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全文网

宣化上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八)毗目瞿沙仙人寄第八童眞住

发布时间:2024-10-24 03:04:36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
宣化上人:善财童子五十三参 (八)毗目瞿沙仙人寄第八童眞住

大方广佛华严经浅释

唐于阗国沙门实叉难陀译

美国万佛城宣化禅师讲述

(八)毗目瞿沙仙人寄第八童眞住

尔时善财童子,随顺思惟菩萨正教。随顺思惟菩萨净行。生增长菩萨福力心。生明见一切诸佛心。生出生一切诸佛心。生增长一切大愿心。生普见十方诸法心。生明照诸法实性心。生普散一切障碍心。生观察法界无暗心。生清净意寳庄严心,生摧伏一切众魔心。

这时候善财童子,随顺思惟菩萨的正教,随顺思惟菩萨的清净妙行,生出增长菩萨的福力心。生出能明见一切诸佛的心,他用智慧之眼,能见到无数量那么多的佛。生出一切诸佛的佛心。又生增长一切大愿之心,来救度众生。又生普见十方诸法的心。又生出明照诸法实性的心。又生出普徧散除一切障碍的心,在他的心里,已没有怀疑、恐怖等种种障碍,而能勇猛向前迈进。又生出观察法界无黑暗的心,心中已无黑浊暗晦,用明照诸法实性之智慧,来观察法界之眞如体性。又生出清净意念的寳庄严心。又生出摧伏一切众魔的心。

渐渐游行。至那罗素国。周徧推求毗目瞿沙。

善财童子渐渐向南游行,到达那罗素国,就各处寻访毗目瞿沙仙人。

那罗素,翻译为不懒惰,因为这位善知识,他能动刹持刹,观刹诣刹,没有休息。毗目瞿沙,翻译为常出增上无怖畏声,因为他能出广大徧满音,安稳众生,这是第八童眞住,因为以清净无漏,故寄仙人表之,以其心不生顚倒,不起邪魔,不破坏菩提心。

见一大林,阿僧祇树以为庄严。所谓种种叶树,扶疏布濩。种种华树,开敷鲜荣。种种果树,相续成熟。种种寳树,雨摩尼果。大栴檀树,处处行列。诸沈水树,常出好香。悦意香树,妙香庄严。波咤罗树,四面围绕。尼拘律树,其身耸擢,阎浮檀树,常雨甘果。优钵罗华,波头摩华,以严池沼。

善财童子见到一个大树林,有阿僧祇那么多的树木,来庄严此林。有种种不同的叶树,枝叶扶疏,伸展护荫。又有种种不同的华树,盛放开敷美丽的花朵,非常新鲜荣艳。又有种种不同的果树,互相接连不断的成熟。又有种种的寳树,雨摩尼寳果。又有大栴檀香树,处处行列,有条不紊。又有诸沈水树,常常放出泌人心脾的异香,使人一嗅,便生清净的心。又有悦意香的树,人一嗅此香,便生欢喜。此树用它的妙香来庄严此林。又有波咤罗树(即是楸树,开紫色花,香气氛氲),四面周围环绕。又有尼拘律树(叶似柿叶,子似枇杷,子承带如柿,其种类耐老,于诸树中最高大),其树身耸峙擢秀。又有阎浮檀树,即是生阎浮檀金的树,常雨甘美的果子。又有优钵罗华(青莲华)、波头摩华(红莲华),来庄严池沼的水面。

时善财童子,见彼仙人,在栴檀树下。敷草而坐。领徒一万。或着鹿皮。或着树皮。或复编草以为衣服。髻环垂鬓。前后围绕。

这时候善财童子,看见毗目瞿沙仙人,于栴檀树的下面,坐在用草编敷成的草垫上。他所率领的徒众有一万那么多。(一万,是表示万行的意思。)他们有的穿著鹿皮,有的穿著或着树皮,或者有的编草来作为衣服。这些仙人故意现出一个奇怪的样子,奇装异服,令人一看觉得很特别,而知道他们是在树林中用功修道。他们头髻带着环子,垂到鬓前,这是很特别的发型。他们前后围绕着毗目瞿沙仙人。

善财见已。往诣其所。五体投地。作如是言。我今得遇眞善知识。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门。令我得入眞实道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乘,令我得至如来地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船,令我得至智寳洲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炬,令我得生十力光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道,令我得入涅盘城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灯,令我得见夷险道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桥,令我得度险恶处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盖,令我得生大慈凉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眼,令我得见法性门故。善知识者,则是趣向一切智潮,令我满足大悲水故。

