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全文拼音版
发布时间:2020-05-22 10:02:16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六祖坛经》又称《坛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全称《南宗顿教最上大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惠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是佛教禅宗六祖惠能说,弟子法海集录的一部经典。
六祖坛经原文注释及释义注音
自序品第一
原文:时,大师至宝林,(1)韶州韦刺史与官僚入山,请师出,于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开缘说法。师升座次。刺史官僚三十余人、儒宗学士二十余人、僧尼道俗一千余人,同时作礼,愿闻法要。大师告众曰:“善知识!菩提(1)自性,(2)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善知识!且听惠能行由得法事意”。
注释:(1)宝林:韶州今韶关南华寺。(2)菩提:梵文音译,意为觉悟。(3)自性:人先天具备的本性。
释义:那时,六祖大师到宝林寺。韶州府刺史韦琚和他属下一起进山,请大师到城中大梵寺讲堂,为众人讲解佛法。大师上法座。韦刺史及属下三十余人、儒家学士二十余人、僧尼、道、俗共一千多人,大家同时行礼,恳请大师解说佛法精髓。大师告众说:“善知识!能够觉悟的自性,本来清净,只要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时刻运用这个清净之心,最终可以成佛。善知识!且听我得到五祖传授我佛法和衣钵经过”。
原文:惠能严父,本贯范阳,(1)左降流于岭南,(2)作新州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移来南海。(3)艰辛贫乏,于市卖柴。时,有一客买柴,使令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却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即开悟,遂问:“客诵何经?”客曰:“金刚经。” 复问:“从何所来,持此经典?”客云:“我从崭州黄梅县(4)东禅寺来。其寺是五祖忍大师在彼主化,门人一千有余。我到彼中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但持《金刚经》,即自见性,直了成佛”。惠能闻说,宿昔有缘,乃蒙一客,取银十两与惠能,令充老母衣粮,教便往黄梅参礼五祖。惠能安置母毕,即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
注释:(1) 范阳:今北京大兴一带。(2)新洲:今广东一带。(3)南海:今佛山一带。(4):崭州黄梅县:今湖北省黄梅县。
释义:我父,祖籍范阳,不幸被降职流放于岭南,在新州成为平民百姓。此身不幸,父又早亡,老母孤遗,把家搬到南海。艰辛贫乏,于市卖柴为生。一天,有一客买柴,让我送至客店。客收去,惠能得钱,刚出门外,见一客“诵经”。惠能一闻经语,心里马上明白了经中大致意思。于是问“客诵何经?”客答:《金刚经》。又问:“你从什么地方来,得到这部经典”?客答:“我从崭州黄梅县东禅寺来。五祖弘忍大师是主持。门下一千余人。我到该寺礼拜,听受此经。大师常劝僧、俗说:“你们只要按照《金刚经》所说认真修行,就能见到自己本性,心直而不散乱最终可以成佛”。惠能闻说,因前世有缘,承蒙一位客人拿出十两银子给我,让我安置老母衣食,叫我前往黄梅参礼五祖。
原文:惠能安置母毕,既便辞违,不经三十余日,便至黄梅,礼拜五祖。祖问曰:“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惠能对曰:“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惟求作佛,不求余物”。祖言:“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若为堪作佛?”惠能曰:“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五祖更欲与语,且见徒众总在左右,乃令随众作务。惠能曰:“惠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惠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惠能破柴踏碓。经八月余。
释义:我安置好家,辞别母亲,三十天既到黄梅县东禅寺。行礼拜见五祖。祖问:“你是哪里人。来这里干什么?”惠能答:“弟子是岭南新州百姓,远来礼师,不求别的只想成佛。”祖说:“汝是岭南人,又是獦獠,如何能成佛?”惠能答:“人虽有南北之分,但佛性本无南北之分。獦獠与和尚身份不同,但是两个的佛性有何区别?”五祖还想继续问我,但见旁边人多,便让我和大家一起劳动。我说:“我有话对和尚说,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在种福田。和尚还要我干什么活?”五祖说:“这獦獠善根很大,你现在不要多说,到槽厂干活去。”惠能退至后院,有一位修行者,让我破柴、踏碓舂米。干了八个多月。
原文:祖一日忽见惠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惠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当堂前,令人不觉。”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1)之性,各作一偈,(2)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众得处分,退而递相谓曰:“我等众人,不须澄心用意作偈,将呈和尚,有何所益?神秀上座,现为教授师,必是他得。我辈谩作偈颂,枉用心力。”诸人闻语,总皆息心,咸言:“我等以后依止秀师,何烦作偈?”
注释:(1)般若:梵文音译,意译为智慧。(2)偈:梵文音译,意译为公诵,四句为一偈的有韵文辞。是佛经中的唱词。是修行者用来阐述对佛教教义的理解。
释义:五祖一日忽然见我说;“我认为你的见解正确,但怕恶人害你,故不与你说话,你知道否?”我答:“弟子知道师父意思,不敢行至当堂前,以免被人发现。”五祖一日把所有弟子召集到大堂说:“世人生死问题是大事,但你们却终日只求福报,不求解脱生死轮回办法。自己本性若迷惑而不能觉悟,生死关头福报如何能救?你们各去自看智慧,用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拿来我看。若悟大意,即传衣法,为第六代祖师。赶快去,不要迟疑,多思多想不起作用。见到本性之人,出口即能认识本心和显现出本性。若有这样人,即是轮刀上阵,也能见到本性。”大家听后,退入后堂议论道: “我等众人,不须用心作偈让大师看,没有作用。神秀上座,是给我们讲授佛经师傅,大师衣钵肯定是他的。我们随意作一偈即可,不用白费心思。”其他人听了,均不想认真作偈,都说:“我们以后就跟随神秀师傅既可,不用作偈。”
原文:神秀思惟:“诸人不呈偈者,为我与他为教授师。我须作偈,将呈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见解深浅?我呈偈意,求法即善,觅祖即恶,却同凡心夺其圣位奚别?若不呈偈,终不得法。大难大难!”
释义:神秀心想:“大家不呈偈文,是因为我是他们讲解佛经的师傅,我必须作偈,呈与和尚,若不呈偈,和尚如何知我心中对佛法见解深浅?我作偈用意,若为求佛法即为正确,若为觅得祖师之位即是错误,这与凡夫争夺皇位有何区别?若不呈偈,最终得不到六祖衣法。真是太难了!”
原文:五祖堂前,有步廊三间,拟请供奉卢珍,画《楞伽经》变相,及《五祖血脉图》,流传供养。神秀作偈成已,数度欲呈,行至堂前,心中恍惚,遍体汗流,拟呈不得。前后经四日,一十三度呈偈不得。秀乃思惟:“不如向廊下书著,从他和尚看见。忽若道好,即出礼拜,云是秀作。若道不堪,枉向山中数年,受人礼拜,更修何道!”是夜三更,不使人知,自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呈心所见。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释义:五祖堂前,有三间步廊,本来是想请宫廷画师卢珍,画《楞伽经》经文故事和《五祖血脉图》,流传后世。神秀作偈后,多次欲呈偈文。犹豫不定,遍身汗流,均未成功;前后四天,一十三次.没有呈偈。神秀又想:“不如把偈写在廊壁上,五祖看见。认为这偈不错,我即出礼拜,说是我作,若说不好,说明我枉在山中修行数年,愧受人礼拜,以后还修什么道?”当夜三更,为了不使人知,自己执灯,书偈于南廊壁间,表达对心的认识。偈曰: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 勿使惹尘埃。”
神秀写偈后回到房子,无人知道。神秀又想:“五祖明日见偈欢喜,说明我与佛法有缘。若言不好,说明我迷惑。今世、上世业障重,不该得到佛法。” 祖师之意很难猜测。神秀在房中前思后想,坐卧不安,直到五更。
原文: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
释义:五祖已知神秀没有认识到佛法精髓,不识本性。天明,五祖请卢供奉来,到南廊壁间绘画,忽见偈文,抱歉的说:“供奉不用再画了,劳你远来。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让人们诵持,照此偈认真去做。以免堕落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五祖让门徒炷香礼敬,并告大家可诵此偈,即可见性。大家诵偈,均认为此偈作的好。五祖三更唤神秀入堂,问:“偈是你作否?”秀答:“是我作偈,我不是为了贪求祖师位置,只是望大师慈悲,看弟子有无慧根?”
