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全文网

念佛、念经、听经这三件事,时间上应该怎样分配?

发布时间:2025-01-25 03:04:15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

念佛、念经、听经这三件事,时间上应该怎样分配?

问:念佛、念经、听经,这三件事,对一个希望三年开根本智的人而言,时间上应该怎么调配? 老法师答:净宗法门是以念佛为主,念佛不得力,所以才叫你念经,才叫你听经。听经主要是把道理搞清楚,事实真相搞清楚,我们的信心就能建立了,愿心就恳切了。很多同修说,我的信心有问题,我的愿心不恳切,虽然想往生,那个心总是不切,原因在什么地方?实在讲事实真相没有搞清楚,真的搞清楚,自然就恳切。所以读经是明了道理跟明白事实真相,目的在此,真的信,真的愿,愿心恳切,经听不听就无所谓,我们的目的达到。读经是修清净心,念佛当然也是修清净心

。佛号短,很容易口头上滑过,一面念阿弥陀佛,一面还打妄想。在初学,功夫很难得力。叫你念经,经文长,一打妄想就念错了,马上就能够警觉到,马上就可以发现。所以用念经的方法修清净心,作为将来念佛的基础,所以念经是念佛的基础,是念佛的前方便,这个我们要晓得,用意在此。 无论用什么功夫,八万四千法门,无论那一门功夫都要摄心,功夫才能成就。不摄心,心是散乱的,散乱心修什么都不能成就,念佛不能得三昧,不能得一心,参禅不能得定,研教不能明白,根本原因在那里?心散乱。由此可知,所有一切法门的修学都重视修定,当然这个定功不是很深,总得有一点小小的定功。所以我劝大家念《无量寿经》念三年,念三年收心,没有别的!就是孟子所说的:「学问之道无它,求其放心而已」。我们三年念经,是求其放心而已,放是我们心放在外面,就是散乱的,把这个散乱的心收回,就是这个意思,就是收心。让自己心定下来,然后研教也好,念佛也好,参禅也好,持咒也好,功夫都容易得力了。 所以第一步功夫要收心。古来大德,他们的教学是五年,现在人没有那么大的耐心,所以我也打了个六折,三年。还有人问我,法师啊!能不能更少一点,我说更少那恐怕得不到效果了。所以我想三年不能更少了。古人是五年,所以我们至少要用三年的功夫来收心。何况我们现在生活环境比起古人差得很远,古人的社会很单纯,风俗淳厚,人心地老实,还要五年,我们今天花花世界,外面的一切都在那里诱惑,在这个环境当中,你说少过三年,在我看恐怕没有什么用处。 所以想真正成就,要咬紧牙根,好好的先念三年经,念经不求解意,这个一定要晓得。因为念经是修清净心的,如果我一面念经,一面想经里面的意思,清净心就破坏了,就得不到了。所以念经为的是什么?为了修清净心,决定不能想里头的意思。你求解,另外找个时间,我一天听录音带一个小时,研究经教一个小时,可以求解,要跟读经的时间分开,读经是修定,求解是修慧,把它分开,不能混合在一起,混合在一起定也没有了,慧也没有了,全部都破坏了,要分开。心果然清净,不怀疑、不夹杂,这一句佛号真得力,根本智不必要求,自自然然的成就。所以佛法里,重的是有愿不能希求,它自然达到,自然成就,心清净了。清净心就是根本智,清净心起作用就是后得智,就是无所不知。 初学最初三年要以读经为主。我劝勉同修,幅度很宽,条件很宽,只要求大家一天将《无量寿经》念三遍,念得很熟的人(我们这里有不少同修,都能够背诵),他们念一遍只要半个小时,换句话念三遍才一个半钟点,一天一个半钟点修定,时间已经是很少了,但是总比不修要好,所以这个修定的时间愈长愈好,看自己的时间,看自己的工作,生活环境,能有长一点时间当然最好,以这个为主,以求解来作辅助,剩下的时间就念佛,这样就很好。三年以后我们以理解为主,以实践佛的教训为主,就是说我要把它做到,经要不能背,佛的教训你怎么会记得住?在日常生活当中,我们对人、对事、对物起心动念,经文很熟,一下就想到,佛是不是这样教我的,如果我的念头跟佛的意思相违背,我们马上就要改过来,一定要遵守佛的教训,那就叫依教奉行。真的把道理融成我们的思想见解,把教训变成我们的生活行为,这叫做学佛。所以经绝对不是念给佛菩萨听的,佛菩萨不要听,经是念给自己听的,是让自己认真去学习的。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