善财童子看完这一切情形之后,他便走到毗目瞿沙仙人的面前,五体投地的顶礼表示恭敬,然后这样说:「我现在得遇一位眞正有智能的善知识!善知识,是趣向一切智慧之门,令我得入眞实的道。善知识,又是趣向一切智慧之乘,能载运我,令我得至佛的地位。善知识,又是趣向一切智慧之船,能载运我抵达智慧的寳洲。善知识,又是趣向一切智慧的火炬,能令我得生出十种力量(佛之十力)的光明。善知识,又是趣向一切智慧的道路,能令我得入湼盘(不生不灭)四德,常乐我净的大城。善知识,又是趣向一切智慧的明灯,能令我得见而明辨平安和危险的道路。善知识,又是趣向一切智慧的桥梁,能令我得度脱离险恶的处所。善知识,又是趣向一切智慧的寳盖,能令我得生大慈悲清凉的利益,而远离热烦恼。。善知识,又是趣向一切智慧的眼目,能令我得见一切眞实法性之门。善知识,又是趣向一切智慧的海潮,能令我充满具足大悲的法水。」

作是语已,从地而起,绕无量帀,合掌前住。白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我闻圣者,善能诱诲,愿为我说。

善财童子赞叹完善知识之后,便从地而起,向右绕无量帀,然后合掌恭敬前住至毗目瞿沙仙人的面前,而说:「大圣者啊!我已经先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了,而尚未能知道菩萨要怎样学习菩萨所修的行门?要怎样修行菩萨道?我听休舍优婆夷为我介绍,说您大圣者,善能教化诱诲一切众生,请您为我演说。」

时毗目瞿沙,顾其徒众,而作是言。善男子,此童子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善男子,此童子普施一切众生无畏。此童子普与一切众生利益。此童子常观一切诸佛智海。此童子欲饮一切甘露法雨。此童子欲测一切广大法海。此童子欲令众生住智海中。此童子欲普发起广大悲云。此童子欲普雨于广大法雨。此童子欲以智月普照世间。此童子欲灭世间烦恼毒热。此童子欲长含识一切善根。

这时毗目瞿沙仙人,转身回顾他所率领的一万徒众,而这样说:「善男子!你们知道吗?这位童子在过去已发无上正等正觉的心。善男子!这位童子已经普徧施与一切众生的大无畏。这位童子普徧施给一切众生利益。这位童子常常观察一切诸佛智慧之海,他已得到诸佛的智海。这位童子想要饮尽一切的甘露法雨,他想要学尽一切的佛法。这位童子想要测量一切广大的法海。这位童子想要令一切众生住于智慧之海中,令众生得到觉悟。这位童子又想要普徧发起广大的大悲云,来荫护一切热恼的众生,离苦得乐。这位童子,又想要普雨广大的法雨,令众生得到法的润泽。这位童子,又想要以智慧的明月来普照世间。这位童子又想要灭除世间的烦恼毒热,令众生得到清凉。这位童子,又想要增长众生一切善根。

时诸仙众,闻是语已。各以种种上妙香华,散善财上。投身作礼。围绕恭敬。作如是言。今此童子,必当救护一切众生。必当除灭诸地狱苦。必当永断诸畜生道。必当转去阎罗王界。必当关闭诸难处门。必当干竭诸爱欲海。必令众生永灭苦蕴。必当永破无明黑暗。必当永断贪爱系缚。必以福德大轮围山围绕世间。必以智能大寳须弥显示世间。必当出现清净智日。必当开示善根法藏。必使世间明识险易。

这时,一切诸仙众,听完毗目瞿沙仙人赞叹善财童子的发心志愿之后,各以种种上好微妙的香华,散在善财童子的头上,作为供养。然后向善财童子叩头顶礼,围绕恭敬,而这样说:「这位童子,将来必当救护一切众生,必当除灭一切诸地狱的痛苦,度脱众生远离诸恶趣。必当永远断除一切诸畜生的恶道趣