原文: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
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注释:(1)无上菩提,至高无上觉悟,同成佛、明心见性。
释义:五祖说:“你作此偈,未见到本性,只认识了佛法表象,未认识到本质。如此见解,想成佛,是不行的。见性之人,须得开口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佛性不生不灭。任何时间,念念见性,不会执着,一真则一切真,万境皆自然。自然而真实之心,既是佛性真实。若如是见解,即是认识到了无上菩提自性也。你去再想一两天,重作一偈,拿来我看。你偈若能表达深刻,既付你衣法。”神秀作礼而去。又经数日,还是作不出新偈,心中恍惚,神思不定,犹如梦中,行坐不安。
原文:复两日,有一童于碓坊过,唱诵其偈。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未蒙教授,早识大意。遂问童子曰:“诵者何偈?”书童答:“尔这獦獦不知,大师言,世人生死事大,欲得传付衣法,令门人作偈来看。若悟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祖。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大师令人皆诵,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惠能曰:“我亦要诵此偈,结来生缘。上人!我此踏碓,八个余月,未曾行到堂前,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
释义:过了两日,有一书童路过碓坊,诵神秀偈文。惠能一闻,便知此偈未见本性。虽然没有得到大师教授,但却识得此偈大意。便问书童:“此偈是何人所作?”书童答:“你这獦獦不知,大师说,世人生死问题是大事,若要得到我的衣法,你们作偈让我看。若悟佛法大意,即付衣法为第六代祖师。神秀上座,于南廊壁上书无相偈,五祖让我们诵读这个偈文,照此偈修,免堕恶道;照此偈修,有很大利益。”惠能曰:“我亦要诵此偈,结来世缘份。上人!我此踏碓,八个多月,还未到过讲堂,望上人引至偈前礼拜。”
原文:童子引至偈前礼拜,惠能曰:“惠能不识字,请上人为读。” 时有江州别驾,姓张名日用,便高声读。惠能闻己,遂言:“亦有一偈,望别驾为书。”别驾言:“汝亦作偈,其事希有!”惠能向别驾言:“欲学无上菩提,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有没有意智。”欲学无上提,不可轻于初学,若轻人,既有无量无边罪。别驾言:“汝但诵偈,吾为汝书。汝若得法,先须度吾,勿忘此言。”惠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书此偈已,徒众总惊,无不嗟讶,各相谓言:“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何得多时,使他肉身菩萨。(1)”祖见众人惊怪,恐人损害,遂将鞋擦了偈,曰:“亦未见性。”众以为然”。
注释:(1)肉身菩萨:指以父母所生之身体而修到菩萨阶位的人。
释义:书童引至偈前礼拜,惠能说:“我不识字,请上人为读。”这时有一位江州刺史佐吏,姓张,名日用,他高声读诵。惠能听后说:“我也有一偈,希望别驾替我写在上面。”别驾说:“你也要作偈,这事情希奇少有!”惠能向别驾说:“要学成佛之道,不得轻于初学。下下人有上上智,上上人没有意智。”若轻人,即有无量无边罪。别驾言:“你但诵偈,我为你书写。你若得佛法,先要度我,不要忘了。”惠能偈曰:
“菩提本无树, 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 何处惹尘埃。”
写完此偈,大家都很惊奇,无不赞叹惊讶,互相议论说:“奇哉!不得以貌取人,不知什么时间,他修成了肉身菩萨。”五祖见众人惊怪,恐人被人伤害,遂将鞋擦了偈。说:“也没有见性。”大家也都随五祖认为我没有见性。
原文:次日,祖潜至碓坊,见能腰石舂米,语曰:“求道之人,为法忘躯,当如是乎!”乃问曰:“米熟也未?”惠能曰:“米熟久矣,犹欠筛在。”祖以杖击碓三下而去。惠能即会祖意,三鼓入室。祖以袈裟遮围,不令人见,为说《金刚经》。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惠能言下大悟,(1)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注释:(1)悟:开悟的简称,指对佛法的彻悟;明心见性标志;
释义:第二天,五祖悄悄来到碓坊,见我腰上绑一块石头舂米,就说:“求道之人,为了佛法而不惜性命,理当如此!”又问:“米舂好没有?”惠能答:“米早已舂好,就欠筛了。”五祖用手杖敲碓三下离开。惠能即知五祖意思,三更到五祖卧室。祖怕外人知道便以袈裟遮围灯光,给我讲解:《金刚经》。当讲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时,我当下大悟,原来一切万法,不离自性。
原文:遂启祖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无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动摇;何期自性,能生万法。”祖知悟本性,谓惠能曰:“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师、佛。”三更受法,人尽不知,便传顿教及衣钵。云:“汝为第六代祖,善自护持,广度有情,流布将来,无令断绝。听吾偈曰: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释义:于是我对五祖说:“没想到自己本性,本来清净;没想到自己本性,本不生灭;,没想到自己本性,本来具足;没想到自己本性,本无动摇;没想到自己本性,能生万法。”五祖知我已悟本性,对我说:“修行人若不识本心,学佛法作用不大;若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可称丈夫、天人师、佛。”五祖三更授我佛法,无人知道,并传顿悟教法及历代祖师所传之衣钵。说:“你为第六代祖师,善护心念,普度众生,流传将来,不要断绝。听我偈文: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无情亦无种,无性亦无生。”
原文:祖复曰:“昔达磨大师,初来此土,人未之信,故传此衣,以为信体,代代相承。法则以心传心,皆令自悟自解。自古佛佛惟传本体,师师密付本心。衣为争端,止汝勿传。若传此衣,命如悬丝。汝须速去,恐人害汝。”惠能启曰:“向甚处去?”祖云:“逢怀则止,遇会则藏。”
释义:五组又说:“过去达摩大师,刚来中国,无人相信,故传衣钵做为信物,代代相传。佛法是以心传心,让人自己觉悟和理解。自古佛于佛只传自性本体,师于师之间是密付本心。衣钵是争夺的祸端,传到你为止。若再传衣钵,会有生命危险。你须迅速离开,恐怕有人伤害你。”慧能问五祖:“向哪里去?”五祖说:“遇有怀字的地方就可以停下来,到了有会字的地方就可以藏身。”
原文:慧能三更领得衣钵,云:“能是南中人,素不知此山路,如何出得江口?”五祖言:“汝不须忧,吾自送汝。”祖相送至九江驿。祖令上船,五祖把撸自摇。慧能言:“请和尚坐,弟子会摇橹。”祖云:“合是吾渡汝。”慧能云:“迷时师度,悟了自度,度名虽一,用处不同。慧能虽生在边方,语音不正,蒙师传法,今已得悟。只合自信自度。”
释义:我三更接受了衣钵说:“我是岭南人,不熟悉这山路,如何到江边呢?”五祖说:“你不要忧虑,我亲自送你。”五祖把我送到九江驿,让我上船,并亲自摇橹。我说:“请师傅坐,我会摇橹。”五祖说:“应该是我渡你。”我说:“迷惑时靠师傅度,觉悟后应该自己度自己,虽都是度,意义不一样。我是南方人,说话难懂,蒙师傅传我佛法,我已经领悟。只能自己度自己。”
原文:祖云:“如是,如是,以后佛法由汝大行。汝去三年,吾方逝世。汝今好去,努力向南。不宜速说,佛法难起。”
释义:五祖说:“说得对,说得对,以后佛法要靠你发扬广大,你离开三年后,我才会圆寂。你现平安离去,一直往南走。不要马上讲解佛法,佛法很难兴起。”
原文:惠能辞违祖已,发足南行。两月半间,至大庾岭。五祖归,数日不上堂,众疑诣问曰:和尚少病少恼否?曰:病即无,衣法已南矣。问:谁人传授?曰:能者得之。众乃知焉,逐后数百人来,欲夺衣钵。一僧俗姓陈名惠明,先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为众人先,趁及惠能。
释义:我辞别五祖,不停往南行走。两月左右,到大庾岭。五祖归来,数日不上堂,大家疑问:|“和尚有病吗?”大师说:“没有病,我的衣法已南行。”大家问:“衣钵传给何人了?答:能人得之。”大家才知大师衣钵已传。逐后数百人往南追赶,要夺回衣钵。有一个僧人姓陈,名惠明,出家前是四品将军,性行粗糙。非常想追到我,他首先找到我。
原文:惠能掷下衣钵于石上,曰:“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能隐草莽中。惠明至,提掇不动,乃唤云:“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惠能遂出,坐磐石上。惠明作礼云:“望行者为我说法。”惠能云:“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明坐良久。惠能曰:“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那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惠明言下大悟。复问云:“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意否?”惠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汝若返照,密在汝边。”
释义:慧能把衣钵放在石头上,说:“这衣钵是信物,如何用武力来争?”我隐藏草丛中。惠明上前,拿不动,于是大喊:“行者,行者,我是为佛法而来,不是为衣钵来”。慧能随出,坐磐石上。惠明行礼说:“望行者为我说法。”慧能道:“你既为佛法而来,可止住一切妄想,勿生一念,我为你说。”慧明坐了很久。慧能说:“不思善,不思恶,在这时,哪个才是慧明的本来面目?”惠明听后大悟。又问道:“除了刚才密语、密意外,还有其他密意否?”慧能回答:“对你已经说出来的,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你若能够返观自心,秘密在你那里。”
原文:明曰:“惠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惠明师也。”惠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明又问:“惠明今后向甚处去?”惠能曰:“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明礼辞。
释义:慧明说:“我虽在黄梅,却实不认识自己本来面目。今蒙开示,如同自己饮水一样,冷和暖温度是否合适,只有自己知道。今天你即是我师傅。”慧能说:“你若能这样想,我与你同师黄梅,要善护自己心念。”慧明又问:“慧明今后到什么地方?”惠能答:|逢袁则止,遇蒙则居。|慧明行礼后离去。
原文:明回至岭下,谓趁众曰:“向陟崔嵬,竟无踪迹,当别道寻之。”趁众咸以为然。惠明后改道明,避师上字。惠能后至曹溪,又被恶人寻逐,乃于四会,避难猎人队中,凡经一十五载,时与猎人宣说法。猎人常令守网,每见生命,尽放之。每吃饭时,以菜寄煮肉锅。或问,则对曰:“但吃肉边菜。”
释义:慧明下山,对追慧能众人说:“我到山顶,也未见踪迹,咱们到别的路上再找。”大家都信了他话。惠明后改名为道明,避讳慧能法号。慧能后来到了曹溪,又被恶人寻逐,在广东四会,避难与猎人队中,共计一十五年。经常与猎人随宜解说佛法。猎人常让我看守猎网,我若见生命都尽量放之。每次吃饭,我将菜放到煮肉锅内。有人问,我说:“我只吃肉边菜。”
原文:一日思惟:“时当弘法,不可终遁。”遂出至广州法性寺,值印宗法师讲《涅槃经》,时有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动不已。惠能进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一众骇然。印宗延至上席,征诘奥义。见惠能言简理当,不由文字。宗云:“行者定非常人,久闻黄梅衣法南来,莫是行者否?”惠能曰:“不敢。”宗于是作礼,告请传来衣钵,出示大众。宗复问曰:“黄梅付嘱,如何指授?”惠能曰:“指授即无,惟论见性,不论禅定、解脱。”宗曰:“何不论禅定、解脱?”
