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玄奘圆寂前出现什么灵异征兆?
发布时间:2024-08-10 03:03:01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唐玄奘,俗姓陈,名袆,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一个世代儒学之家。于唐高宗麟德元年圆寂于长安玉华寺,葬于白鹿原。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13岁的时候就出家,贞观三年(627),从长安(今西安)出发,玄奘经九死一生,千辛万苦,艰难跋涉,终于抵达佛教发源地——古印度那烂陀寺,拜名僧戒贤为师,研习《瑜伽师地论》等佛经。往返19年,旅程5万里,所经所闻138国。返长安之后,在太宗、高宗的支持下,召集各大寺高僧组成译经场,又经19年,呕心沥血译出佛经75部,凡1335卷,计1300万言。
他的取经历程称得上是一场壮举,他的佛法传播更深深地影响到此后的中国,包括周边国家,堪称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生命是一个生灭过程,这是宇宙的自然规律,谁也无法逃脱这个循环,玄奘当然也包括在内。
唐高宗麟德元年(664年),玄奘六十五岁,但依然在玉华寺勤奋地翻译佛经。据载,当年他曾对助手和弟子们说了这么一句话:“玄奘今年六十有五,必当卒命于此伽蓝,经部甚大,每惧不终,人人努力加勤,勿辞劳苦。”意思是说:今年我六十五岁了,一定是会死在这座玉华寺里,佛经数量巨大,我经常担心翻不完,你们大家加把劲儿,努力一点,不要怕辛劳。
那一年,他已经预知时日不多了。长期的译经工作,已经严重消耗他的脑力与体力,在翻译完《大般若经》后,他预感自己体力不支,精力锐减。史载,当时他又对弟子们说:“若无常后,汝等遣我宜从俭省,可以蘧蒢裹送,仍择山涧僻处安置,勿近宫寺。不净之身,宜须屏远。”意思是说,我往生以后,你们在送我的时候,一定要节俭,不要用很多的礼节,要用最简单的方式裹送,把我安置在僻静的地方,不要靠近宫室和寺院。他认为肉身是不净的,应该远离这些地方。
也就在这一年,玄奘的弟子恳请玄奘开始《大宝积经》的翻译,这是一部很重要的佛经。玄奘在勉强翻译了开头的几行以后,突然停了下来,他犹豫了很长的时间,平静而凝重地看着他的弟子,神色黯然地对大家说:“此经部轴与《大般若》同,玄奘自量气力不复办此,死期已至,势非赊远。”意思是说,这部《大宝积经》的经轴分量不亚于《大般若经》,我自己觉得我的体力和精力已经不足以再翻译如此大部的佛经了,“死期已至”了。历史证明,凡是修行有为的大德高僧,都能预知自己的生命终点
。在说完这句话以后,玄奘从此绝笔,停止了翻译工作。他表示,要把此后可以预见的很少的岁月留给自己去礼拜佛像,为自己离开这个世俗的世界做好准备。
正月初八,玄奘的弟子之一玄觉法师,因梦见一尊庄严高大的浮图(即佛塔)突然倒塌而骤然惊醒,他担心这个梦是自己会出什么事的征兆,于是赶紧就去找他的师父玄奘,请玄奘解梦。而玄奘非常明确地告诉他:“非汝身事,此是吾灭谢之征。”意思是说,这跟你没关系,而是我将要离开世间的征兆。
正月十六,玄奘的病情已经十分严重,整天迷迷糊糊样,口里喃喃自语:“吾眼前有白莲花,大于盘,鲜净可爱。”此时此刻,迷留之际的玄奘眼前闪烁着吉祥的华彩,他看到了吉祥的白莲花,清鲜而可爱。
正月十七,玄奘又见在他住的禅房里突然出现了成百上千的人,非常高大,身穿锦绣服装,在他禅房里来回地穿行,院子后面的山陵之间突然布满了鲜艳的金幡、旗帜,林间奏响了各种各样的音乐,门外停满了装饰华丽的车子,车子上装满了各种各样的食物,来供养玄奘。
见此,玄奘梦呓道:“玄奘未阶此位,何敢辄受?”弟子赶紧唤醒玄奘,玄奘睁开眼睛,把自己刚才看见的事情告诉了随时等候在他身边的玉华寺寺主慧德法师,慧德便很恭敬地玄奘的这些描述记下来,以示后人。
显然,在临终之际,他看到了接引他西去的神明。也许有的人以为,这是迷信的知见。其实不然,在佛家里有戒律规定,出家人不打诳语,更何况是道德高尚、修行圆满的玄奘大师!
我们知道,宇宙万物,存在两极之说,有正必有负,有阳当然也有阴,只是对于未知的或者我们凡人无法洞见的事物我们无法清楚他们以怎样的形式存在,但是可以肯定的是,不能因为我们无法看到或者感知到而否定。
此后,玄奘又对慧德法师说:“玄奘一生已来所修福慧,准斯相貌,欲似功不唐捐,信如佛教因果并不虚也。”意思是说:我在梦境当中看到的这些现象,表明我这一辈子所修的福慧没有白费。我确信,佛教因果不是虚妄之说。
在生命弥留之际,玄奘作为一代高僧,还在竭尽自己最后的精力印证佛法,这是一个高僧修行的一部分,是他的功课。
据《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载,正月二十四日,玄奘召集了所有身边的翻译佛经的弟子,留下了在人世间最后的话:
“玄奘此毒身深可厌患,所做事毕,无宜久住。愿以所修福慧回施有情,共诸有情同生睹史多天弥勒内眷属中奉事慈尊,佛下生时亦愿随下广作佛事,乃至无上菩提。”他说:我自己的俗身是不净的,这个俗身我已经厌恶了,我在这个世间所要做的事情已经做完了,不必要再待着。我不是为我玄奘个人修福慧,我修的这一切我愿意把它回报给人世间仍然活着的人。我祈愿,我能跟大家一起上生到弥勒菩萨身边,去奉侍弥勒菩萨。我发愿,当弥勒佛下生的时候,我愿意跟着他下来“广作佛事”,去追求无尚菩提,追求最高的智慧。
这是玄奘最后的话,也是他最后的发愿。在接下来的日子,玄奘不停地在念诵佛经,皈敬弥勒、如来,愿往生弥勒净土。二月初四夜开始,玄奘右手支撑着头部,左手舒放在左腿之上,非常平缓地右胁而卧,再也不动半分了。这是玄奘圆寂前的最后姿态,也就是玄奘肉身的最后姿态,我们看见卧佛就能想到这个姿势。
二月初五夜半时分,他的弟子问玄奘:“和上决定得生弥勒内众不?”
看见玄奘那么长时间一直在念诵佛经,准备离开这个世界,他的弟子问玄奘,和上(“和尚”在佛经中是个尊称),您是不是已经决定可以生到弥勒佛净土呢?
玄奘回答说:得生。
这是玄奘在这个世界上留下的最后两个字了。玄奘终于求得正果,安然地去了自己一生所想往的弥勒佛净土。
当玄奘圆寂的消息传出之后,唐朝举国哀恸。
唐高宗哀叹:“朕失国宝矣!”唐中宗时,追谥玄奘为“大遍觉法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