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痕迹,文化的象征,青海省的东大门口的雲林寺!
发布时间:2024-07-20 03:05:22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漫漫历史长河曾留下美妙的千古神话,也传颂着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绝世佳句。在滚滚东去的湟水河南岸,青海省的东大门——下川口村北侧,山顶上象征着“青海门户”之美称的“青海第一村”的五个大字依山势而建,并用白色大块瓷砖拼写的大字“青”字恰好在寺上山顶之处。
“雲林寺”大殿座落在小山包的半山腰上,因依山势而建,气势雄宏的纯砖木“三转五式”结构建筑,使整个大殿更加显得庄严肃穆,宁静中透露着祥和之气,大殿外观飞檐斗拱,雕梁画柱,大殿四角上悬挂的四个风铃在微风吹拂下叮当做响,大殿南北侧墙上有两副精美的现代壁画,更为大殿增添了几份伟严,一面面旗幡迎风飘扬,风略大时还不停的拍拍作响。大殿北侧有会议和香客临时休息的厢房五间,大殿南侧建有灶房两间,供重大佛事活动时就餐之用。整个寺院占地面积约三百多平方米,寺下有一条通往下川口河沿一社和横跨湟水河上109国道的大桥和村道公路。
“雲林寺”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当时由江苏南京和山西洪洞等地迁移来的民众集资并修建。曾毁于清同治年间(1872年)的“回乱”中,后复建,“文革”期间又遭人为破坏,改革开放后复建,因当时人力财力有限,所以规模较小,二零零五年又大规模重建。
大殿内正中供奉的是释迦牟尼佛像,左侧地藏王菩萨,右侧是观世音菩萨像,偏殿左面供奉的是韦陀护法菩萨,偏殿右面供奉的是迦蓝菩萨(关公)神像,也做为这座百年古刹的守护神。
释迦本师牟尼佛祖像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佛教的创始人,公元前五百余年释迦牟尼出生于北印度迦毗罗卫国,是国主净饭王的太子。成道后,被世人尊称为“释迦牟尼”,意思为“释迦族的贤哲”。佛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成佛后被称为释迦牟尼佛,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对宇宙人生真相彻底的了知、大彻大悟的人;民间信徒称呼他为佛祖。
释迦本师地藏王菩萨像
地藏菩萨,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去世中,曾经几度救出自己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并在久远劫以来就不断发愿要救度一切罪苦众生尤其是地狱众生,并发下宏愿:“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也因此被普遍尊称为“大愿地藏王菩萨”,并且成为了汉传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唐朝来华求法的地藏比丘被认为是地藏菩萨的化身。这位出身新罗王族的僧人所在的安徽九华山也被视为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并因此成为了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来香火鼎盛。
南无观世音菩萨像
佛教中的观音菩萨乃是慈航大士下凡人间, 古时候有一个妙庄国, 该国皇后怀胎一年半,慈航大士投胎,排名三公主 ,国王取名叫妙善,她从小吃苦, 由奶妈养大 , 她苦读佛经 ,为人民除恶扬善 ,大慈大悲 ,在紫竹林内修炼,终成正果,为观世音菩萨, 为天下的人们普度众生 ,一心向善。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中慈悲和智慧的象征,无论在大乘佛教还是在民间信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以观世音菩萨为主导的大慈悲精神,被视为大乘佛教的根本。佛经上说,观世音是过去的正法明如来所现化,他在无量国土中,以菩萨之身到处寻声救苦。观世音与阿弥陀佛有着特殊的关系