释义:一天慧能想:“应该弘扬佛法,不能一直藏下去。”于是离开猎人队伍至广州法性寺,恰逢印宗法师讲解《涅槃经》。忽然寺院前幡被风吹的摇摆不停,一僧人说:是风在动,一僧人说:是幡在动,议论不休。慧能上前说:“既不是风在动,也不是幡在动,是你们的心在动。”大家听了都惊讶,印宗法师请慧能至上席。询问佛法深奥义理。见慧能言语简单而佛理精妙,不受文字束缚。印宗法师说:“你定非常人,早就闻说黄梅五祖衣法南来,应该是你吧?”慧能答:“不敢。”宗于是作礼,请求把衣钵拿出来给大家看。印宗法师又问道:“五祖在黄梅传付衣钵时候,有何开示?”慧能答:“开示没有,只是讨论见性,不讨论禅定和解脱。”宗问:“为何不论禅定和解脱?”
原文:惠能曰:“为是二法,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曰:“法师讲《涅槃经》,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1)及一阐提,当断善根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常,二者无常。佛性非常非无常,是故不断,名为不二。一者善,二者不善,佛性非善非不善,是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了违,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言:“某甲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于是为惠能剃发,愿事为师。惠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惠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此一会,莫非累劫之缘,亦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各令净心,闻了各自除疑,如先世圣人无别。一众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注释:(1) 四重禁:指淫、杀、盗、妄语。五逆:指杀父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释义:慧能说:“那是二种修行方法,而不是佛法,佛法是不二之法。”宗又问:“如何是佛法不二之法?”惠能说:“法师讲《涅槃经》,讲明佛性,是佛法不二之法。如高贵德王菩萨白佛言,犯四重禁,作五逆罪,及一阐提,能断善根和佛性否?佛言:善根有二。一者是常(指无心行善),二者无常(有心行善。)佛性不是无心也不是有心,故不能断,名为不二。一者是:“善”,二者是:“不善”,佛性不是善也不是不善,故名不二。蕴之与界,凡夫见二。智者通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佛性。”印宗闻说,欢喜合掌说:“他人讲经,犹如瓦砾;仁者论义,犹如真金。”于是为惠能剃发,愿奉为师傅。惠能遂于菩提树下,开东山法门。惠能于东山得法,辛苦受尽,命似悬丝。今日得与使君官僚,僧尼道俗,同在此聚会,莫非累劫之缘,也是过去生中,供养诸佛,同种善根,方始得闻如上顿教得法之因。教是先圣所传,不是惠能自智。愿闻先圣教者,大家各自净心,闻之各自除却心中疑惑,和历代圣人没有区别。大家闻法欢喜,作礼而退。
般若品第二
原文:次日,韦使君请益,师升座告大众曰:“总净心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复云:“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缘心迷,不能自悟,须假大善知识,示导见性。当知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缘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吾今为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汝等各得智慧。志心谛听,吾为汝说。”
释义:第二天,韦刺史请大师讲解佛法,大师升坐告大众说:“请净心除念,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又道:“善知识,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身已具备。只因自心迷惑,故不能自悟,需借大善知识开示方能见性。当知愚人和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因迷和悟程度不同,所以有愚和智区别。我现为大家解说摩诃般若波罗蜜法,使你们各获智慧。大家志心谛听,吾为解说。”
原文:善知识,世人终日口念般若,不识自性般若,犹如说食不饱。口但说空,万劫不得见性,终无有益。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梵语,此言大智慧到彼岸,此须心行,不在口念。口念心不行,如幻如化,如露如电。口念心行,则心口相应。本性是佛,离性无别佛。
释义:善知识,世人虽然每天辛苦诵念般若,但始终不理解自己的本性即是般若,如同整天只说食物名称而不吃饭一样。若只口头说空,即是经历无数轮回也不可能见到自己本性,最终无法受益。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印度语,意思是大智慧到彼岸,这需要用行动来实践,不能只在口头上称念。若口念而不行动,就如同梦、幻、露水、闪电一样不起作用。若不但口里念颂而且身体力行,则心口相应。本性即是佛,离开本性没有佛。
原文:何名摩诃?摩诃是大。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头无尾。诸佛刹土,尽同虚空。世人妙性本空,无有一法可得。自性真空,亦复如是。
释义:什么叫摩诃?摩诃是大的意思。人们心量广大,如同虚空世界一样,无边无际,也没有方圆大小,没有青黄赤白,没有上下长短,没有嗔、喜,没有善恶,没有头尾等等分别。一切佛土,如同虚空一样。世人美妙本性本来是空,没有一物。自性本来即是真空,也是如此。
原文:善知识,莫闻吾说空便即著空。第一莫著空,若空心静坐,即著无记空。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含万物色像。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总在空中。世人性空,亦复如是。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是大。万法在诸人性中,若见一切人,恶之与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释义:善知识,不要听我说空,便执着这个空。第一不能执着空,若追求空的境界去静坐,即会形成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空而形成为另外一种执着。善知识,世界虚空,能包含万物景像。如日月星宿、山河大地、泉源溪涧、草木丛林、恶人善人、恶法善法、天堂地狱、一切大海、须弥诸山,全都含在这虚空之中。世人妙性本空,也是如此。善知识,自性能含万法即是大。万法在我们本性之中,若见一切人,无论是坏人和好人,皆不取也不舍,也不执着,心量如同虚空一样不受任何影响和干扰,称之为大。故曰摩诃。
原文:善知识,迷人口说,智者心行。又有迷人,空心静坐,百无所思,自称为大。此一辈人,不可与语,为邪见故。善知识,心量广大,遍周法界。用即了了分明。应用便知一切。一切即一,一即一切,去来自由,心体无滞,即是般若。善知识,一切般若智,皆从自性而生,不从外入,莫错用意。名为真性自用。一真一切真。心量大事,不行小道。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非吾弟子。
释义:善知识,迷惑之人只会口说,而觉悟之人是用行动实践。又有一种迷惑之人,用单纯追求空的境界去静坐,而对于任何事物都不加认识、思考,还自称这是大,这一种人,不可对他解说,因为这种人思想被不正确的认识全部占据。善知识,自性心量广大,可以包容万事万物。用时历历分明,应用时便知道一切是真实的。一切真实即是真实,真实即是一切真实,心念来去自由,不要停滞,这即是般若。善知识,一切般若智,均从自性而生,不能从外界得到,不要理解错了。这即是真心应用。一真一切真。心量是大事情,没有捷径。不要口中说空,而不去在生活中努力实践,这与凡人自称是国王,而永远也不是真的,这种人不是我的弟子。
