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汝钧教授:天台三大部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一、心的幻化性格与造业问题
发布时间:2024-08-03 03:02:11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天台三大部所反映的智者大师的心灵哲学
一、心的幻化性格与造业问题
吴汝钧
如所周知,天台宗智者大师或智顗的学术思想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以弘扬《大智度论》为主;第二个时期则以弘扬《法华经》、《涅槃经》与《维摩经》为主。作为他的主要著作的天台三大部——《法华文句》、《法华玄义》、《摩诃止观》——便是成立于第二时期的前一阶段。这三部钜著虽然是环绕着《法华经》而阐扬开来,但它们讨论的题裁,实在非常广泛。其中一个重要的题栽,便是心的问题。在这三大部中,我们大抵可以看到智顗自己的心灵哲学相当完整的轮廓。当然他的心灵哲学,亦相当完整地展示于他的其他著作中,例如对《维摩经》的注疏。本文主要是就他的天台三大部来看他的心灵哲学。
关于智顗心学的研究,在质与量方面言,日本学者作了不少,包括玉城康四郎的巨著《心把捉の展开》。我们这里的研究,除了参考他们的研究成果外,主要是透过分析的方法,让智顗自己的说法反映他的心的观念,展示他在心方面的实践观点。
智顗对心灵的看法,有极其丰富的内涵。他实要由多方面的面相,以显示心的不同的性格与功能,和在不同层次的修行境界。以下我们先从负面来说,看他的心的幻化性格与造业问题。
智顗首先就这样来说心,视心为一种“幻”或虚幻、幻化不实在的东西。他说:
心如幻焰,但有名字,名之为心。适言其有,不见色质;适言其无,复起虑想。不可以有无思度故,故名心为妙。(1)
即是说,心是惟恍惟惚、不可把捉的东西,我们不能以“有”、“无”来说它。它不是实物,故不是有;它亦非虚无,故不是无。智顗把心说为“妙”。但这妙是妙幻之意,不是正面的意思,只传达一种不要捉摸、变幻无定的讯息。
对于这种幻化的心,自然不能不涉及它的生起问题。它是如何生起的呢?它的源头在哪里呢?对于这个问题,智顗提出来多种说法:
心由缘起,生灭迅速,不见住处、相貌,但有名字,名字亦空(2)。
夫心不孤生,必托缘起。意根是因,法尘是缘,所起之心,是所生法。此根尘能所,三相迁动。窃起窃谢,新新生灭,念念不住。(左目右火)烁如电耀,遄疾若奔流。(3)
无明秖是一念痴心。心无形质,但有名字,内外中间,求字不得。是字不住,亦不不住。犹如幻化,虚诳眼目。无明体相,本自不有,妄想因缘和合而生。(4)
就缘起性空这一根本立场来说,心作为一种法或存在,自然亦是缘起的。但它却不像其他的缘起法具有稳定性,如智顗所说,它是“新新生灭,念念不住”,是“睒如电耀,遄疾苦奔流”,是旋生旋灭,飘忽无定的。它又常与“无明”一词连在一起说,而成“无明一念心”,这无明正表示心的形貌、源头难以追寻,如幻如化,缺乏正常的理路(明)之意。
对于无明心的这种幻化性格,智顗又以四句追求,而归于不可得。他说:
无明之心,不自,不他,不共,不无因。四句皆不可思议。……四句求无明,不可得。(5)
这意思是,对于无明心的来源,我们不能说它是由自己生起的,不能说它是由自己之外的他者生起的,也不能说它是由自己与他者的结合而生起的,也不能说它是不需要原因而生起的。这样以四句来推求,都得不到一个明确的答案。(6)但无明心又宛然地存在着,虽不是实有,却也不是一无所有,这便是它的如幻如化的性格。
依智顗,这种幻化的心,有生起生起流转的世界的种种法或存在的功能,这便是所谓造业。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这里所谓的法、存在、或业,由于是在生死流转边说的,因而在性格上有偏于染污一面的倾向。关于这点,我们先看智顗的两段说话:
我见为诸见本,一念或心为我见本。从此惑心,起无量见,纵横稠密,不可称计。为此见故,造众结业,随堕三途,沈回无已。……知心无心,妄想故心起。亦知我无我,颠倒故我生。(7)游心法界者,观根尘相对,一念心起,于十界中必属一界。若属一界,即具百界千法。于一念中,悉皆备足。此心幻师,于一日夜,常造种种众生、种种五阴、种种国土。所谓地狱假实国土,乃至佛界假实国土。(8)
