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华法师:凡圣在一念之间 在迷悟之间
发布时间:2024-09-09 03:04:37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传统文化的核心词,就是“道心”。关于我们的“心”,在儒释道的经典中,关键词就是“心”。佛教里面明确的说“万法唯心,万法唯识”。要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是不容易的,在佛教里讲“佛法”,也是讲不清楚的,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我们大概要从十一个方面扼要地来论述这个“心”。所以你们大家要集中精力,因为这是非常理性,非常深邃的一些内容。在了解这些内容以后,以后你们看佛经,或者学习中西方哲学,遇到问题就好解决了。
妙华法师:凡圣在一念之间 在迷悟之间
第一、名称。
首先,从名称上来说,我们在经书里面经常会看到“心”。
例如《金刚经》里面讲“降伏其心”。“心”的本质是什么?明心见性,讲到“性”。相对于众生来讲是“佛性”。相对于万物来讲是“真如”。相对于万有来讲是“法性”。禅宗开悟讲“本来面目”。我在这里告诉大家,这些都是异“名”而同工。名词概念不一样,但它最后指的都是我们这个“心”。大家要注意了,这个“心”绝对不是世俗之心、凡夫之心,不是思维心,不是肉团心。
第二、医学之“心”。
为了让大家知道万法的底源是相通的,我给大家讲医学的“心”。
我们中国传统文化认为“心主神明”。这个肉团心除了运气泵血以外,“心主神明”的后面是“神明”。要牢牢地记住,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传统医学认为,生命的主体是心脏的“心”。心脏的“心”不但能够泵血,而且有情志功能。而西方医学认为是“脑”。脑思维决定一切人的心智行为。
那么现代医学和传统医学通过充分的交流之后,最大的分别点在这里:西方文化认为是脑,传统文化认为是心。那么经过大量的医学典籍研究以后,我们知道心脑一体。心脏的“心”不是独立的,心肝脾肺肾,心主神明,共同作用于“心”。同样讲到“脑”的时候,这个“心”和“脑”是一体的。但是在西方医学里,把它们看成是两个脏器。现代医学非常发达,知道心和脑是须臾不可分离的。一个典型的案例:一个六十岁的老头,换了心脏之后,他变得特别的活跃,特别的爱干净,以至于他的老婆都受不了。后来经过大量的采访和论证,知道我们这个所谓的肉团心的“心”的后面有主持情志的功能。
第三、哲学之“心”。
哲学之“心”,在西方把“心”和“物”是分开的。“心”是代表主观世界,“物”是代表客观世界。在哲学上,西方的“心”往往讲的是理性和本体。
而中国人在讲“物”的时候,讲的是“心物一元”。“心物一元”最典型的一个案例,最容易让大家参禅悟到道的一个案例,就是王阳明的“岩中花树”。“汝未来看此花时,花于汝同归于寂,汝来看此花时一时明了起来,便知此花不在汝心之外。”也就是说我们的心象一面镜子,它的体是空的,但是它有作用。它的作用就是可以照物。当物投射到心里面的时候,就会产生出反映。所以说中国的传统哲学认为,心物是一元的,心和物须臾不可分离。
第四、世人之“心”。
普通老百姓的“心”,没有宗教信仰,没有经过训练的心,永远都是在得失、是非二元对立当中。这就是我们痛苦和烦恼的主要的根源。
第五、禅者之“心”。
禅者通过参悟,通过禅定,找到了自己的“心”。找到这个“心”又分两部分:一部分是通过看经,理解了禅者之心;一部分是通过参禅打坐证到了这个心。那么这个心体是清静的、平等的。推究到底,证悟到底,禅者得到的这个心是清静平等无形无相的。
第六、儒家也会讲“心”。
儒家讲“心”,在《孟子·尽心上》中讲“所不虑而知者,其为良知也”,这句话非常重要。《孟子·公孙丑》讲四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天生就有的。然后到了王阳明,提出来“致良知”。“致”是通过修行达到“良知”,又可以简单称为“复性”。“复性”是通过修行恢复到自己本性清静的状态。再用两个字表示就是“心斋”,让自己的心回到如婴儿般柔软、清静、光明的状态。
第七、科学家也在研究“心”。