原文:善知识,何名般若?般若者,唐言智慧也。一切处所,一切时中,念念不愚,常行智慧,即是般若行。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世人愚迷,不见般若。口说般若,心中常愚。常自言我修般若。念念说空,不识真空。般若无形相,智慧心即是。若作如是解,即名般若智。何名: “波罗蜜”?此是西国语,唐言到彼岸,解义离生灭,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释义:善知识!什么是般若?般若者,汉语称作智慧。若能做到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不执着,经常清净自心,即是实践般若。若一念愚迷而执着,即是丧失了般若。若一念清净,即是实践了般若。世间人愚迷,不理解般若。口中说着般若,心中却愚迷执着。虽自称我修的是 “般若”,大谈空性,却不识真正意义的空。般若没有任何形状,智慧心即是。若能如是理解,即是认识了般若。什么叫波罗蜜?这是印度语,汉语为到彼岸,清净即可离生灭,执着即会有生灭。如同水中波浪起伏不定,这即叫此岸。若心离相则不会有生灭,如流水畅通无碍,即是彼岸,所以称“波罗蜜”。
原文:善知识,迷人口念,当念之时,有妄有非。念念若行,是名真性。悟此法者,是般若法,修此行者,是般若行。不修即凡,一念修行,自身等佛。善知识,凡夫即佛,烦恼即菩提。前念迷即凡夫,后念悟即佛。前念著境即烦恼,后念离境即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最尊最上最第一,无住无往亦无来,三世诸佛从中出。当用大智慧,打破五蕴烦恼尘劳。如此修行,定成佛道,变三毒为戒定慧。
释义:善知识!迷惑之人只知口念。虽口中称念,但心中妄想、是非不断。若能时刻能言行一致,即是真如法性。悟此法人;是般若法。照此法做的人即是实践般若。不去实践即是凡夫,若能一念修行,自身即与佛无异。善知识!凡夫即是佛,烦恼即是菩提。前念迷惑执着即是凡夫;后念觉悟离相即是佛。若前念执着便会产生烦恼;若后念离相清净即是菩提。善知识!摩诃般若波罗蜜,是最尊、最上、最第一佛法。它无住、无往、也无来,三世诸佛皆是从勤修般若法中而成就。我们应当运用大智慧,破除一切干扰。照此修行,定能成就,把贪、瞋、痴三毒变为戒、定、慧。
原文: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生八万四千智慧。何以故?为世人有八万四千尘劳。若无尘劳,智慧常现,不离自性。悟此法者,即是无念,无忆无著,不起诳妄,用自真如性。以智慧观照,于一切法,不取不舍,即是见性成佛道。
释义: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一般若能生八万四千种智慧。为什么?因为世人有八万四千种烦恼。自己若没有烦恼,智慧心常现,念念不离清净自性。悟此法人,即是理解了什么是无念,无多思和无执着,做到不起诳妄之念。随缘应用真如自性。以智慧来观照,于一切事物均不执着,即是见性最终成佛道。
原文:善知识,若欲入甚深法界,及般若三昧者,须修般若行,持诵《金刚般若经》,即得见性。当知此经功德无量无边,经中分明赞叹,莫能具说。此法门是最上乘,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小智人闻,心生不信。何以故?譬如天龙下雨于阎浮提,城邑聚落,悉皆漂流,如漂草叶,若雨大海,不增不减。若大乘人,若最上乘人,闻说《金刚经》,心开悟解。故知本性自有般若之智,自用智慧常观照,故不假文字。譬如雨水,不从天有,元是龙能兴致,令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悉皆蒙润。百川众流,却入大海,合为一体。众生本性般若之智,亦复如是。
释义:善知识!若想进入一真法界,以及般若禅定之人,须努力实践,持诵《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才能见性。当知这部《金刚经》有无量无边功德,经中清楚说明赞叹,不能细说。这法门是最上乘教法,为大智人说。为上根人说,小根性少智慧人听闻此法,心里疑惑而不信。为什么?好比天龙在阎浮提降下大雨,城市村落都顺水漂流,如同漂流草叶一样。如果雨是下在大海中,海水不见增加,也不见减少。若大根性人、最上乘根性人,闻说《金刚经》,即能心开悟解。知道本性里自有般若智慧,经常运用智慧观照自心,并且知道这些道理是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表述。比如降雨,不是从天而有,原是龙能兴云致雨,让一切众生,一切草木、有情无情,都受润泽。百川众流入大海中,与海水合为一体。众生本性中的般若智慧,也是如此。
原文:善知识,小根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根性小者,若被大雨,悉皆自倒,不能增长。小根之人,亦复如是。元有般若之智,与大智人更无差别。因何闻法不自开悟?缘邪见隆重,烦恼根深。犹如大云覆盖于日,不得风吹,日光不现。般若之智,亦无大小,为一切众生自心迷悟不同。迷心外见,修行觅佛,未悟自性,即是小根。若开悟顿教,不执外修,但于自心常起正见,烦恼尘劳,常不能染,即是见性。
释义:善知识!小根性之人闻此顿教,犹如草木一样,根性小的,若被大雨一冲,全部倒下,不能生长。小根性人,也是如此,他们原有般若智慧,和大智慧人原没有差别。为什么闻此法门不能开悟?是他们执着错误的认识非常严重,烦恼和习气根深蒂固。好像密云遮蔽了日光,没有风把云吹散,日光不能透现出来。般若智慧,本来没有大小之分,只因为一切众生自心有迷悟不同所致。心内迷惑而向外求法,修行觅佛,不能悟到自性,这即是小根性人。若悟顿教法门之人,不会去心外求法而执着修行,而是自己心中经常生起正见,烦恼、尘劳不能干扰,这即是见性。
原文:善知识,内外不住,去来自由,能除执心,通达无碍,能修此行,与《般若经》本无差别。
释义:善知识!内外事情皆不执着,来去自由,能除执着之心,即能通达无阻碍,能如此修行,和《般若经》所说没有区别。
原文:善知识,一切修多罗,及诸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皆因人置,因智慧性,方能建立。若无世人,一切万法本自不有。故知万法本自人兴,一切经书,因人说有。缘其人中有愚有智,愚为小人,智为大人。愚者问于智人,智者与愚人说法,愚人忽然悟解心开,即与智人无别。
释义:善知识!一切经典、及文字、大小二乘、十二部经,都是为人而设,因为智慧性,才能建立。若没有世人,一切万法不会存在。可知万法本是因人而兴起,一切经书,也是因人说才会有。因为世人之中有愚有智,愚昧称小人,智慧称大人。愚昧人向有智慧人请教,有智慧人对愚昧人说法,愚昧人若忽然领悟心开,即和有智慧之人没有差别。
原文:善知识,不悟即佛是众生,一念悟时众生是佛。故知万法尽在自心。何不从自心中顿见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云:“我本元自性清净”。若识自心见性,皆成佛道。《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
释义:善知识!若不觉悟,佛也是众生,若能觉悟,众生也是佛。应该知道,万法都在自心中。为什么不从自己心中,立刻见到真如本性?《菩萨戒经》中说:“我自性本来是清净无染。”若能识得自心见到自性,皆能成就佛道。《维摩诘经》中说:“当下豁然开朗,认识到自己本心。”
原文:善知识,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若自不悟,须觅大善知识,解最上乘法者,直示正路。是善知识有大因缘,所谓化导令得见性。一切善法,因善知识,能发起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在人性中本自具有。不能自悟,须求善知识指示方见。若自悟者,不假外求。若一向执谓须他善知识方得解脱者,无有是处。何以故?自心内有知识自悟。若起邪迷妄念颠倒,外善知识虽有教授,救不可得。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释义:善知识!我在弘忍和尚那里,一听他说法,立刻理解了真如本性。故将此顿教法流传,让学道人顿悟菩提。各自观照自心,见到自己本性。若自己不能领悟,必须寻访大善知识,能理解最上乘法人,指示正路。这善知识有大因缘,他们正确开示可以使众生认识自己本性。因为一切善法是由善知识发起缘故。三世诸佛、十二部经,都是众生本性中本自固有。若不能自己理解,必须请求善知识指示方能认识和理解。若能自己领悟之人,不须向外求觅。若坚持认为自己不用修行单求得外善知识即能解脱,那是错误认识。为什么?因为自心本有能力可以自悟。如果另起邪见、迷惑、颠倒妄想,虽有外善知识开示,也不能解救自己。如果自己能够生起真正般若观照,一剎那间妄念可全部消失。若能识得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原文:善知识,智慧观照,内外明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本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何名无念?若见一切法,心不染著,是为无念。用即遍一切处,亦不著一切处。但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中无染无杂,来去自由,通用无滞,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名无念行。若百物不思,当令念绝,即是法缚,即名边见。善知识,悟无念法者,万法尽通,悟无念法者,见诸佛境界;悟无念法者,至佛地位。
