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真正用功是在哪里?是在觉察自己的过失

发布时间:2024-05-23 03:04:49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
净土法门法师:真正用功是在哪里?是在觉察自己的过失

摘自净空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

修十善业,能得善果。佛家常说“佛氏门中,有求必应”,这话是实在的;《了凡四训》里面云谷禅师就讲得很清楚,中峰禅师也说得很明白,种善因决定得善果,这就是有求必应的道理。所以我们的求,要如理如法。世间人求愿的人太多了,为什么没有感应?为什么得不到?他不懂道理,他不知道方法,那个求不如理、不如法,所以没有感应。

佛门当中的求愿,也是我在早年学佛的时候章嘉大师教给我的,他老人家跟我讲:“我们向佛菩萨求愿,长久不能够现前,不能满足愿望,这是业障障碍住。我们自己一定要反省,要觉察自己业障之所在,努力把业障消除,我们所求就满愿,就能现前。”业障怎样消除?大师告诉我:“忏悔。”跟普贤菩萨所说的“忏除业障”,一个意思。我问他老人家:“怎么忏法?”他跟我说了四个字:“后不再造。”这一句话说得容易,做起来是真难。儒家讲“不贰过”,也是这个意思;过失只有一次,不能重复,这叫真忏悔。他告诉我:“用不着到庙里去烧香磕头、去许愿,用不着。”那个时候我初学佛,连三皈依都还没有受,他教我无需要到庙里去拜佛,这是章嘉大师教我的,最重要的是“改过自新”。

所以,我们知道自己的过失,发现自己的过失,这就是开悟,人觉悟了。悟后最可贵的,是要修行。“修行”是什么?就是改过;把自己的过失改过来,这叫修行。所以修行是修正我们的过失,修正我们错误的行为,这叫修行。由此可知,修行不仅仅是念经、念佛,不是的,那个念经、念佛是修行的方法;真正修行要懂得,是把自己错误的行为修正过来。从哪里修?祖师大德都教我们“从根本修”。什么是根本?“起心动念”是根本,这是最高明的修行方法,最高的。我说话说错了,下次我改过,我做事情做错了,下次我再不敢做了,这是从事上、从身上修,不是从根本;根本是从起心动念,从这里改过,你的身、口自然就没有过失了。所以要懂得念头才起,就要能觉察到,古大德常常教人“不怕念起,只怕觉迟”。念头起来,这是当然之理;人没有证得究竟的果位,就是菩萨,他还有念头。

所以我们想想,等觉菩萨他要不是生相无明念念相续,他怎么会在这个世间?不可能。等觉菩萨的一念生相无明也是念念相续,所以他才示现出根身世界。一真法界、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这样变现出来的,它是无明相续而现的世界;如果这一念无明断了,那就是永嘉大师《证道歌》上的话,“觉后空空无大千”。那佛还度不度众生?不度众生了

。所以从这个地方,我们体会到佛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佛到这个境界,他那最后一品无明断不断?他不断;他不是没有能力断,有能力断而不断,这叫“倒驾慈航”,叫“带惑润生”,这一品无明他决定不断。

所以诸位,这个地方我们要知道,等觉菩萨跟如来果地是同等的;同等里头有不等,不等在哪里?等觉菩萨那品无明他没有能力断,佛有能力断而不断,差别在此地。他不断,他要是断了之后就不能度众生、就不能现相。“应以什么身得度,就现什么身”,那是那一品生相无明起作用;这一品无明要是断掉,就不起作用了。所以“带惑润生”、“倒驾慈航”,意思在此地。

所以我们用功,真正用功是在哪里?是在觉察自己的过失。在哪里觉察?二六时中,昼夜不间断,起心动念,在这里觉察。自己念头错了,要痛加忏悔,真诚恳切,这个过失才能改掉。为什么?习气太深了。众生贪财、贪色,贪名、贪利,无始劫来的熏习,这个习气多深!如果不是痛切忏悔,那个根拔不掉,不时它又起现行,起现行就产生障碍。最怕的是什么?临命终最后一念,这个东西又起现行了,完了,你来生又搞三途六道去了。我们念念想往生,被最后这个妄念破坏掉了,这是很有可能,大有可能,我们不能不警觉。千万不要再打妄想,“现在我还年轻,到我老的时候,我再来真干”,恐怕到不了老,你的寿命就终了,你就来不及了。所以这桩事情,以前不知道,那就没有话说了,无可奈何了,知道这一天,就要认真干起!在日常生活当中学佛菩萨,事上可以跟众生和光同尘,心地上决定不染着。什么叫功夫?这就叫功夫,心地决定清净,智慧明了。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