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全文网

当情绪生起时

发布时间:2025-01-09 03:02:07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
当情绪生起时

连续写了好几周的分享稿,我陶醉在自得其乐的“法喜充满”中,感受着佛法解决生活问题带来的喜悦。不过,上周发生的事情,粉碎了我自认为修得还不错的幻觉,让我感受到凡夫心的强大,不良串习顽固如旧。

回到家乡,母亲提议,为躲避山城暑热,全家驱车到200多公里外的石柱县避暑,正好她的同事新居在那里。我心里十分不高兴,觉得母亲好面子、图省钱,还让全家人陪绑。一路驾车过去,我各种抱怨、指责,弄得一家人很不愉快。

返京途中,母亲与我在地铁隔座而坐。我与邻座大姐商量,能否调换下座位。大姐推说别人座位不卫生、不舒服,拒绝了我。后来,大姐又觉得我说话有些讽刺她,和我起了争执。离家情绪本来就低落,我也不甘示弱跟她撕了起来。

也许是与人争执的果报立刻示现,回京第二天,我的手机就出现问题,我无可奈何地顶着烈日去三里屯修手机

。接待的客服说,40分钟到一小时就可以完工。但等了一个半小时,我才拿到修好的手机。我气急败坏地教育客服小姑娘,抱怨他们的服务态度太差,工作流程有问题等等。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我的愤怒、嗔恨、不满等消极情绪为什么又轻而易举地登场?这样的情绪奔涌而至,让我的心情瞬间低落,言行举止也立刻失控。这就是我学佛的成果吗?我学习到的我执、无常、因果,那么宝贵的智慧,为什么遇到问题就毫无作用了?

记得不少师兄都说过,修学懈怠、出现反复,根源还是态度模式出了问题。所幸的是,本次小组共修,我承担梳理《八步骤三种禅修》的部分法义。我都记不得是第几次学习八步骤了。这次学习与以往不同,我恍然明白我确实是在态度模式上出现了偏差,才导致对境出现时,想运用佛法智慧却无能为力。

三个多月来,虽然学习了不少正见,也收获了很多,可我并没有完全把自己当作贪嗔痴的重病患者。我看待问题仍然习惯指责、埋怨别人;反思、忏悔自己的过错,也通常是在事情发生之后或者情绪平复以后。说到底,还是觉得自己目前的生活状态挺不错,没有深刻思维不良心态给我的生活、工作带来的过患,没有树立起“果由因生”“轮回是苦”等正见,更不用说把自己当“病者”想了。缺乏这样的正见,让我少了一份敬畏,总是纵容自己的各种不良情绪。心情好时就满面春风,心情沮丧顿时就龇牙咧嘴,任凭烦恼情绪生起。

在“认真”层面,我还是做得不够。法义虽然学习了三遍,也整理了笔记,起草了分享提纲,不过对于导师如何论证问题、说明问题,仅在头脑中留下模糊、碎片式的印象,这就是导师说的“浅尝辄止,用药剂量不足、难以生效”。因为缺乏反复思维、轮番修的过程,多数正见在我头脑中没有生根。正见没有变为自己的思维模式,我便凭自己的不良串习、想当然地做事,由此引起了家人和自己的烦恼。

在“老实”方面,我算是安住在三级修学模式中,不像最初修学时的四处攀援。不过当工作繁忙、身体疲乏时,我的自修就自动停止,安慰自己“等有时间再说吧”。这样打了折扣的“老实”,让佛法的智慧难以源源不断、念念相续地进入心田。上周以来,我连续几次无法克制地发火,其实也是因为休假期间逐渐懈怠,头脑中缺乏正念、正知的提醒。

导师设置“真诚、认真、老实”的态度模式,是让我们离三种过、具六种想。我以前总把八步骤当作方法论,囫囵吞枣地理解、牵强附会地套用。再次学习,尤其是对境出现后的反思,我才意识到自己缺乏修学佛法的正确态度,以致于还未在心中充分建立正念,就为了满足自己对新知识的好奇心,又向前匆匆赶路。

本周小组共修时,智麒师兄针对关于八步骤修学的疑惑,信手拈来就做了法义思维的分享,让我们都羡慕不已。我想起师兄曾分享关于平衡工作与修学的矛盾时说到,改变生命品质、摆脱轮回痛苦,才是最重要的主业。想来也是这样的心态,让智麒师兄在修学、成长的道路上少走了不少弯路。想到这一点,我再次感受到了佛法的力量。愿向师兄们学习,不忘初心,始终精进。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