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全文网

安士全书新白话版17

发布时间:2024-10-02 03:01:05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
安士全书新白话版17

“家富提携亲戚”

[说明]富人应当这样想:“同样是人啊,他多么贫穷,我多么富贵,必定是我的过去世,知道一点植福,而他却没有罢了。假使过去世没有行善,我今生怎么能如此受用?”但是正当享福的时候,又应当作修福的计划。譬如吃水果,应当留那种子等来年,也像点灯一样,应当添油在没有熄灭前啊。世俗称富人是从容者,因为他有事没事都不担心,没有窘迫的状态罢了。那守财奴,惟恐亲戚纠缠,先做出困窘的样子,使别人难以开口;认为财多是可以的,认为从容就未必啊。《庄严论》说:“知足第一富。”《优婆塞戒经》说:“若多财宝,不能布施,亦名贫穷。”说得多么好啊!下附征事(二则)

菜羹得名(《宋史》)

宋朝太宗时期,张泌是史馆官员,家中多有食客。一天皇帝问道:“你为什么食客那么多啊?”张说:“我的亲朋旧友大多住在郡下,贫穷缺粮,我的俸禄有富余,常来吃我的饭,也不过是菜汤罢了。”一天皇帝派人趁张吃饭时,突然进去,拿走客人的食物查看,果然是粗饭菜汤,皇帝赞叹,因此称他为张菜羹。

[按]晏子的一件狐裘穿了三十年,吃肉很少一点点,而三党(父党母党妻党)都受到他的恩惠了。范文正公因为终身贫穷,而亲族靠他吃饭的有几百多家。所以知道要提携亲戚,应当先从自己的节俭开始。

大愉快事(《过功格》)

罗惟德在宁国做官时,有一天去见刘寅,欢喜露在脸上,说:“今天有一件大愉快事。”刘问什么事,罗说:“刚才有贫民十多人,因为饥荒,老远来相求,我把以前积畜的俸银都散发给他们,全家的人,没有一个阻拦我,所以很愉快了。”

[按]《景行录》说:“富贵人家,有穷亲戚往来,便是忠厚有福气象。”今天的人反而以为有穷亲戚是羞耻,以为讨厌,多么浅陋啊

!

“岁饥赈济邻朋”

[说明]救灾荒的计策,有发生后采取措施的,有发生前采取措施的。请免除赋税、少交公粮、募捐布施粥饭、严禁商人借机谋利,这是发生后的措施啊。开通河道、高筑堤坝、务必节约、储粮富裕农民、招募民工开荒、严禁捕渔杀牛,这是发生前的措施啊。救济在还没有发生饥荒前,那么费用少并且救济广,民众能安定生活,官府不缺赋税。若是等到饥荒已发生,饥饿充满道路,而后考虑免税救济,那么救济有限,而死亡的就多了。这里只说“赈济邻朋”,是以小见大啊。水旱灾荒,原本是从悭贪、吝墙导致的,因为众业感招的啊。若用心赈济,那么未来的饥荒也避免了。经上说:“人寿三十岁时,有饥馑灾至。凡七年七月七日夜无雨,大地寸草不生,白骨遍野。尽阎浮提,所存不过万人,留之以为当来人种。”(人寿三十岁时,有大饥荒,共七年七月七天不下雨,人都饿死,最后世间不到一万人,做人种)《婆沙论》说:“人若能以一抟之食,发大悲心布施饿者,于当来世决不遇饥馑之灾。”(人如果用一捧食物,慈悲救饥饿的人,来世就不会遇到饥荒)这种行为,还是很少见的。”下附征事(五则)

因荒酿祸(《隋书》)

隋朝末年,马县大饥荒。太守王仁恭坚闭粮仓,不管救济。刘武周宣言说:“如今百姓饥荒,尸体填满道路,王某就这样眼着着不管,哪里是民众的父母?”于是祭天发誓说:“我们不能甘心等死,官府的粮仓,都是百姓的血汗,大家可以跟我去取,因此延长性命。”众人同意。结果谋杀王仁恭,开仓放粮,于是远近的邻县,没有不响应的。

[按]刘武周的用意,不过是要号召饥民,借机叛乱罢了。但是酿成叛乱的,都是刘仁恭啊。昔日赵清献掌管越州,当时吴越大旱,赵不等民众饥荒,早有规划,安抚百姓周到备至,而后民情就平静贴服。那只是保全自己和家人的臣子,哪里值得对他说这样的事?