科学家写了大量的论著,在研究“心”的时候,在研究心物关系的时候,研究到最后被称为本体的东西是虚无的,是没有一个实体的。就是这个世界的物质分到不可分的地步,也是虚无的。
如果以大爆炸理论为前提,这个虚无就是“无中生有”,大爆炸的瞬间就是无中生有的,“万有”都是从大爆炸的瞬间出来的。然而最终的结果还是从有到无。
有一个公式,E=MC2。能量和质量之间可以互相转换。讲到能量的时候,在我们一般人的感官世界里面就是虚无了,能量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它可以无中生有。比如说热能向电能转换,电能向光能转换。它是以虚无的状态出现的
。第八、下面进入到课程最核心的部分,是与佛学密切相关的这一部分,就是“唯识学”之“心”。
大家都知道佛教里有“唯识学”。“唯识学”里讲“眼耳鼻舌身”。这五个东西用一个词来概括,叫“出纳官”。它们是主管出纳的,就像照相机的镜头一样。第六意识,就是我们平时讲的“意识心”,它的主要功能就是分别,分别这个黑白长短。第七识叫“末那识”。“末那识”的主要功能就是“我执”,我就是我,你就是你,这是我执。第八识在“唯识学”里面讲最深的部分叫“阿赖耶识”。现在给“阿赖耶识”做一个定义,它是个体的,是染污的,能藏所藏的,这是“阿赖耶识”。先放一放,和“如来藏”做对比的时候再讲。
“阿赖耶识”对于修行者来说,修行成了以后,就是转“阿赖耶识”,转识成智。成什么“智”呢?成“大圆镜智”。获得“大圆镜智”,又叫“明心见性”。获得了“大圆镜智”后就获得了“如来藏心”。“如来藏心”又有一个别名,叫性海。
从“有”的角度来看,它是空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语言不能够表达的,手是触摸不到的;如果从“空”的角度去看,它是不空的。如果你一直说它是空的,就成了断灭见。为什么有的人信仰佛教以后会消极?因为他产生了断灭见,在佛教里面叫“恶取空”。“空”,它的象是存在的,所以叫不空,这需要很高的理性和很高的智慧才能悟清楚。最终落实在每一件事事物物上,它是“空不空”,或者叫“空而不空”。我们可以用缘起法来解释,也可以用般若智慧来观照它。
“阿赖耶识”能藏所藏,是个体的,是染污的。“阿赖耶识”与“如来藏心”相比较,“如来藏心”是共有的,是万物所共有的。它是不染污的,它是清静的,它是无量无边的。也可以用一句话来说,“如来藏心”,它有三个特征:“空”、“不空”、“空不空”。当只要讲到“如来藏心”的时候,必须讲到这三个方面才是圆满的,偏于任何一边都是错误的。
讲到“如来藏心”必须要了解“空”、“不空”、“空不空”。它非常抽象,但是当只有我们的自性达到这一步的时候才是圆满的。达不到这一步的时候都是不圆满的。因为凡夫是“有”,不会“空”;罗汉是“空”了,不会“有”;只有菩萨才能达到“空而不空”。明知道语言是假的,明知道建庙造像都是假的,但是它可以度众生,就是“空不空”。因此当“空不空”完成的时候,才获得“大圆镜智”,就是获得了“如来藏心”,才进入到了“如来性海”。在“如来性海”这个地方,没有动物,没有植物,没有凡夫,没有圣人的区别。也就是今天我们看到的三千大千世界,乃至于微尘,以至于凡和圣,最终都归于“如来藏海”。在佛经里说,有情无情,同源种智,指的就是“如来藏心”。
第九、在民间有一个善人“王凤仪”的也谈到“心”。
他的理论有一定的应用价值,是非常实在的,所以就把他列在这里了。
他把这个人分成四界。身界的人,吃喝拉撒睡,生儿育女。心界的人,想好想坏,说是说非。意界的人,意念专一。比如说要去修行,要去奉献,他以“一意”为他生命的主体。志界的人,就是菩萨,以度众生为自己的志业。为了度众生,他忘记了自己的意,忘记了自己的心,忘记了自己的身,所以说他是志界人。
那么我们可以对号入座。你是身界的人,争名夺利;心界的人,患得患失;意界的人是不错的,活在专一的精神世界里面,但是他是不圆满的;只有志界的菩萨,他才是比较高端的。所以说“王凤仪”这个分法,有重大的参考价值。而把人分成四界,对我们了解“众生”有一定的帮助。
第十、还有把人分成天命、性命、秉性。
这个分法,符合医学原理,也符合儒学原理。我们都知道“孔子五十知天命”。那如果我问你什么叫“天命”?不是所有人都能回答上来的。我们一般把“天命”讲成“宿命”。我在这里告诉大家,“天命”是父母未生之前,我们与日月同体的纯阳之体。那是极其妙的,用语言都难以表达的。