释义:善知识!用智慧观照,即能内外光明透彻,识自本心。若识本心,即是解脱。若得解脱,即是般若三昧。即是无念。什么是无念?即对一切事情,心无执着,既是无念。应用时能遍及一切处,却不执着一切处。但能清净本心。使六识出六门,于六尘境中不多思、多想,出入来去自由,通畅无滞,这即是般若三昧,自在解脱,这即是无念行。如果一味执着什么都不去思考,当使心念断绝,这即是法缚,也叫作边见。(1)善知识!悟得无念法之人,万法皆能通达,悟得无念法者,了解诸佛境界;悟得无念法者,达佛地位。
注释:(1) 边见:片面、错误见解。
原文:善知识,后代得吾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于同见同行,发愿受持,如事佛教,终身而不退者,定入圣位。然须传授从上以来默传分付,不得匿其正法。若不见同行,在别法中,不得传付。损彼前人,究竟无益。恐愚人不解,谤此法门,百劫千生,断佛种性。
释义:善知识!后代得到我法者,将此顿教法门,与见解相同人共同实践,如事佛陀,终生精进而不退转人,定能到圣人地位。但在传授此法时候,须遵循历代祖师默传心印吩咐,不可隐匿正确方法。若不是同一认识和修行之人,而用其他方法修行之人,不得传付。有损于先圣,最终没有作用。怕有些愚痴人不能理解,诽谤此法门,历劫轮回后,断佛种性。
原文:善知识,吾有一无相颂,各须诵取。在家出家,但依此修。若不自修,惟记吾言,亦无有益,听吾颂曰:
释义;善知识!我有一首无相颂,你们都须记诵,无论在家、及出家之人,但依此偈修行。若不自己修行,只是记诵我话,也无作用。听我偈:
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唯传见性法,出世破邪宗。法即无顿渐,迷悟有迟疾。
只此见性门,愚人不可悉。说即虽万般,合理还归一。烦恼暗宅中,常须生慧日。
邪来烦恼至,正来烦恼除。邪正俱不用,清净至无余。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
净心在妄中,但正无三障。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
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波波度一生,到头还自懊。
欲得见真道,行正即是道。自若无道心,暗行不见道。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若见他人非,自非却是左。他非我不非,我非自有过。但自却非心,打除烦恼破
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欲拟化他人,自须有方便。勿令彼有疑,即是自性现。
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求兔角。正见名出世,邪见名世间。
邪正尽打却,菩提性宛然。此颂是顿教,亦名大法船。迷闻经累劫,悟则刹那间。
原文:师复曰:今于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法界众生,言下见性成佛。时韦使君与官僚道俗,闻师所说,无不省悟,一时作礼,皆叹:“善哉!何期岭南有佛出世!”
释义:六祖又说:今我在大梵寺说此顿教,普愿所有众生,听后马上见性成佛。当时韦刺史与官僚、僧俗弟子听了六祖所说法后,都有省悟。于是同时向六祖大师顶礼,并且赞叹道:“太好了!想不到岭南有佛出世!”
疑问品第三
原文:次日,韦刺史为师设大会斋。斋讫,刺史请师升座,同官僚士庶肃容再拜,问曰:“弟子闻和尚说法,实不可思议。今有少疑,愿大慈悲,特为解说。”师曰:“有疑即问,吾当为说。”
释义:第二天,韦刺史为大师设大会斋,饭后,刺史请大师登法座,自己和官僚、信众们整肃仪容后礼拜,问道:“弟子听大师说法,实在微妙难思议。现在我有疑问,望大师慈悲为我们讲解说!” 大师说:“有疑问提出来,我当讲解。”。
原文:韦公曰:“和尚所说,可不是达摩大师宗旨乎?”师曰:“是。”公曰:“弟子闻达摩初化梁武帝,帝问曰:朕一生造寺、度僧,布施、设斋,有何功德?达摩言,实无功德。弟子未达此理,愿和尚为说。”师曰:“实无功德。勿疑先圣之言,武帝心邪,不知正法,造寺、度僧,布施、设斋,名为求福,不可将福变为功德,功德在法身中,不在修福。”
释义;刺史问:“大师所说,可是达摩祖师的宗旨?”大师答:“是的。”刺史问:“弟子听说达摩祖师当年教化梁武帝时,武帝问,朕一生建寺庙,度僧人,布施财物,广设斋会无数,有什么功德呢?达摩祖师说,没有功德。弟子不明白这个道理,望和尚为我解说。”大师说:“实在没有什么功德。你们不要怀疑先圣话!梁武帝心被不正确的认识所占据,不认识真正法性。建寺庙,度僧人,布施设斋,这只是在求福,不能把福报变成功德。因为功德在自己法身之中,而不在修福。”
原文:师又曰;“见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真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觅功德法身,但依此作,是真功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善知识,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善知识,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是以福德与功德别。武帝不识真理,非我祖师有过。”
释义:大师又说:“能认识自性即是功,待人平等是德。每个心念不滞留,常见自己本性,真实而妙用,这是功德。内心谦虚即是功,外表有礼即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远离妄念即是德;念念不离自性是功,应用而不执着即是德。若寻功德法身,但依照这样做,才是真正功德。若真修功德之人,心里不会有轻慢之心,而常行普敬。若心中常轻慢他人,自我不断,自然不会有功;自性虚妄不实,也自然没有德;因为自大傲慢,常轻视一切缘故。善知识!清净之念从不间断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心性即是功,自修身行即是德。善知识!功德必须自性内见,而不是布施供养所能求到的,这即是福德与功德的区别。梁武帝不认识这个真理,不是我们祖师有过错。”
原文:刺史又问曰:“弟子常见僧俗,念阿弥陀佛,愿生西方。请和尚说,得生彼否,愿为破疑。”
释义:刺史又问道:“弟子常见出家、在家之人称念阿弥陀佛名号,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请和尚解说,这样能否往生西方?望大师为我破除心中疑惑!”
原文:师言:“使君善听,惠能与说。世尊在舍卫城中,说西方引化经文,分明去此不远。若论相说里数,有十万八千。即身上有十恶八邪,便是说远。说远为其下根,说近为其上智。人有两种,法无两般。迷悟有殊,见有迟疾。迷人念佛求生于彼,悟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言,随其心净,即佛土净。”
释义:大师说:“请韦君用心听!我为你解说。佛在舍卫城中,说西方接引经文,清楚指出西方净土离此不远。若论距离,于我们有十万八千里路。即相当众生身上有十恶八邪。因为障碍,所以便说西方遥远。说远是为其下根,说近是他们是上根。人的根性虽有两种,但是佛法的道理却是一样。众生有迷悟之别,所以见性即会有早、晚不同。迷惑之人念佛求生西方,觉悟的人自净其心,所以佛说,随其自心清净,自然佛土清净。”
原文:使君,东方人,但心净即无罪,虽西方人,心不净亦有愆。东方人造罪,念佛求生西方。西方人造罪,念佛求生何国?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悟人在处一般。所以佛言,随所住处恒安乐。使君,心地但无不善,西方去此不远。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到。今劝善知识,先除十恶,即行十万,后除八邪,乃过八千。念念见性,常行平直,到如弹指,便睹弥陀。
释义:使君,东方人,只要心清净即无罪,虽然是西方人,如果心不清净,一样有错。东方人造罪,想念佛求生到西方世界。那么西方人造了罪,念佛要求生到什么国土呢?凡夫不理解自性,不认识自己身中净土,于是发愿往生东方或西方。在觉悟人眼里,到处都是净土。所以佛说,随其所住之处常安乐。使君!只要心善,西方即离我们不远。若怀不善之心,念佛往生难以到达。我劝各位善知识,首先要除去十恶,就等于行了十万里路,然后再除去八邪,即又走了八千里。念念见到自己本性,常心平行直,到西方如弹指,便见阿弥陀佛。
原文:使君,但行十善,何须更愿往生!不断十恶之心,何佛即来迎请?若悟无生顿法,见西方只在刹那。不悟念佛求生,路遥如何得达?惠能与诸人?惠能与诸人移西方如刹那间,目前便见。各愿见否?众皆顶礼云:若此处见,何须更愿往生。愿和尚慈悲,便现西方,普令得见。
释义:使君!你但常行十善,何须更求往生呢?若不断十恶之心,什么佛来迎请你?若能了悟不生不灭顿教法,见西方只在剎那。不悟而念佛,求生西方路途遥远,如何能够到达?我为各位把西方移到这里,如刹那间,眼下便能见到。大家愿见西方净土否? 大众同向大师顶礼说:“如果能够在这里见到西方,又何必再去另求往生?望和尚慈悲,现在示现西方,让大家都能见到!”