增价免饥(《荒政备览》)

宋朝的范文正公管辖杭州时,正是荒年,一斗粮价值一百二十文钱,民众很担忧。范反而把粮价增加到一百八十文钱,并且多发广告,详细说明本州粮少,不惜重价收购,消息到处传播,他的同事不知道他的用意。过了几天,四面八方的商人争先恐后来卖粮,米价不贱就自然贱了,于是民众就很依赖范了。

[按]这也是凶年大兴工程,修造佛寺、桥梁的意思啊。人只知当年收成不好,息工不干就是了,哪里知道小民一无所事,不是正好死得快吗?只有工程一兴起,那富人的钱粮,就不知不觉地散布到小民家,对富人没有损失,却对贫民有利了。

种豆代谷(《文献通考》)

宋朝的程向掌管徐州时,长久下雨粮食坏了。程考虑到等水干涸时,耕种来不及,就向富家募捐,得到豆子几千石,借给民众让他们撒在水田中。水还没有完全干,而豆已发芽了。当年谷子虽然歉收,而民众不至于饥饿,都是豆子的带来的好处啊。

[按]曾经阅读《四友斋丛说》,书上有一防备灾荒的办法。说是应当收取各府、州、县罚款的脏银,全都换成谷子,那些充军流放的犯人,允许他们用谷子赎罪。若是有一处遇到水灾旱灾,听任人们到那没有受灾的地方,通融借贷,等到来年丰收偿还。那百姓可以避免流亡,朝廷可以没有顾虑。这样的善政,正应当赶紧实行,但愿好善的人告知当权者罢了。

抗疏救辽(《琐闱管见》)

嘉靖末年,辽阳大饥荒,军民相互人吃人。兵部侍郎王某,请朝廷救灾,商议将二万石粮食,运到山海关,押解的费用,每万石需八千两,地方官府很苦恼。当时昆山的许伯云任给事官,认为辽人命在旦夕,若是走陆地运送,就会旷日持久并且骚扰百姓,不如暂时放宽海禁,用船沿海运过去,那就可以扬帆快速到达。于是许反对朝廷的旨意极力声辩,并且说海运倘若有差错,请用自己一家作为人质,而后朝廷才答应他的请求。于是将原先计划运送的粮食,包括天津的仓粮,一共增加到十多万石,连夜航海,送到辽地,辽人欢天动地,救活了很多人。至今那地方,还有祭祀许的庙祠呢。

[按]因痛哭流涕的真诚,而救赴汤蹈火的危急,当然是一纸文书刚刚陈情,而恩泽就传播开了。了不起啊!许伯云。他的恩泽广大了。

自讳其德(见《周子愉笔记》)

明朝崇祯时期,常熟的进士蒋畹仙,偶然住在昆山的同年(考中科举)周明远的家中。当年大灾荒,夫妻父子不能相顾。这时有姓郭的,要卖掉妻子,但牵挂手中抱着的孩子,然后说:“各自逃生吧。”于是把孩子放在路边。蒋心中不忍,说:“怎么能因为吃不饱,就顷刻间离散一家人?”问需要多少钱,答:“一十五千。”蒋马上拿出自己带的钱,只有十千,又向周借五千凑齐数目。周说:“世间的善事,应当大家一起做,先生不羞耻自己独自做君子吗?”也捐出五千。于是郭妻不用卖掉,孩子也保全了。后来郭有了一点家业,带着孩子来拜谢,蒋不让他拜,并且不提这事。

[按]周明远,就是子愉弟的祖父啊,与蒋先生交情最好。我见子愉弟,写蒋氏三代的美好德行很详细,因此摘录几条,列在篇末“百福骈臻”三句话后面,这里不多说了。

“斗称须要公平,不可轻出重入”

[说明]不用手,不用口,偏要用秤与斗。因为手与口,都有心。有心,即有我的贪念,斗秤没有我就公平啊。公平,就是应当轻的就轻,应当重的就重,忘了那出入的算计了。虞帝出巡,必定带有量器;周王登位,首先察看衡器。不是为了崇尚公平,而不让轻重的贪念混入其中吗?说到斗那升与斛就在其中,说到称那丈与尺在其中;说到轻重,那多少、大小、长短、粗细,都在其中了。斗称要公平,不应当只是求斗称的准确,须要从心中,每天用公平端正自己,等到工夫纯熟,度量宽宏,那用在斗上,或用在称上,自然没有不公平的了。下附征事(三则)

