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舍净土,分毫习气未除,皆可偏坠

发布时间:2024-05-24 03:04:54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舍净土,分毫习气未除,皆可偏坠

摘自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无论顽修狂慧,无功。即悟门深远,操履潜确之人,傥分毫习气未除,未免随强偏坠。’这一段话是蕅益大师苦口婆心的劝导我们,我们应当生感恩之心,应当常常反省自己。“顽修狂慧”,是讲世间的聪明人,世智辩聪。顽修,顽是顽固不明正理,不依照方法来修学,自作聪明盲修瞎练,这一类人叫顽修。狂慧的人,是说天资聪明,对于大乘经能够理解,也能言善说,说得天花乱坠,但是不肯修行,这就落入狂慧。这个慧就不是真实的,真实的智慧一定是解行相应,那个慧是真实的。解跟行不相应,这个慧就叫做狂慧。这两种人到生死关头,完全没有用处;换句话说,他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

“即悟门深远”,这是讲真实修行的人,这个不是狂慧、也不是顽修。这个文上讲“无功”,就是讲他们没有功夫,没有成就,说的是这个意思。这悟门深远的人,这个在历史上有例子,像草堂清禅师,这是一个有解有行的修行人,也是禅宗一代祖师。这出家人尤其是大德的高僧,供养的人就很多,信徒当中有一位姓曾的夫人常常供养老和尚,老和尚对她很感谢。这一感谢,麻烦就来了。死了以后,就投胎做她的儿子去了。这禅宗大德,因为他有定有慧,所以他这个人就有智慧、有福报,以后做了很大的官,做了宰相。一世的修行,换得来生一个宰相,这算不错的,享人间福报去了。这福报享完,那就一世一世往下堕落,不会往上走。所以,有这一念留恋、贪爱就完了。这是讲悟门深远的。

“操履潜确”,是指持戒,持戒非常精严,这都是讲真正的修行人,令人非常佩服的。但是要记住,“傥分毫习气未除”,我们要注意这个。“分毫习气”,在中国佛门里面,有不少同修知道三生石的故事,这三生石的故事,讲一个圆泽法师、李源居士,讲这两个人的故事。圆泽禅师他是禅宗的大德,跟李源交情非常好。李源辞掉官职不做官了,就住在圆泽法师这个寺庙里。这个居士也很了不起,解行相应,真的是大善知识。有一天,李源居士跟圆泽禅师商量,想去朝峨嵋山,李源就讲到峨嵋山去朝山,他们两个人就都喜欢。李源想走水路,坐船,当然比较舒服,法师就提倡走陆路,陆路是非常辛苦,最后还是遵从李居士的主张,两个人坐船

。有一天船走到南浦,是一个小镇。有一个怀孕的妇人,在这个河边上洗衣服,圆泽禅师一看到就流眼泪,李源就问他:你为什么流眼泪?圆泽禅师这才说真话,我之所以不愿意走水路,就怕遇到她。他说:为什么?他说:“她已经怀孕三年,就等着我去投生。如果我不见她,或许我躲得过,今天见到了,没有办法,我躲不过,我明天就要去投生了。”就把后事料理告诉李源,他说:“李居士,三天之后,你到这个妇人家里面去敲门,你来看我,我对你一笑,我们以这个作见证,一笑为见证。然后约定,我们十三年之后,在杭州灵隐这个地方,八月中秋我们在那儿约会,见一次面。”你想想看,这是真正有神通,这样的能力知道过去、现在、未来,还逃不了去投胎轮回。这是什么?习气未除。假如他要是念佛带业往生,那没有问题,为什么?未除的习气可以带走,可以带业往生。不求往生,完全靠自己太难太难了,这非常不容易!所以,强者先牵。

由此可知,这个世间无论是中国、外国,作大官、作总统、作宰相、作部长的,发大财的,都是过去世的修行人。过去生中大修行人,他们就是习气未除,不肯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今天在人间享富贵。这一享受富贵,把佛法忘得一乾二净,享富贵没有不造业的。他造的这个业,将来一定要受果报的。在我们中国历代帝王当中,可以说最难得的是清朝的乾隆。对于国家民族实在有了不起的贡献,但是他造的业也不少,功与过一比较,差不多也就拉平了;换句话说,他多生多劫修的善福,一生当中享尽了。造的业抵消,等于光了,零了。这随业受报,免不了还要堕落,一世不如一世,这是值得我们警觉的。这些事实真相,不可以不知道。所以,人不能不修福,不能不积德。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