“性命”,是父母和合之后,阴阳二气交合而成。生男生女,父母是不能够决定的。有的很顽愚,有的很聪慧,这都是由“性命”这一部分决定的。天地间的一股清气,通过父母这个传媒,导入我们的身体。
“秉性”这一部分,又叫“习性”。女人有女人的习性,男人有男人的习性。“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人要改变自己的习性是非常难的,所以说叫“秉性”。“秉性”是杂染的,有善有恶,有清有浊。因此,我们一般人的修行在“秉性”这个层面。而这个“秉性”修成以后,必须达到“知天命”。孔子说“五十知天命”,“天命”是杳杳渺渺的,是纯阳之体,非常难以用语言表达。
第十一、现代人之“心”。
现代有很多人练瑜伽,尤其是在印度的文化的影响下,他们现在创造了一个词,叫“身心灵”。
首先申明,对“身心灵”这个提法,我认为可以使用,但是用的时候要特别小心,看你怎么注释。本来“身”和“心”就是一体的,再加一个“灵”。这个“灵”把它理解为“灵魂”就很危险了。“身”好理解。患得患失的“心”,讲成气,讲成理性都好解释。但是讲到“灵”的时候,把它解释成“佛性”可以,如果把它解释成“灵魂”的话,就会成为“一神论者”“二元论者”,是非常危险的。必然会找到一个“上帝”,成为灵魂的源头。
因此以上这些内容,是浓缩的一个精品的内容。每一条,都需要读大量的书,做理性的思考,乃至于参禅打坐,才能明白这些内容的法要。为什么要简单地讲?如果讲得太复杂,你们一定会觉得混乱的。所以只把最核心的内容讲出来。
最后,这一堂课主要是讲的“如来藏心”。要了解“如来藏心”,可以看这个“图”。
最中间的这一部分就叫“如来藏心”,在密教里叫“胎藏”。大到我们整个世界,小到我们这个人体,其实是个“坛城”,是个“胎藏”。
“图”的第二部分,就是我们在前面讲的“如来藏”的几层结构。
“不空”,因为它可以幻化万有,所以它不是顽空的。
从凡夫“有”的角度来看,它是空的,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就像一把盐撒在海里面,它确实融进去了,但是你看不到。又像一杯水,在里面放茶叶它就是茶叶的味道,放糖就是糖的味道,放盐就是盐的味道。因此,在凡夫的角度来看,这个“如来藏心”是空的。
因为它有三个性质,“空”、“不空”、“空不空”。因此它是万有万物的温床,小到微尘,大到大千世界,从动物、植物、矿物、人类,都是“如来藏海”泛起的浪花。因此我在这里做一个比喻,“如来藏”又叫“如来藏海”,“如来藏心”,象海水一样,遇到因缘(这个因缘就是风)就会起浪。浪湮灭以后又是海水。我们现在在这里讲得最妙的地方,就是要知道浪就是水,水就是浪。现象就是本体,本体就是现象。像就是体,体就是像,体用关系。如果你想继续去深造的话,在哪里能够找到这些精品内容呢?
第一部是《楞严经》。《楞严经》里面“七处征心”。佛问阿难,你的心在哪里?阿难上下内外觅心了不可得。《楞严经》里面“七处征心”,表面上是讲的“心不可得”,实际上是给我们凡夫讲经说法的时候,“没有心”是要你先把心空掉。因为这个“如来藏心”不仅是理解,而且是要通过修证以后才能证得,证到“楞严大定”,证到“如来藏心”。
第二部经叫《如来藏经》。《如来藏经》里面用了十个比喻。就像比喻莲花,莲花枯萎了,里面的“胎藏”就露出来了。又比喻成蜂和蜜,蜂走了,蜜就留下来了。总共用了十个比喻把“如来藏”描述给我们,明明白白。经文也不长,文字也很好理解。
最后一部是《密严经》。《密严经》的核心内容就是前面讲的“阿赖耶识”。“阿赖耶识”怎么样转识成智,在《密严经》里讲得清清楚楚。
今天讲的内容是浓缩的,全都是“干货”。每一条,必须把它记在心里,记在笔记本上,反复地去参悟才能明白它的内容。一旦明白了这些内容以后,你突然就会发现一个秘密,佛说“万法唯心”、“万法唯识”,是真实不虚的。
“如来藏”须臾没有离开我们,我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是“如来藏”的呈现。凡圣在一念之间,在迷悟之间。
2017年5月9日(丁酉年农历四月十四)妙华法师开示于洗心禅寺尊客寮后院(井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