遭谴不悟(《文昌化书》)

帝君说:“蜀郡的民众多机变,求利很巧。东郭的黎永正,本来是制做车轿的,讨厌那工作繁重而且卖得慢,就改行做斗、斛,接着又做衡器。过了一年有人嘱咐要深斗、重称,他就加倍收费做成了。后来又能作空中接丝的称,折底隆梁的斗。(都是作弊用的)他的技术越来越精,用途越来广,造的孽也越来越重。我就派里域神段彦,在梦中责打他,他梦醒后没有悔悟,又使他两眼失明残废。黎不到四十岁,妻子抛弃了他,二个儿子生下来也是盲的,痛苦万状。但他放弃这工作,没有别的生计,于是用手代替眼睛,揣摩宽窄,想像长短,供应别人的需求。左手五指,早晚伤残,脓血刚刚干了,不久又破了,直到指节零落,不能拿东西,于是上街要饭,自己说自己的罪状,三年就没命了,二个儿子也相继饿死。从此用他斗称的人就少了。”

[按]绍兴有人,租住在苏郡,很会作烊银罐,但作的时候偷银子。康熙丙子年初三日,正在作这器具时,忽然有人揭开他屋顶上的瓦,他伸手去修补掩盖,忽然打雷劈掉他半个手臂,人虽然没有死,但不能拿东西了。所以器具方面稍有欺诈的,都有造物主的干预啊。

作牛示罚(《冥报拾遗》)

唐朝雍州万年县的元某,妻子谢氏,有女儿嫁给回龙村人来阿照。谢氏死在永徽末年,龙朔元年八月,托梦给女儿说:“我生前作小斗卖酒,占便宜太多,现今受这个罪罚,在北山下的人家作牛。最近又卖给法界寺旁边夏侯师家耕田,非常辛苦,希望赎我出来。”元女醒来,哭告她丈夫。第二年正月,正好有法界寺的尼师来,打听到详情,就准备了钱到那人家赎牛。牛见到元女就哭泣,元女赎回尽心豢养。京城的王侯妃子们听说这事,就召见元女,赏赐钱帛。

[按]小斗给别人,这是市井的常态,而受罚就到这种地步。那么现今那些用奸诈手段获利的,以及强买别人东西的,大概也危险了。

干蛊裕后(《感应篇图说》)

明朝的扬州有富人,开南货店。临终时,把一称交给儿子,说:“这是我发家的东西啊。”问是什么,答:“这称是乌木合成的,里面藏有水银,卖出时就让水银流向称头,人们见了认为是重,而不知道其实是轻,让水银流向称尾,人们见了以为轻,而不知道其实是重,所以富家了。”儿子心里惊讶但不敢说。父亲死后,儿子就将这称烧毁,烟中有东西上升,像龙蛇一样。不久,富家子的二个儿子都死了,因此感叹天道不知善恶,因果颠倒。有一天,富家子梦见到了一个地方,有官府坐在堂上,对他解释说:“你父亲命中本来应当富有罢了,与称无关。上天正因为他的用心不公,所以派破、耗二星,来破败你家,家败以后,就接着火灾。现今你能改变父亲的过错,作事公平,所以特将二星取回,另有贤德的儿子,做你的后代。你还要努力行善事,不要怨天尤人。”醒来就大悟了,作善事更坚定。后来果然生了二个儿子,都考上进士了。

[按]吉凶的道理,是相互倚存潜伏的,但不是肉眼能看见罢了,而果报却是丝毫不会错的啊。昔日姑苏的尹某,很会写诉状,他的门庭如市(求他的人很多)。后来生一儿子,面貌很俊秀,聪颖绝伦,因此后悔自己以前的错,不写状词了。不久,儿子忽然瞎了,尹很愤恨,又开始代别人写诉状,不到一年,儿子的眼睛复明了。他于是就认为天道无知,绝不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道理了。他儿子名叫明廷,顺治己丑年考中进士,不过几年,因为去上任,中途遇到乱兵,全家被杀害,没有一个幸存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