协报访问 切实弘扬佛教文化 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宽运法师两会期间接受人民政协报访问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取得了突发猛进的发展,国家的「硬实力」有了质的飞跃。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建设却相对滞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不仅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战略重点,也是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前提。

这几年,为了发展文化事业,提升文化「软实力」,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和举措,使之成为我国整体综合实力增长的一个新亮点。文化「软实力」虽然有了相当的增强,但尚未达到应有的水准。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文化丰富多彩。用足、用好这些传统文化资源,使文化大国变为文化强国,是历史也是当今社会赋予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对此,全国政协委员、香港西方寺方丈宽运法师有深刻的理解与担当。

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教文化能否为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发挥作用?能发挥什么作用?怎么发挥作用?就相关话题,人民政协报记者采访了宽运法师。

记者:据悉法师因应国家宗教自由政策之开放,特提出「切实弘扬佛教文化、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理念,请问法师出于什么考虑提出这一观点?可否请法师说明其中的深层意涵?

宽运法师: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包括佛教文化在内的传统文化关涉道德修养的内容异常丰富。佛教是一种以信仰为根本、以解脱为目的、以教育为中心、以文化为纽带的宗教;其秉承「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根本精神,以「慈悲、智慧、圆融、平等」作为始终不变的主题,长久地影响着后世的人们。在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条件下,佛教文化将在引导人心向善、提高道德水准、促进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对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华文化强国、全面建成更高水准的小康社会起到积极、重要的意义。

改革开放后,宗教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对于中国宗教而言,改革开放的36年,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日益得到全面、正确的贯彻、落实,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得到切实有效的法律保障,宗教界和广大信教群众的合法权益得到全面保护,同时,宗教界人士和广大信教群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积极作用也日益得到肯定、鼓励和支援。

在目前开放、开明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氛围下,身为佛教徒的有识之士,如何担负起弘法利生的任务,将中国佛教文化,更好地融入社会人生;在社会人生中得到真实的体现,从而令更多有情众生受惠得益,这也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重要工作之一。

回顾中华民族的历史,可上溯到三皇五帝,他们以德行感召天下,为民众建立福祉,可说是中华民族「慈善文化」的源头。及至周文王、周武王遵行大道,周公辅以礼乐,开创了悠久的礼乐文明。之后璀璨的礼乐文化集大成于孔子,开演出广博深邃的仁厚爱物的儒家学说。「仁、义、礼、智、信」的道德实践,再结合「道法自然」、「上善若水」的老子智慧,中华文化的内涵变得更加丰富。

佛教于汉代自印度正式传入我国,与本土的儒家文化和道家文化相融合,成为中华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之后的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康有为先生说:「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简明地概括了佛教的基本特质。

记者:佛教对自然科学、思维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是否有促进作用?

宽运法师:是的、有的。佛教是一种信仰,也是一门深奥渊博的哲学,很值得人们去研究、探索和借鉴。

孙中山先生说:「佛教乃救世之仁,佛学是哲学之母,研究佛学可补科学之偏」。爱因斯坦亦说:「完美的宗教应该是宇宙性的,它超越了一个人格化的神,扬弃了死板的信条教义及宗教理论,涵盖着整个自然与精神,它应该是建基于对万有的体会而生起的宗教意识,将自然与精神结合成一个有意义的统一体,佛教就正符合这些条件。其哲学思想、理论体系、辩证思维对自然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均有启迪和推动作用。佛教丰富而多层次的理论体系,其中的辩证思维、哲学思维,能提高民族的思维水平;佛教对人类意识、潜意识的探索,如唯识宗的「阿赖耶识」、「种子说」,以及禅宗「明心见性」等理论,能够为当代「思维科学」提供诸多启发;佛学与当代科学思想有诸多相契合之处,尤其是与「后现代科学」思想相契合,如与「新系统论」,「非线性复杂性科学」等,可以启发当代最前沿科学的开拓;

佛教哲学能为当今哲学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撑,佛教对思维与存在关系的诠释、对宇宙真谛的解释、对克服二元对立的反思等,均能为当代哲学提供智慧的启迪。

记者:慈善精神被视为佛教最根本的精神,请法师分析一下它在激发社会正能量方面的作用。

宽运法师:「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是佛教济世利人的宗旨。2500多年前,佛陀因观世间众生沉溺欲海,饱受生、老、病、死之苦,因而发心出家追求解脱之道。经过十多年的寻师访道与潜心修行,佛陀终于证得了解脱生死轮回之「无上正等正觉」。之后,佛陀以此无上菩提妙法化导众生,说法40余年,直至涅槃,以实践他所立下的誓愿:「三界皆苦,吾当安之」、「此生利益一切人天」。佛陀的此一誓愿,体现了佛教关怀众生、利乐有情、无我的慈悲精神。