原文:师言:“大众,世人自色身是城,眼耳鼻舌是门。外有五门,内有意门。心是地,性是王。王居心地上,性在王存,性去王无。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佛向性中作,莫向身外求。自性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慈悲即是观音,喜舍名为势至,能净即释迦,平直即弥陀。人我是须弥,邪心是海水,烦恼是波浪,毒害是恶龙,虚妄是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嗔是地狱。愚痴是畜生。”
释义:大师说:“各位!世间人的身体就像一座城,眼、耳、鼻、舌好比是门。外有五座门,内有一座意门。心是土地,性是国王。王住心地上。性在王存,性去王无。自性在身心存,性去身心坏。作佛须向自性中求,莫向身外求作佛!自性若迷即是众生,自性觉即是佛。心存慈悲自身即是观音菩萨,能喜舍即是大势至菩萨,能净化身心即是释迦佛,心地平直自身即是阿弥陀佛。心中分别人与我等于修建了一座障碍自己的大山,不正确的思想是汹涌大海,烦恼即是翻滚的波浪,心存不善即是凶猛恶龙,虚妄即是扰人的鬼神,尘劳是鱼鳖,贪心、瞋心,即等于为自己造下了地狱。愚痴不悟是畜生。”
原文:“善知识,常行十善,天堂便至。除人我,须弥倒,去邪心,海水竭,烦恼无,波浪灭,毒害忘,鱼龙绝,自心地上觉性如来,放大光明,外照六门清净,能破六欲诸天;自性内照,三毒即除,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内外明彻,不异西方,不作此修,如何到彼。”大众闻说,了然见性,悉皆礼拜,俱叹善哉。唱言:“普愿法界众生,闻者一时悟解。”师言:“善知识,若欲修行,在家亦得,不由在寺。在家能行,如东方人心善。在寺不修,如西方人心恶,但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释义:“善知识!你常修十善,天堂便到。除去人我之心,须弥山便会崩倒;取掉不正确的思想,海水就会枯竭;烦恼不生,波浪即会平息;断除恶念,鱼龙便会灭绝。这时自己心地上的真如觉性,即会大放光明,外照六门清净无染,能破六欲;自性内照,即能消除贪、瞋、痴三毒,地狱等罪,一时消灭。如此内外光明澄彻,无异于西方。若不这样修行,如何能到西方极乐世界?大家听了开示,洞然各见自性,于是向六祖顶礼,同声赞叹:好极了!又唱道:“普愿法界一切众生,听闻的人都能马上觉悟。”大师说:“善知识!如果要想修行,在家也能成功,不一定非要出家。在家人如果能够依此修行,即如东方人心善。出家人不照此修行,即如西方人心恶。只要自心清净即是自性西方。”
原文:韦公又问:“在家如何修行,愿为教授。”师言:“吾与大众说《无相颂》,但依此修,常与吾同处无别。若不依此修,剃发出家,于道何益。”颂曰:
释义:韦刺史又问:“在家人如何修行?愿和尚开示!”大师说:“我为大家说一首无相颂,只要依此修行,即像与我同在一处没有区别。若不这样修行,即使剃发出家,于修道上又有何用?”偈说:
心平何劳持戒, 行直何用修禅。 恩则孝养父母, 义则上下相怜。
让则尊卑和睦, 忍则众恶无喧。 若能钻木取火, 淤泥定生红莲。
苦口的是良药, 逆耳必是忠言。 改过必生智慧, 护短心内非贤。
日用常行饶益, 成道非由施钱。 菩提只向心觅, 何劳向外求玄。
听说依此修行, 天堂只在目前。
原文:师复曰:“善知识,总须依偈修行,见取自性,直成佛道。法不相待,众人且散,吾归曹溪。众若有疑,却来相问。时刺史官僚,在会善男信女,各得开悟,信受奉行。
释义:大师又说:“善知识!大家要依此偈修行,认识自性,善用直心最终成就佛道。佛法对待任何人都是一样的。大家且散,我回曹溪去了,若有疑问,可到曹溪来问我。”当时,韦刺史、官员以及在法会中听讲的善男信女们,各自都心开意解,信受不疑,决心实践。
定慧品第四
原文:师示众云:“善知识,我此法门,以定慧为本。大众勿迷言,定慧别。定慧一体,不是二,定是慧体,慧是定用。即慧之时定在慧,即定之时慧在定。若识此义,即是定慧等学。诸学道人,莫言先定发慧,先慧发定各别。作此见者,法有二相。口说善语,心中不善,空有定慧,定慧不等。若心口俱善,内外一如,定慧即等。自悟修行,不在于诤。若诤先后,即同迷人。不断胜负,却增我法,不离四相。善知识,定慧犹如何等?犹如灯光。有灯即光,无灯即暗。灯是光之体,光是灯之用。名虽有二,体本同一。此定慧法,亦复如是。”
释义:大师告大众说:“善知识!我此法门,是以定慧为根本。大家不要认为定慧有区别。定和慧是一体,不是两个。定是慧的体,慧是定的用。在慧的时候定在慧中,在定的时候慧也即在定中。若明白这个道理,即是定慧学问。各位修道人,不要说先定才能发慧,或先慧才能到定。这种理解。是将一个概念理解成了二种认识。若口中说善语,心却没有善念,空有定慧理论,定慧即不相一致。若心与口俱善,内与外一样,定和慧即一致了。自己觉悟自己修行,不在诤辩。若争论先后,即和痴迷之人一样。若不断胜负心,必增执着,即不能看空。善知识!定慧像什么呢?如灯光,有了灯即有光,没有灯即暗。灯是光的体,光是灯的用。名称虽然有两个,体性本是一样。此定慧法,也是如此。”
原文:师示众云:“善知识,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直心是也。《净名经》云:‘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莫心行谄曲,口但说直,口说一行三昧,不行直心。但行直心,于一切法,勿有执著,迷人著法相,执一行三昧,直言‘常坐不动,妄不起心,即是一行三昧’。作此解者,即同无情,却是障道因缘。”
释义:大师告大众说:“善知识!一行三昧者,即是在一切地方,无论行、住、坐、卧,是常用一直心的意思。净名经说:‘直心是道场,直心是净土’。不要行为用的是谄心和曲心;口中说的是直,口说一行三昧,实际却用的是谄心和曲心。但用直心,于一切事物不执着。愚迷的人执着法相,执着一行三昧,口说坐不动,不起妄心,即是一行三昧。如此见解之人,如同没有情识的木石一样,正是障碍修道因缘。”
原文:师示众云:“善知识,道须通流,何以却滞?心不住法,道即通流,心若住法,名为自缚。若言常坐不动是,只如舍利弗,宴坐林中,却被维摩诘诃。善知识,又有人教坐,看心观静,不动不起,从此置功。迷人不会,便执成颠,如此者众。如是相教,故知大错。”
释义:师示众云:“善知识!道要通流,为何反生滞碍?心不执着,道即通流,心若执着,即叫作茧自缚。如果说常坐不动即是,即像舍利弗,在林中静坐,却被维摩诘诃斥。善知识!又有人教人静坐,看心观静,让自己心念不动不起,认为这样即是在下功夫。愚迷之人不会,便因此执着反成颠倒,像这样的人很多。如此教导,是极大错误。”
原文:师示众云:“善知识,本来正教,无有顿渐,人性自有利钝,迷人渐修,悟人顿契。自识本心,自见本性,即无差别,所以立顿渐之假名。善知识,我此法门,从上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于相而离相,无念者,于念而无念,无住者,人之本性。于世间善恶好丑,乃至冤之与亲,言语触刺欺争之时,并将为空,不思酬害。念念之中,不思前境。若前念今念后念,念念相续不断,名为系缚。于诸法上,念念不住,即无缚也。此是以无住为本。”
释义:大师说:“善知识!本来正确的教育,是没有顿渐之分,只因人的根性有利钝差异。愚迷的人渐次修行,聪明人顿然契悟。若能自识本心,见自本性,即没有差别。所以立顿渐假名。善知识!我此法门,从祖师以来,先立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无相者,即是面对各种事物而不受干扰,无念者,即是心中有念头而不执着于念头,无住者,是人的本性。对于世间的善、恶、好、丑,乃至冤家至亲,言语的冒犯、讽刺,或欺凌纷争的时候,都把这些不放在心上,不想报复。每个念头,不回忆以前的事情。如果以前的念头,现在的念头,将来的念头,一个想法连着下一个想法从不间断,即叫系缚。对于一切事情,不执着,即是没有系缚。这即是以无住为本。”
原文: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名为无相。能离于相,则法体清净。此是以无相为体。善知识,于诸境上,心不染,日无念,于自念上。常离诸境,不于境上生心。若只百物不思,念尽除却,一念绝即死,别处受生,是为大错。学道者思之,若不识法意,自错犹可,更劝他人。自迷不见,又谤佛经。所以立无念为宗。
