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精进波罗蜜的功德

发布时间:2024-05-23 03:04:14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精进波罗蜜的功德

精进波罗蜜的功德

摘自净土大经科注(二次讲)-第447集(净空法师)

下面是「精进」,有忍辱才能精进。精是纯而不杂,进是进而不退,叫精进。精进是菩萨第一善根。世间人善根有三个,不贪、不瞋、不痴,叫三善根。菩萨的善根就一个,精进。因为不贪、不瞋、不痴,菩萨都做到了,三善根上加上精进,菩萨善根。精进也有三个说法,第一个叫「披甲」,这是比喻。在战争的时候,古人战争,披上铠甲,戴上头盔,冲锋陷阵,这个盔甲有防御刀枪的功能。现在战争跟古时候不一样,古时候战争是面对面,使用弓箭也不过一百步,距离很近。现在战争距离很远,普通的炮弹射程都超过十公里,大炮的射程差不多是三十公里,所以不是近距离。铠甲有没有?有。冲锋的时候,战车在前面,战车就是披甲的意思。坦克、战车,这是装甲的,它们在最前面,步兵在后面,所以依旧有这个意思。

修行人的铠甲是什么?是戒律,是佛菩萨、圣贤的教诲。一般在家学佛,三皈、五戒、十善,再加上六和、四摄、六度,这个人是在家菩萨,人中的榜样、模范。在家学佛尚且如是,何况出家。我们前面学过,出家要修六念,六念里面有念戒、有念施,一开头念三宝,佛、法、僧。念三宝就是三皈依,念念不忘。佛代表觉悟,我们从迷惑颠倒回过头来要依觉悟,觉悟是智慧,这叫皈依佛。法是正知正见,正确的思想行为,这叫法。远离邪知邪见,也就是我们从邪知邪见、错误的知见回过头来,依靠佛陀正知正见。正知正见是经典,代表佛的知见,我们读经是皈依佛。僧宝,特别重视的,他给我们示范的是六和,所以僧团在所有团体当中是典范,是模范、是典型。为什么?他们修六和敬。不是修六和敬的不叫僧团。

僧这个意思,它的本义是团体,不是个人,最少四个人,四个人以上在一起共同修行,遵守佛陀的六和敬,这叫僧团。所以说是天上人间,一切团体里面僧团最为尊重,就是它六和。六和是,见和同解,也就是今天所说的,他们有共同的认知,大家想法、看法是一致的,建立在这个基础上,这个基础就是圣贤教诲。第二个,戒和同修,守规矩。规矩并不复杂,基本的五戒十善,这是基础,沙弥十戒、二十四门威仪是从这展开,比丘二百五十条戒律也是从这里展开。戒律里面实在讲,真正属于戒律的条不多,比丘戒只有十三条,后面威仪,就是必须遵守的规矩。放在戒律里面,这些规矩一定要遵守,才能够保持和谐,保持这个团体互相尊重、互相敬爱、互相关怀、互相帮助。为什么威仪那么重要?威仪能够维系这几种要求,互助合作。这样的团体值得人学习,值得人效法。这都是属于披甲。还有「摄善」,虽然戒律里头没有,佛没有说到,你知道它是善法,对自己有好处的,能够帮助自己提升的,戒律上没有,佛没说到,要不要遵守?要遵守。最后一种,利乐有情,对自己没什么好处,但是对社会有好处,对国家有好处,对众生有好处,牺牲自己也要去做,乃至于牺牲自己的身命也在所不惜。

精进波罗蜜,它的功德,第一个是「增善」,就是增长,增长你的善心,增长你的善行;第二个是「不退」,永远不会退转。「去障」,这是讲圆满,什么时候圆满?「懈怠」这个烦恼永远断掉了,精进波罗蜜圆满。于是我们就知道,阿罗汉、辟支佛、菩萨、佛陀,对于帮助众生离苦得乐这桩事情念念不忘,永远在做,没有休息,这是性德。性德里头哪一种类?精进波罗蜜,乐此不

疲。我们要知道,我们跟佛菩萨无缘无故,他为什么会这么样关照我?我们常要问,他的用心何在?他是什么意思?明白这些道理就知道,他没有意思,他没有用心,他所作所为是性德自然的流露,就是六波罗蜜,《华严经》上讲的十波罗蜜。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