按照佛典原义,「慈」和「悲」是分别从两个不同的方面来体现对众生的关怀。「慈」是予众生乐,「悲」是拔众生苦。「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这种慈悲精神,在大乘佛教中得到了最充分的发扬。如《观无量寿佛经》中说:「佛心者,大慈悲是。」《大智度论》中则更明确宣称:「慈悲是佛道之根本」。在大乘佛教所崇仰的诸佛、菩萨中,无一不立下各别的誓愿,然救世济众生则是他们共同的宏誓。

由此可见:「拔苦予乐」的济世怀抱,能促进人民「人溺己溺」的同情心,从而激发人们的扶危济困情怀;佛教乐于助人的「利他思想」,能「破除我执」,可以提升人民的道德水平,产生振兴民族的勇气,从而激发社会的正能量。

记者:爱国主义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民族的高尚美德。请法师谈谈佛教文化中关涉的爱国理念。

宽运法师:佛教蕴含着深厚的爱国、护国理念,并倡导国家意识和社会安定意识。

佛陀成道时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能证得」。佛、菩萨、阿罗汉乃至一切圣贤,对我们来说,其实并不是遥不可及;因佛陀在经中所说的,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相──「佛性」是我们每个人的本来面目。佛陀只是教我们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转烦恼为菩提、转生死为涅槃,回归原具的自性,所谓「自心是佛,自心作佛」;「迷时佛是众生,悟时众生是佛」。

「因果」亦是佛教一个非常核心的理念。中国上古的典籍中,如《周易》、《尚书》等,也记载着很多因果的道理。如果没有因果报应的观念,人就会肆无忌惮,道德就失去了劝善和惩恶的理论依据,一切的道德观念就无从建立。

此外,要特别说明的是,佛教的教法有「世间法」与「出世间法」之分,以世间法为权巧,出世间法为究竟。所以佛教并不是一味强调追求出世解脱而不问世间俗事。从某种意义上说,佛教更重视世间法,因为不通过世间法的修行实践,就不可能实现出世解脱的目的。所以,有人认为佛教是消极遁世,逃避现实的宗教,对国家对社会毫无贡献的看法,是不正确的。其实,佛教对于国家的兴衰、社会的安定表现出极大的关心和重视;佛陀曾多次教导频婆娑罗、波斯匿、阿阇世等印度明君如法修身治国,推行民主法治,以十善导民,使人民丰衣足食、社会祥和安定。在佛教教义中更是强调佛弟子要报答国家恩,要努力去庄严国土,护国救国等,其中蕴含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涵。

由此看出,佛教的因果思想,能唤起人们对自我道德的约束,从而提升人们的修养,改善社会风气;佛教的爱国、护国思想,能促进公民的民族、国家意识。所谓「国家意识」即公民对国家的认同、认知意识,是社会个体基于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国情等的认识和理解,而逐渐积淀成为一种对国家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从而使国家、社会更加安定、和谐。

记者:佛教文化在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在弘扬佛教文化的举措上,法师有何想法和建议?

宽运法师:佛教文化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大力弘扬佛教文化,将会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同时提高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是故,为切实弘扬佛教文化、推广佛教教育,建议如下:

一、在全国综合性大学设立佛学研究机构。

目前,佛学院在全国已四处林立。为配合新时代、新社会的需要,除了创办佛学院、佛教大学外,建议能在全国综合性大学设立佛学研究机构(包括佛学研究所、研究中心),使佛教文化得以高度弘扬,更好地应世用世,利乐人民。

早在上世纪80代中期,在国家宗教局领导下,由中国佛教协会主持召开的「汉语系佛教教育座谈会」上,就已经确立了培养目标,即全国实行初(寺院)、中(各地佛协、大寺院)、高(中国佛协)三级教学体制;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爱国爱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有相当佛教知识、具有较高造诣的僧青年队伍,并使他们逐步成长为寺院管理、学术研究、国际友好交往的栋梁之才。

针对上述议题,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传印长老曾表示:新世纪的佛教教育应广开大门,不能将培养仅仅局限在出家青年,应根据宗教信仰原则,注意吸纳社会青年参加,以使更多的人能够接触到佛教文化,从而实现「净化人心,庄严国土」的理想,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挥作用。

二、由佛教代表单位或团体,发起联合社会各方面,包括国家宗教部门、中国佛教协会、佛教学者、科学家、民族学专家等,共同组建专项研究小组,进一步发掘佛教文化中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重要意义、作用的智慧资源。

三、通过文字、图像、影音宣传,或各种不同媒介方式、管道,将佛教文化精髓传扬并推广开去,使各领域能正确了解并互相交流融汇,令佛教博大精深的思想,为推进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全文完)