释义:善知识!外离一切相,即叫无相。能离执着,则自性清净。这即是以无相为体。善知识!于一切事情,心不执着是无念,于自心上。常离执着,心念不受干扰。若只是把遇到任何事情不加思考,使念头断绝,这样的认识即和人死了没有区别。一样还要到别处去受生轮回,这是极大错误。学道人应该认真思考。如果不识佛法,自己错了还罢,却又再误导他人。自己愚迷不见真理,又毁谤佛经。所以要立无念为宗。
原文:善知识,云何立无念为宗?只缘口说见性,迷人于境上有念,念上便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从此而生。自性本无一法可得。若有所得,妄说祸福,即是尘劳邪见。故此法门立无念为宗。善知识,无者无何事?念者念何物?无者无二相,无诸尘劳之心。念者,念真如本性。真如即是念之体,念即是真如之用。真如自性起念,非眼耳鼻舌能念。真如有性,所以起念。真如若无,眼耳鼻舌当时即坏。善知识,真如自性起念,六根虽有见闻觉知,不染万境,而真性常自在。故经云:“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释义:善知识!为何立无念为宗呢?只因为那些口头说见性而心犹执迷的人,在外境上仍有所念,有所念就会起邪见,一切尘劳妄想就从此产生。菩提自性本无一法可得,如果以为有所得而妄说祸福,这就是尘劳邪见。所以这个法门要建立无念为宗。善知识!所谓无,无的是甚么事呢?所谓念,念的是甚么东西呢?所谓无,就是无差别相,无一切妄见尘劳的心;所谓念,就是念真如自性。真如就是念的体,念就是真如的用。真如自性能起念,不是眼耳鼻舌等器官能念。真如本有自性,所以能随缘起念;真如如果没有自性,眼色耳声当下就会消失散坏。善知识!真如自性随缘起念时,六根虽然有见闻觉知,但是真如自性不会染着万境而能恒常自在。所以《净名经》说:‘善能分别一切法相,于第一义谛如如不动。’”
坐禅品第五
原文:师示众云:“此门坐禅,元不著心,亦不著净,亦不是不动。若言著心,心原是妄,知心如幻,故无所著也。若言著净,人性本净,由妄念故,盖覆真如。但无妄想,性自清净。起心著净,却生净妄。妄无处所,著者是妄。净无形相,却立净相,言是工夫。作此见者,障自本性,却被净缚。善知识,若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人之是非善恶过患,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迷人身虽不动,开口便说他人是非长短好恶,与道违背。若著心著净,即障道也。”
释义:大师开示说:“此法门坐禅,本不求心,也不求净,也不是不动。若说求心,心本身是虚妄,当知心如虚幻。所以不应求这个虚妄之相。若说求净,人的自性本来清净,只因有了妄念,所以覆盖了真如自性。但离妄想,本性自然清净。若起心求净,却又生出“求净”的妄想。妄想无固定地方,起心动念即是妄想。“净”原无形相,却又立出了“净”的形相,还说这是工夫。做这样理解,会障蔽自己本性,还被“净相”所缠缚。善知识!要修不动者,但见一切人时,不见他人的是非、善恶、和错误,即是自性不动。善知识!愚迷的人身体虽然不动,却开口便说他人的是非、长短、好坏,这即与修道相违背。如果求心、求净,即会障碍自己修道。”
原文:师示众云:“善知识,何名‘坐禅’?此法门中,无障无碍,外于一切善恶境界,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外若著相,内心即乱,外若离相,心即不乱。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菩萨戒经》云:‘我本性元自清净’。善知识,于念念中,自见本性清净。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释义:
大师开示说:“善知识!什么是‘坐禅’?此法门中,无有障碍,外对一切善恶境界,不起念头,即是坐,内见自性不动,即是禅。善知识!什么是‘禅定’?外离一切相是禅,内心不乱是定。若外着相,内心即乱,若外离一切相,内心即不乱。本性自然自净自定,只因见境思境所以才会心乱。若见一切事物而内心不乱的人,才是真定。善知识!外离相即是禅,内心不乱即是定。外禅内定,即是禅定。《净名经》云:‘即时豁然还得本心’。《菩萨戒经》说:“我的本性原本清净。”善知识!在念念之中,见自己的本性清净,精进实践,自然能够成就佛道。”
忏悔品第六
原文:时,大师见广韶洎四方士庶,骈集山中听法,于是升座告众曰:“来,诸善知识,此事须从自性中起,于一切时,念念自净其心,自修其行,见自己法身,见自心佛,自度自戒,始得不假到此。既从远来,一会于此,皆共有缘。今可各各胡跪,先为传自性五分法身香,次授无相忏悔。众胡跪。”
释义:那时,大师看到广州、韶州以及四方学者、庶民都来山中听闻佛法,于是上法座告大众说:“各位善知识!修行必须要从自性中做起。在任何时候,念念都能清净自心,努力实践,见自己法身、见自己佛性,始终自己度自己、自己持戒才能得到,不枉此行。大家远道而来,同在此聚会,都是有缘人。现在请各位就地胡跪,我先为你们传授自性五分法身香,再传无相忏悔。大众依言各自胡跪。”
原文:师曰:“一戒香,即自心中无非无恶,无嫉妒,无贪嗔,无劫害,名戒香。二定香,即睹诸善恶境相,自心不乱,名定香。三慧香,自心无碍,常以智慧观照自性,不造诸恶,虽修众善,心不执著,敬上念下,矜恤孤贫,名慧香。四解脱香,即自心无所攀缘,不思善,不思恶,自在无碍,名解脱香。五解脱知见香,自心既无所攀缘善恶,不可沉空守寂,即须广学多闻,识自本心,达诸佛理,和光接物,无我无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名解脱知见香。”
释义:大师说:“一是戒香,即是自己心中没有是非、善恶,没有嫉妒心,没有贪婪、急躁心,没有不善心,这即叫作戒香。二是定香,即是看到一切善恶事物,自心不乱,这即叫作定香。三是慧香,即是自心没有障碍,常以智慧观照自己本性,不造一切恶,虽修各种善,心不执着。尊长爱幼,怜悯孤苦救济贫穷,这即是慧香。四是解脱香,即是自心不攀缘一切,不思善,也不思恶,身心自在没有执着,这即是解脱香。五是解脱知见香,即自心对于善恶都不攀缘,也不求空求静不加思考。应广学多闻,认识本心,通达佛法义理,待人要谦虚和善,做到无我无人,直到菩提,真如自性不变,这即是解脱知见香。”
原文:善知识,此香各自内熏,莫向外觅。今与汝等授无相忏悔,灭三世罪,令得三业清净。善知识,各随我语一时道:‘弟子等,从前念今念及后念,念念不被愚迷染,从前所有恶业愚迷等罪,悉皆忏悔,愿一时消灭,永不复起。’善知识,以上是为无相忏悔。云何名忏?云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从前所有恶业,愚迷、骄狂、嫉妒等罪,悉皆尽忏,永不复起,是名为忏。悔者,悔其后过,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骄狂、嫉妒等罪,今已觉悟,悉皆永断,更不复作,是名为悔,故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后过。以不悔故,前罪不灭,后过又生。前罪即不灭,后过复又生,何名忏悔?
释义:善知识!此香需向内用功,不要离心向外寻求。现在我为你们传授无相忏悔,灭除三世罪业,使身、口、意三业清净。善知识!大家一起随我念: ‘弟子等,从前念、现在念、一直到后念,念念都不被愚迷所污染,以前所作一切恶业以及愚迷等罪,现在全部忏悔,誓愿从此消除灭尽,永远不再生起’。善知识!以上说的即是无相忏悔。什么叫作忏?什么叫作悔?忏就是忏自己以前所犯错误,从前所作的一切恶业、愚迷、憍狂、嫉妒等罪,现在全部反省,今后永不再犯,这就是忏。悔即是警惕以后可能会再犯错误,从今以后,所有恶业、愚迷、憍狂、嫉妒等罪,现在已经觉悟,全部永断,永不重犯,这就是悔。所以称忏悔。凡夫愚迷,只知道反省自己以前所犯错误,不知道警惕以后的错误再犯。是因不知悔改原因,所以从前罪业未能灭除,以后错误又重生。即然以前的罪业不能灭除,后来的错误又再生起,还谈什么忏悔?
