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净业三福第一条是来生得人身的基本条件
发布时间:2024-05-17 03:02:34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净业三福第一条是来生得人身的基本条件
有第一条才有第二条,第二条是小乘,真学佛了,头一条是人天法。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没有第一层哪来第二层?假的!你就晓得今天佛法再恢复是多么的艰难。谁能够恢复?一定出祖师大德,祖师大德一定是真正做出来给我们看,大家觉悟了,也就是说把《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百分之百的做出来,一切大众很明显的看出来,然后三皈你做到了。三皈是什么?觉而不迷,这是皈依佛,正而不邪,这是皈依法,净而不染,那叫皈依僧,那叫三宝。三宝是什么?自性的性德,觉正净,觉不迷,正不邪,净不染,性德,这是学佛最高指导原则。一进门先受三皈,教你什么?念念不能离开这个标准,你修什么?就修这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一样修好了,三个都得到。所以这是入佛,契入佛道,也就是明心见性的三个门。你从觉门进去,禅宗、性宗从觉门,大彻大悟;教下从正门进,正知正见,从这个地方进去;净土跟密宗从净门,从清净心进去,觉正净三个门。觉了当然有正有净,正了当然有觉也有净,清净心进去之后,他也有觉也有正。所以进去之后就是一体,就是一个,外面有三个,好像一个讲堂三个门,无论从哪个门进去,进去都一样,就全部都得到,在外面不一样,进去都一样。这是什么?你修的什么?就修的是觉正净。觉正净你只要修一个,不必修三个,三个可能进不去,你一下从三个门进去很困难,从一个门进去很容易,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没有高下,叫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今天走的是走净门,修清净心。修教下的,那就是经典,像华严、法华、法相、唯识,这个都是从正知正见,从这个门进。在行门上教你什么?教你五戒,教你十戒,沙弥就是十戒,教你二十四门威仪,那就是行住坐卧。学佛了,佛是什么样子?威仪就是学佛,像佛,表演得很像,是这么个意思。
有了这个基础,再提升,这是大乘,「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这都是自己的,菩萨自己进修的,末后一句是教化众生,「劝进行者」,那就是教学。释迦牟尼佛三十岁之前前面完成,三十岁之后就是劝进行者,这一句从三十岁到七十九岁,四十九年讲经教学,最后一句,释迦佛做出来给我们看了,所以净业三福多重要!后头接着说,「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你想成佛必须走这个道路。这个三条,凡夫成佛之道,我们的修学把这个摆在第一。第二呢?我们学的是六和,我们在社会上不能离开人,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要和睦,和为贵,是老祖宗说的,所以我们提倡六和,六和是佛说的。见和同解,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全通了,那就是诸佛。我们今天没办法,放不下。放不下,我们依一部经,我们的看法、想法不要离开经典的指导,依经典做依据,行,初学。净宗我们依《无量寿经》,我们依黄念祖居士的批注,集解,他这个批注是集大成,不是他自己的意思,好,依集解做为我们建立共识。行门里面,戒和同修,就是我们讲的这五门功课,三福、六和、三学(戒定慧)、六度、普贤十愿,这是我们的行门,戒和同修我们就守这几个戒条。这个里面包括了《弟子规》,因为净业三福包括三个基础,中国儒释道的三个根包括在里头。普贤十愿,最后普贤十愿,净宗的纲领就具备了。
真正依教奉行,十年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十年真的是这样做的话,就是净宗的一代祖师,就出来了。一经通了,十年通了,一切都通了。如果我们同学多,全都通了,希望把大乘全部兴旺起来,你兴净土,他兴天台,他去兴华严。为什么?他全都通了,这一个山头就可以把整个佛教大小乘十个宗派都把它兴起来。在佛门里面只有ㄧ个人,龙树菩萨,叫八宗共祖,大乘八个宗派他都是祖师,八宗祖师都有他,他广学多闻,换句话说,他传的八个弟子,成八个宗派的祖师,他变成八宗共祖。所以佛法的兴旺不在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一代要想复兴那是奢望,这个念头是错误的。就像培育一个植物一样,我们只种子下下去,它只能长成芽,芽慢慢培养成树,再开花结果,总得要三、四代,这都是很快的了。达摩祖师到中国传承禅宗,到第六代才开花结果,这是前人有例子给我们看。今天佛教衰了,要想再兴起来,我们要非常认真,要受苦受难把它继承下来。能够找到一个传人就不错了,这个灯就没有灭。再往下去传,我们相信也应该要有四、五代,佛法才兴旺,佛法兴旺世界就太平。这个事情我们见不到,下一代也见不到,再下一代不敢讲,四代、五代之后就非常可能,就复兴起来了。这是我们要认知,要努力去做的。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至于《净影疏》又有一说,疏曰:但能念道,行德显著,不简(就是不要选择,也就是不要去分别)上下,同得往生。故言着于无上下也。若得生彼,神通洞达,无有边际,故云洞达无边际耳」。