佛教提倡以「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作为修行的宗旨,以出世情怀做入世事业。同时,亦宣导「上报四重恩(国家恩、三宝恩、父母恩、众生恩),下济三涂苦」(地狱苦、饿鬼苦、畜生苦),倡行慈悲不舍众生、智慧不拘一法,平等普度众生,令一切众生皆能离苦得乐。佛教慈悲济世的精神与教义能与任何时代、任何地区、任何民族的任何文化中的优秀部分相融合、相协调、相彰显,具有亘古常新的普世价值。

我们可以看到,由于得到国家的关怀与支持,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落实,使宗教领域呈现一片繁荣景象,新世纪的佛教应该大有可为。面对着改革开放的汹涌潮流,佛教应迎头赶上,积极吸纳高科技成果为弘扬佛法、报效国家而服务。我们应以感恩之心来回报国家、社会,努力发掘佛教文化对提升社会道德与净化人心的积极作用与思想资源,与时俱进地对其加以现代转换,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使其服务于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记者:佛教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哪些思想和伦理观念会助力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请法师列举一二。

宽运法师:新世纪以来,国家强调在物质文明建设取得成就即「硬实力」增强的基础上,必须高度重视属于精神文明范畴的「文化软实力」建设;明确提出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以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传统文化强国。

文化软实力的核心是价值观和民族精神。其内容还包括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社会和谐、公德民风等诸多方面。在此伟大的复兴中华民族运动中,佛教的「圆融思想」和「五戒十善」、「六和敬」理念,相信必然能在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中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请法师分别解释一下佛教「圆融思想」和「五戒十善」、「六和敬」理念。

宽运法师:「圆融思想」和「五戒十善」、「六和敬」等佛教伦理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思想根源上提高公民道德水准,有利于社会和谐。

圆融思想:「圆融」,是中国佛教——天台、华严、禅宗等诸宗思想的重要内容;或可以说,圆融,是中国佛学的特质。其内在意涵为:

1、万有为一整体,同生共体,互不相离。

从实相角度看,宇宙万有为一无尽缘起的关系之网,其中任何现象,皆非孤立存在,而是依一定的因缘现起。这是一切民族文化之所以能和谐共存的哲学基础,因他们本来是一个相互关联、由无尽缘起所生起的整体。

2、万有体性虽一,而不妨千差万别;虽然千差万别,而互相融通无碍。

圆融思想虽然强调事务的同一性、整体性,但是,并不抹杀彼此的差别相。天台宗所说的「假」(俗)谛,意指世间森罗万象,宛然是有,不仅是有,而且每一事物生起、存在的因缘,极其复杂;但是因果分明,紊然不乱

。能够互相尊重,求同存异,这就是对佛法」缘起法」、「圆融」理论的认同。

这种「圆融」思想的奉行与实践,相信必然会昭示人们彼此包容、和谐相处。

五戒十善:这是对修行者行为和道德的具体规范。

「五戒」是佛教修行者的外在行为规范,其内容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

「十善」是佛教修行者在外在举止、语言及内心活动等各方面的规范,其内容是:「一不杀生、二不偷盗、三不邪淫、四不妄语、五不两舌、六不恶口、七不绮语、八不贪欲、九不瞋恚、十不邪见」。

「五戒十善」实离不开身、口、意三业。人人三业清净,不造损人利己之事,甚至是伤天害理之事,社会自然安宁。

「六和敬」理念:「六和敬」是指为保证僧众和谐相处而制定的行为规范。

佛陀住世的时候,其领导的僧团有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塞、优婆夷等七众弟子,有庞大的僧团;为了统理大众,佛陀提出并施设了「六和敬」法,使僧团清净和乐地共住,发挥住持正法,度化众生的集体力量。

据《祖庭事苑》卷五所列举出之「六和」是:见和同解、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利和同均。即僧团中为求菩提、修梵行者,须互相友爱、敬重之六种事。

《大乘义章》卷十二则举出:身业同、口业同、意业同、同戒、同施、同见等六者,称为「六和敬」。

1、见和同解:就是要在思想上、观念上保持统一;在认识事情的方法上,寻求相通的见解。彼此见解一致,达成共识,此乃共同成就之前提。

2、身和同住:就是大家住在一起,共处、共修;彼此互相尊重、包容,和乐共处。

3、口和无诤:所谓「口和无诤」,就是必须要做到语业清净,即在说话时,语气要谦和礼貌,要恳切真诚,要和颜悦色,不要因恶口粗声而引人不快;更不能因此而发生激烈的争吵。

4、意和同悦:就是说,必须要做到精神和心理清净,要用意善良,胸怀坦白;不比较人我得失,不计较是非利害,大家能为共同的目标与成就而感到喜悦。

5、戒和同修:就是遵守共同的制度和规约,有共同的行为规范和准则。

6、利和同均:「利」就是大家所获得的利益,包括经济上的财利和知识上法利,都能受用均等。

由上可知,「六和敬」精神,可以用于生活、社会各个方面,其不仅能调节身心,而且对伦理道德的完善、社会风气的净化、社会的和谐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