。必当转移除去阎罗王界,不令其存在。必当关闭一切诸难处的门。必当干竭众生的一切诸爱欲海,使众生不再被爱欲所吞噬,而脱离生死苦海。必当令众生永远灭除痛苦的五蕴(色、受、想、行、识),不再被其所焚烧。必当永远破除无明的黑暗。必当永远断除贪爱的系缚。每一个人得不到自由的缘故,皆因被贪爱的枷锁绑得紧紧地,如果去除贪爱,那么一切的一切都得到自由。这位童子,必当以福德的大轮围山围绕着世间的众生。我们这个世界是被铁围山包围着,在铁围山内有一个咸水海,在咸水海内,有四大洲,又有七重金山,七个香水海,中央是须弥山。在大轮围山内,又有不可数那么多的世界海,他又必当以有如须弥山的智能大寳,显示给世间的众生。也必当出现清净的智慧,有如日光一样。必当开示一切众生善根的法藏。又必定使世间的一切众生明白认识什么是危险?什么是平易?使其能明辨邪正。

时毗目瞿沙告群仙言。善男子。若有能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必当成就一切智道。此善男子。已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当净一切佛功德地。

这时候毗目瞿沙仙人便告诉群仙说:「善男子!若有能发无上正等正觉心的人,他将来必定成就一切智慧之道。这位善财童子,已发无上正等正觉之心了,他将来必定清净一切佛功德地,而证得佛果。」

时毗目瞿沙告善财童子言。善男子,我得菩萨无胜幢解脱。善财白言。圣者。无胜幢解脱境界云何。

这时候,毗目瞿沙仙人告诉善财童子说:「善男子!我已得到菩萨无胜幢解脱的法门。」幢是表示童眞净智,变化自在,高出功用以及摧碎疑惑的意思。无胜是相惑不动。

善财童子问:「大圣者啊!这个无胜幢解脱的法门,它的境界是怎么样呢?」

时毗目仙人即伸右手。摩善财顶。执善财手。实时善财自见其身,往十方十佛刹微尘数世界中。到十佛刹微尘数诸佛所。见彼佛刹及其众会,诸佛相好,种种庄严。亦闻彼佛,随诸众生心之所乐而演说法。一文一句,皆悉通达。各别受持,无有杂乱。

这时候,毗目瞿沙仙人就伸出来右手,摩善财童子的头顶,又以左手执持善财童子的手。执手,是表示授与的意思,同时也表示慈悲。这是华严经力摄无力的道理。知识有力,力摄无力,故因知识,令善财能见以下种种殊胜境界。若善财有力,则仙人无力,力摄无力,仙人所证,善财皆得,所以是互相摄持。就在这个时候,善财童子自己看见他的身体发生奇妙的变化,前往十方十佛刹微尘数那么多的世界中!他入了三昧,到十佛刹微尘数那么多诸佛的道场,看见彼佛的刹土及其众会,和诸佛的三十二相、八十种随形好,以及种种的庄严。同时也听闻到彼每一尊佛,随顺一切众生心里所欢乐,而演说佛法。善财童子完全能通达明了佛所说的一文一句一字一偈,而各别受持于心,忆念不忘,没有杂乱。

亦知彼佛以种种解,净治诸愿。亦知彼佛以清净愿,成就诸力。亦见彼佛随众生心所现色相。亦见彼佛大光明网,种种诸色,清净圆满。亦知彼佛无碍智慧大光明力。又自见身,于诸佛所,经一日夜。或七日夜。半月一月。一年十年。百年千年。或经亿年。或阿庾多亿年。或那由他亿年。或经半劫。或经一劫。百劫千劫。或百千亿。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劫。

善财童子又知道彼佛以种种了解,来清净治理一切诸愿。又知道彼佛以清净愿,来成就佛的十力。又看见彼佛随顺众生心,而示现种种色相,来教化众生。又看见彼佛的大光明网,有种种不同的颜色,皆清净圆满。又知道彼佛无碍智慧的大光明力量。善财童子又看见他自己的身体,在诸佛的道场中,经过一日一夜,或七日七夜,或半月一月,或一年十年,百年千年。或经过亿年,或阿庾多那么多亿年,或那由他亿年。或经过半劫,或经过一劫、百劫、千劫、或百千亿,乃至不可说不可说佛刹微尘数那么多的劫。

在普贤行第三十六品中说:「了达诸世间,假名无有实,众生及世界,如梦如光影。于诸世间法,不生分别见,善离分别着,亦不见分别。无量无数劫,解之即一念,知念亦无念,如是见世间。无量诸国土,一念悉超越,经于无量劫,不动于本处。不可说诸劫,即是须臾顷。」这一段经文,是可以描写善财童子所经历的境界。