这个说得也有道理,这个说法是显示阿弥陀佛的无量无边的功德、恩德,这个说法是就事论事,在《华严经》称之为事事无碍,也说得很好。他说只要能够念道,道是什么?南无阿弥陀佛,只要你能够念佛,行得,把经典里面所教的你都能做到。我们今天把净宗经典归纳的五门功课,行门,这是行德。五门功课第一个是净业三福,净业三福三条十一句,是净宗最高指导原则,修学净土的人不能不知道。第一条「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这一条是根本的根本,这是讲人天道,做人一定要做像这样的,这个做不到的话,换句话说,你来生人身都得不到,这是得人身基本的条件,起码的条件。孝亲尊师落实在《弟子规》,《弟子规》没有做到,你的孝道、孝敬不圆满,你有欠缺,这种欠缺往往你自己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你迷,你没有觉悟,你认真去做,慢慢你就会省悟过来,过去我错了,它是根之根。孝养父母、奉事师长从哪里学起?就从这里学,没有这个,其它的统统变成知识,不是智能。「慈心不杀」落实在《太上感应篇》,养你的慈悲心。由这个再往上提升,十善业才圆满。你没有前面两个基础,十善业做不到,十善都做不到,其它就别谈了,三皈五戒全是假的。你有这个基
有第一条才有第二条,第二条是小乘,真学佛了,头一条是人天法。第二条「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没有第一层哪来第二层?假的!你就晓得今天佛法再恢复是多么的艰难。谁能够恢复?一定出祖师大德,祖师大德一定是真正做出来给我们看,大家觉悟了,也就是说把《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百分之百的做出来,一切大众很明显的看出来,然后三皈你做到了。三皈是什么?觉而不迷,这是皈依佛,正而不邪,这是皈依法,净而不染,那叫皈依僧,那叫三宝。三宝是什么?自性的性德,觉正净,觉不迷,正不邪,净不染,性德,这是学佛最高指导原则。一进门先受三皈,教你什么?念念不能离开这个标准,你修什么?就修这三样东西,这三样东西,一样修好了,三个都得到。所以这是入佛,契入佛道,也就是明心见性的三个门。你从觉门进去,禅宗、性宗从觉门,大彻大悟;教下从正门进,正知正见,从这个地方进去;净土跟密宗从净门,从清净心进去,觉正净三个门。觉了当然有正有净,正了当然有觉也有净,清净心进去之后,他也有觉也有正。所以进去之后就是一体,就是一个,外面有三个,好像一个讲堂三个门,无论从哪个门进去,进去都一样,就全部都得到,在外面不一样,进去都一样。这是什么?你修的什么?就修的是觉正净。觉正净你只要修一个,不必修三个,三个可能进不去,你一下从三个门进去很困难,从一个门进去很容易,一即是三、三即是一,没有高下,叫法门平等,无有高下。我们今天走的是走净门,修清净心。修教下的,那就是经典,像华严、法华、法相、唯识,这个都是从正知正见,从这个门进。在行门上教你什么?教你五戒,教你十戒,沙弥就是十戒,教你二十四门威仪,那就是行住坐卧。学佛了,佛是什么样子?威仪就是学佛,像佛,表演得很像,是这么个意思。
有了这个基础,再提升,这是大乘,「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这都是自己的,菩萨自己进修的,末后一句是教化众生,「劝进行者」,那就是教学。释迦牟尼佛三十岁之前前面完成,三十岁之后就是劝进行者,这一句从三十岁到七十九岁,四十九年讲经教学,最后一句,释迦佛做出来给我们看了,所以净业三福多重要!后头接着说,「三世诸佛,净业正因」,三世是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你想成佛必须走这个道路。这个三条,凡夫成佛之道,我们的修学把这个摆在第一。第二呢?我们学的是六和,我们在社会上不能离开人,人与人之间相处最重要的要和睦,和为贵,是老祖宗说的,所以我们提倡六和,六和是佛说的。见和同解,放下妄想分别执着就全通了,那就是诸佛。我们今天没办法,放不下。放不下,我们依一部经,我们的看法、想法不要离开经典的指导,依经典做依据,行,初学。净宗我们依《无量寿经》,我们依黄念祖居士的批注,集解,他这个批注是集大成,不是他自己的意思,好,依集解做为我们建立共识。行门里面,戒和同修,就是我们讲的这五门功课,三福、六和、三学(戒定慧)、六度、普贤十愿,这是我们的行门,戒和同修我们就守这几个戒条。这个里面包括了《弟子规》,因为净业三福包括三个基础,中国儒释道的三个根包括在里头。普贤十愿,最后普贤十愿,净宗的纲领就具备了。
真正依教奉行,十年哪有不成就的道理?十年真的是这样做的话,就是净宗的一代祖师,就出来了。一经通了,十年通了,一切都通了。如果我们同学多,全都通了,希望把大乘全部兴旺起来,你兴净土,他兴天台,他去兴华严。为什么?他全都通了,这一个山头就可以把整个佛教大小乘十个宗派都把它兴起来。在佛门里面只有ㄧ个人,龙树菩萨,叫八宗共祖,大乘八个宗派他都是祖师,八宗祖师都有他,他广学多闻,换句话说,他传的八个弟子,成八个宗派的祖师,他变成八宗共祖。所以佛法的兴旺不在我们这一代,我们这一代要想复兴那是奢望,这个念头是错误的。就像培育一个植物一样,我们只种子下下去,它只能长成芽,芽慢慢培养成树,再开花结果,总得要三、四代,这都是很快的了。达摩祖师到中国传承禅宗,到第六代才开花结果,这是前人有例子给我们看。今天佛教衰了,要想再兴起来,我们要非常认真,要受苦受难把它继承下来。能够找到一个传人就不错了,这个灯就没有灭。再往下去传,我们相信也应该要有四、五代,佛法才兴旺,佛法兴旺世界就太平。这个事情我们见不到,下一代也见不到,再下一代不敢讲,四代、五代之后就非常可能,就复兴起来了。这是我们要认知,要努力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