智顗的意思很清楚:一念心能起动,便能有生起的作用,生起现实世界的种种虚妄事物与虚妄活动,而成就这个充满迷执与烦恼的生死流转的世界,因而“造众结业,堕坠三途,沈回无已”。这心是平凡的一念心,是未有经过种种修行陶治的心念,故常是染污的,故称一念或心,与无明连在一起。它的生起,以至于现起现实世间的种种物事,必在现实上有一站立点,而这一点立点必关连于百界千法,亦必尔摄百界千法,可见它具有无尽的伸宿性。它有如一个魔术师(幻师),能透过种种不同的手法,以幻现种种物事,“纵横稠密,不可称计。”这个三千大千世界,便由此而成立
智顗在另一处,更强调这一念心的飘忽无定、虚空无体的性格。它不知是如何生起,或者说,它的生起,没有一个理性的理由,而是常与无明关连在一起;生起后,其活动亦无定向,但现实世间的种种事务,便宛然地因它而生起。我们对这些事象,可有种种分别计较,起种种差别的想法。他说:
秖观根尘相对,一念心起,能生所生,无不即空。妄谓心起,起无自性,无他性,无共性,无无因性。起时不从自他共离来,去时不向东西南北去。此心不在内外两中间,亦不常自有,但有名字,名之为心。……秖观根尘一念心起,心起即假,假名之心,为迷解本。谓四谛有无量相,三界无别法,唯是一心作。心如工画师,造种种色。心构六道,分别校记(计)无量种别。(9)
所谓“根尘相对,一念心起”,似乎解释了一念心的生起,但这只是一念心生起的近因,或者凭依因;一念心应还有自己生起的原因,这是无从追踪的,只能诉之于无明,因而这心也成为一念或心或一念妄心,惑或妄即是无明也。这里又运用了四名否定来排斥心起具有自性可言。能起的心固然没有自性,而作为活动的起,亦无自性可言。心的这种生起的状态,我们只能称为幻起。它幻起后,也幻现种种世间法,以至三涂六道的生死轮回领域,由此而开出惑、业、苦的流转的生命历程。
以上有关心造业的说法,犹只是一般性的泛说。其大体的意思是由于心一念虚妄,造出种种染污的行为,这些行为沈殿成种种杂染的业,而召感果报。流转生死的世界便在这果报中说。对于这点,智顗自身有较确定而具体的说法。他提出无明心的概念,以交代生死流转世界生起的根源。又解释这无明心如何引生出现实的六道的生死流转的领域。他说:
过去无明,颠倒心中,造作诸行,能出今世六道苦果,好恶不同。正法念去:画人分布五彩,图一切形,端正丑陋,不可称计。原其根本,从画手出六道分别,非自在等作,悉从一念无明心出。无明与上品恶行恶合,即起地狱因缘,如画出黑色。无明与中品恶行业合,起畜生道因缘,如画于赤色。无明与下品恶行合,起鬼道因缘,如画青色。无明与下品善行合,即起修罗因缘,如画黄色。无明与中品行合,即起人因缘,如画白色。无明与上品善行合,即起天因缘,如画上上白色。当知无明与诸行合故,即有六道(10)
智顗实以无明为因,以心为凭藉,而成所谓无明心,假道宇宙论,以解释生死流转的六道轮回世界的生成。其生成情况,像画手以不同颜色描绘一切图形那样,以一一象徵六道的存在世界。
对于这个类比,智顗在另处说得更为简杰明白。他参照《华严经》的说法谓:
华严云:心如工画师,作种种五阴,一切世间中,莫不从心造。画师即无明心也;一切世间即是十法界、假实国土等也。(11)
“画师即无明心”一句,真是可圈可点。这表示无明心自身具有能动性,它不知从何而生起,但既然生起,便有种种功能,现起这个现实的三千大千世界,犹如工整的画师描绘世界的图像那样。
从伦理与感受方面来看,现实世界是倾向于苦的。这种苦的感受,由种种染业而来,而染业的来源是烦恼或惑,后者正是一念无明心所派生出来的。关于这点,智顗说:
无明秖是痴一念心。心痴故派出烦恼,由烦恼派出诸业,由业派出诸苦。(12)
这很明显地是小乘佛教的业感缘起的说过。依这种说法,现象事物的生起与变化,是依于人的惑、业、苦三者因果相续而成。惑即是无明的因素,这些因素可使人做出种种恶事,造就人的恶业。以此惑为因,带出恶业的果。而人的恶业又召来生死的苦果,于是业为因,苦则是业的果。人受了生死的苦果,于是不断在轮回的界域中打滚,起惑造业,再受各种苦痛烦恼折磨。这样,或、业、苦互成因果,相续不断,而现实世界的生灭变化便依随着这生死苦果而说。(13)
以上智顗对心的负面方面的看法,这是与生命的迷执与生死烦恼关连起来而说的,智顗因而把这种心称为惑心和无明心。在另一方面,智顗对心也有其正面的看法,这便是下一节要探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