尔时善财童子,为菩萨无胜幢解脱智光明照故,得毗卢遮那藏三昧光明。为无尽智解脱三昧光明照故,得普摄诸方陀罗尼光明。为金刚轮陀罗尼门光明照故,得极清净智慧心三昧光明。为普门庄严藏般若波罗蜜光明照故,得佛虚空藏轮三昧光明。为一切佛法轮三昧光明照故,得三世无尽智三昧光明。

在这时候,善财童子为毗目瞿沙仙人之菩萨无胜幢解脱的智慧光明所照耀的缘故,而得到毗卢遮那藏(徧照一切处)的三昧光明。又为无尽智慧解脱正定正受的光明所照耀的缘故,而得到普徧摄受诸方的总持光明。又为金刚轮总持门的光明所照耀的缘故,而得到极清净智慧心的三昧光明。又为普门庄严藏的般若波罗蜜光明所照耀的缘故,而得到佛虚空藏轮三昧的光明。又为一切佛法轮三昧的光明所照耀的缘故,而得到三世无尽智慧的三昧光明。这是因为得到虚空藏轮,即一切佛法圆满寂照。以这种智慧照心,则智穷三世,无尽法源。

时彼仙人放善财手。善财童子即自见身还在本处。

这时候毗目瞿沙仙人放开善财童子的手。善财童子即刻看见他的身体,还是在原来的地方,没有到十方世界去。这就是近远无碍,念劫圆融,皆是圆教善友法门之力。所谓「一念为无量劫,无量劫为一念」,不移本处,而能徧十方处。既还本时,亦多劫未逾一日。华严经的境界就是那么玄妙,是不可以心思,不可以言议!

时彼仙人告善财言。善男子。汝忆念耶。善财言。唯。此是圣者善知识力。

这时候毗目瞿沙仙人问善财童子说:「善男子啊!你记得刚才所经历的境界吗?」善财童子说:「我还记得,这都是圣者善知识您的力量,所以才令我看见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啊!」

仙人言。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萨无胜幢解脱。如诸菩萨摩诃萨,成就一切殊胜三昧。于一切时,而得自在。于一念顷,出生诸佛无量智慧。以佛智灯,而为庄严。普照世间。一念普入三世境界。分形徧往十方国土。智身普入一切法界。随众生心,普现其前。观其根行,而为利益。放净光明,甚可爱乐。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彼殊胜愿,彼庄严刹,彼智境界,彼三昧所行。彼神通变化,彼解脱游戏。彼身相差别,彼音声清净,彼智慧光明。

毗目瞿沙仙人说:「善男子!我唯有知道这个菩萨无胜幢解脱的法门。如果像一切菩萨中的大菩萨,已经成就一切殊胜正定正受,能于一切时,而得到自在。能在一念之间,出生诸佛无量的智慧,用佛的智慧之灯,作为庄严,来普徧照耀一切世间。能以一念普入三世——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的境界。又能分形徧往十方的国土。能以智慧之身普入一切的法界,随顺众生心中所想,而普现其前。又能观察众生的根行,而为利益一切众生。又能放出清净,甚可爱乐的光明,像这样种种的境界,而我又怎能知道,怎能演说菩萨的功德行呢?又怎能解说菩萨殊胜的愿力呢?又怎能解脱菩萨庄严的佛刹呢?又怎能解说菩萨智慧的境界呢?又怎能解说菩萨的三昧所行呢?又怎能解说菩萨的神通变化呢?又怎能解说菩萨的解脱游戱呢?又怎能解说菩萨身相的差别呢?又怎能解说菩萨的音声清净呢?又怎能解说菩萨的智慧光明呢?这种不可思议的境界,我是说不尽的!」

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聚落,名伊萨那。有婆罗门,名曰胜热。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毗目瞿沙仙人接着说:「善男子啊!在此处南方,有一个聚落,名字叫伊萨那。有一位婆罗门,名曰胜热。你可以到他那儿去请问:『菩萨要怎样学习菩萨行呢?要怎样修行菩萨道?』」

时善财童子,欢喜踊跃。顶礼其足。绕无数帀。殷勤瞻仰。辞退南行。

这时候善财童子,欢喜踊跃,因为他从毗目瞿沙仙人处得到这种殊胜法益,所以向仙人顶礼其足,右绕无数帀,殷勤地瞻仰善知识。然后向仙人告辞而退,再向南方去寻访另一位善知识。

即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救三道苦。惟愿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在世富贵全,往生极乐国。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