。他是西方三圣中的一尊,也是一生补处的法身大士,是继承阿弥陀佛位的菩萨,而且还有说观世音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迦蓝菩萨
伽蓝菩萨,就狭义而言,指伽蓝 土地的守护神;广义而言,泛指所有拥护佛法的诸天善神。伽蓝是寺院道场的通称,佛教伽蓝神的代表形象。
依《七佛八菩萨大陀罗尼神咒经》所说,佛教伽蓝神是保护伽蓝(寺庙)的神。佛说有十八神保护伽蓝, 以伽篮菩萨(关公)形象为代表。
关羽,字云长,河东解州(在今山西运城市)人,三国名将,为刘备手下的大将,以刚正不阿的个性出名,被孙权手下大将吕蒙杀害,后代民间信仰将关羽奉之为神,尊称其为“关公”,用来驱逐危险,至北宋时被纳入人们膜拜的道教神祇,而佛教因为普及后逐渐民间化,融合各种信仰,也把关帝当作崇拜的神祇,称为“伽蓝菩萨”。在中国的佛教中,常以关公为伽蓝神。
韦陀菩萨
韦驮尊者,又称韦驮菩萨,韦驮菩萨驱邪魔护佛法。韦驮菩萨本是印度婆罗门教神话的天神,后来被佛教吸收为护法诸天神之一,被誉为佛教中的神形太保,以善走如飞着称。如果有机会到供奉观音菩萨的庙宇参观或祭拜,经常可以看到手持金刚杵,做武将打扮的韦驮神像,韦驮菩萨在佛教寺院中,担任护持僧众、宏演佛法的任务。
每逢佛菩萨重大节日,由本村佛教居士在寺内焚香诵经,期盼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百姓安居乐业,家庭幸福美满。闲暇之余组织全体居士研学经卷和相互交流学佛心得和体会。并且每天由两名居士轮流打扫庭院,使整个院内寺外干净整洁,寺主武善贵在层次有错的空闲处种植花卉绿树,精心管理,锄草浇水,一束束多彩的各种鲜花和十几年前所栽的几棵松柏树为雲林古刹增添了几分祥和之气与庄重的宗教色彩。
当年清朝西宁太守杨应琚临幕巡游到此,曾夜宿“雲林阁”,次日凌晨出屋突然发现满川梨花开放,便诗兴大发,虽赋诗一首:“一夕山风衣倍加,晓来板屋乱鸣鸦;开门惊道满庭雪,细看方知是梨花”。
原清朝碾伯县令徐志丙,有年春游到此,登上“雲林阁”观赏寺下田园风光见满川梨花吐白,如雪似玉,竞相展放,便即兴赋诗一首“河水洋洋逝不休,寻芳何必在芳洲;东风一夜无人见,春满梨花技上头”。
昔日满川梨花如云锦铺地的景象已不复存在,但文人墨客留下的诗句世代传颂。近十几年来种植的核桃树、樱桃树、李子、苹果树等等仍然满川茁壮成长。
每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高原大地时,弥漫在山川之间的淡淡灰色薄雾随着初升阳光的照射慢慢散去,整个美丽的田园风光和整洁的农家院落逐渐变的清晰起来,仍然有少数农家用柴火做饭的缕缕炊烟升起。
每年阳春三月,这里便是我们青海最美丽的地方,春天的脚步首先从这里踏上青藏高原,届时,郁郁葱葱的冬小麦和冬油菜从休眠中逐渐苏醒过来,并散发着勃勃生机。满园桃花、梨花、苹果花等等各种树花相继开放,为勤劳的农民播下了春天的期待和秋季收获欲望。
远处巍峨起伏的“骆驼山”和穿村而过的兰新高铁以及寺下穿山而过的兰青铁路,代表着这里的交通繁华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每天有大批的旅客乘坐兰新高铁动车各奔东西,兰青铁路承担着青藏地区和内地大量建设物资货运线路也通过此处输送到全国各地。
北厢房后面这棵从明朝永乐年间建寺时种下的侧柏树,任以顽强的生命力散发着生机,也同这座数百年佛教古刹见证着历史的沧桑,共同记载着不同年代所经历的各种劫难。现在能看见的古寺遗留物只有这棵百年侧柏树和寺外空地上仅存的一些破砖和残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