原文:善知识,即忏悔已,与善知识发四弘誓愿,各须用心正听:“自心众生无边誓愿度!自心烦恼无边誓愿断!自性法门无尽誓愿学!自性无上佛道誓愿成”!
释义:善知识!无相忏悔传授完了,再给你们讲四弘誓愿,大家用心谛听:“自心众生无边我誓愿度!自心的烦恼无边我誓愿断!自性里的法门无量我誓愿修学!自性佛道无上我誓愿成!”
原文:善知识,大家岂不道‘众生无边誓愿度’?恁么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识,心中众生,所谓邪迷心,狂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心,尽是众生。各须自性自度,是名真度。
释义:善知识!大家不是都说“众生无边誓愿度?”凭什么说,是慧能来度你们。善知识,其实心中众生,即是自己的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恶毒心,如是等等不善之心,都是自己心中的众生,众生必须改变自己错误心态,才是真度。
原文: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见烦恼愚痴众生。将正见度。既有正见。使般若智打破愚痴迷妄众生。各各自度。邪来正度。迷来悟度。愚来智度。恶来善度。如是度者。名为真度。
释义:什么是自性自度?即是自己心中的邪见、烦恼、愚痴等众生,用正确思想来解决。即然有了正确的认识,即能用般若智慧打破自心中愚痴、迷妄众生,使它们各各自度。邪时用正度,迷惑时用觉悟度,愚痴时用智慧度,恶用善度,这样度自己心中众生,即是真度。
原文:又烦恼无边誓愿断。将自性般若智,除却虚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门无尽誓愿学。须自见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学。又无上佛道誓愿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离迷离觉,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见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愿力法。
释义:还有烦恼无尽誓愿断。需用自性般若智慧,除去虚妄思想。还有法门无量誓愿学,必须见自本性。常用正确方法,这才是真学。还有无上佛道誓愿成,需常下决心,用正确方法指导自己行为。远离迷妄不执着觉悟。内心常生般若智慧,真妄俱除,即能见到自己佛性,也即能当下悟道成佛。坚持不断这样修行即是发心立愿方法。
原文:善知识,今发四弘愿了,更与善知识授无相三皈依戒。善知识,皈依觉,两足尊,皈依正,离欲尊,皈依净,众中尊。从今日起,称觉为师,更不皈依邪魔外道。以自性三宝,常自证明。劝善知识,皈依自性三宝。佛者觉也,法者正也,僧者净也。自心皈依觉,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离财色,名两足尊。自心皈依正,念念无邪见,以无邪见故,即无人我贡高、贪爱、执著,名离欲尊。自心归依净,一切尘劳爱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众中尊。若修此行,是自皈依。凡夫不会,从日至夜,受三皈戒,若然皈依佛,佛在何处,若不见佛,凭何所皈,言却成妄。
释义:善知识!现在已经发四弘誓愿了,再给各位善知识传授无相三归依戒。善知识!归依觉,就是福慧具足的至尊;归依正,就是远离尘欲的至尊;归依净,就是众生敬重的至尊。从今以后,应当称觉者为本师,再也不去归依其它邪魔外道,常常以自性的佛法僧三宝来为自己证明。奉劝各位善知识,要归依自性三宝:所谓佛, 就是觉者;所谓法,就是正;所谓僧,就是清净。自心归依觉,则邪迷之念不生,少欲知足而能远离财色,所以叫作福慧具足的至尊。自心归依正,念念都无邪见,因为没有邪见的原故,就没有人我、高傲、贪爱等执着,所以叫作远离尘欲的至尊。自心归依净,在一切尘劳爱欲的境界中,自性都不被染着,所以叫作众生敬重的 至尊。如果能如此修行,就是自性归依。一般凡夫不能理解无相归依,所以从早到晚求受形式上的三归依戒;如果说归依佛,佛在那里呢?如果见不到佛,凭借甚么来作为自己归依的对象呢?所以说归依佛反成为虚妄。
原文:善知识,各自观察,莫错用心,经文分明言自皈依佛,不言皈依他佛,自佛不皈,无所依处,今既自悟,各须皈依自心三宝,内调心性,外敬他人,是自皈依也。
释义:善知识!你们要自己去体会观察,不要错用心思!经文上分明说自归依佛,不说归依他佛。自性佛不归,即没有所归依处。现在即然已经自己理解,你们必须各自归依自性三宝。向内要善调自己心性,向外要恭敬他人,这即是自归依。
原文:善知识,既皈依自三宝竟,各各志心,吾与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令汝等见三身,了然自悟自性。总随我道:‘于自色身皈依清净法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千百亿化身佛,于自色身皈依圆满报身佛’。
释义:善知识!即然已经归依自性三宝了,各位再专心谛听!我为你们再说“一体三身自性佛”,使你们都能见到自性三身,明白理解自己的真如自性。大家跟随我念:“在自己的色身中归依清净法身佛,在自己的色身中归依千百亿化身佛,在自己的色身中归依圆满报身佛。”
原文:善知识,色身是舍宅,不可言皈,向者三身佛在自性中,世人总有,为自心迷,不见内性,外觅三身如来,不见自性中有三身佛。汝等听说,令汝等于自身中见自性有三身佛。此三身佛,从自性生,不从外得。
释义:善知识,色身如我们自己的住宅,不可说归依。刚才所说的三身佛,都在我们的自性之中,世间上每个人本都具有。只因自己的心性被妄想覆盖,不能认识自己内在自性,而总是向外去寻觅三身如来,却看不见自性中的三身佛。你们听我说,能使你们在自身中,见到自性所具有的三身佛。这三身佛,是从自性中产生,不是从外面得到。
原文:何名清净法身佛。世人性本清净,万法从自性生。思量一切恶事,即生恶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为浮云盖覆,上明下暗,忽遇风吹云散,上下俱明,万象皆现,世人心常浮游,如彼天云。
释义:什么是清净法身佛?世人自性本来清净,万法都由自性而生。如果自己思量一切恶事,便会产生恶的行为;如果心中思量一切善事,便会产生善的行为。这样一切法在自性中。如同天空清明、日月明亮,只因被浮云遮盖,云上明亮云下昏暗,忽然一阵风来把浮云吹散,这时候天空上下全明,万象都会显现出来。世人心性经常浮游不定,如同天空浮云一样。
原文:善知识,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云盖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识,闻真正法,自除迷妄,内外明彻。于自性中,万法皆现。见性之人,亦复如是,此名清净法身佛。
释义:善知识,智如同太阳,慧如月亮,智慧如日月常明。向外执着尘境,既会被妄念的浮云遮盖自性,自性不能明朗。如果能遇到善知识,听闻佛法真理,自己能除去心中的迷惑妄想,内外即会光明澄彻,在自性中,万法显现。见性之人,也是如此。这即是清净法身佛。
原文:善知识,自心皈依自性,是皈依真佛。自皈依者,除却自性中,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及一切时中不善之行。常见自己过,不说他人好恶,是自皈依,常须下心,普行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更无滞碍,是自皈依。
释义:善知识,自心归依自己本性,即是归依自心真佛。自归依者,除去自性中的不善心、嫉妒心、谄曲心、吾我心、诳妄心、轻人心、慢他心、邪见心、贡高心,以及任何时间不善行为。经常反省自己过失,不说别人好坏是非,这即是自归依。常怀谦下心,普遍对人恭敬,即是见性通达,没有滞碍,这是自归依。
原文:何名千百亿化身,若不思万法,性本如空,一念思量,名为变化。思量恶事,化为地狱,思量善事,化为天堂。毒害化为龙蛇,慈悲化为菩萨,智慧化为上界,愚痴化为下方,自性变化甚多,迷人不能省觉。念念起恶,常行恶道,因一念善,智慧即生,此名自性化身佛。
释义:什么是千百亿化身呢?如果不思一切,自性本如空。如果一念思量,即为变化。思量恶事,自心即变为地狱;思量善事,自心即变为天堂。有毒害之念变为龙蛇,有慈悲之念变为菩萨,有智慧心即变为上界诸天,自性愚痴变化为下方三途。自性变化非常多,愚迷的人不能反省察觉,常怀恶念,即会在恶道中行走。若能转恶为善,智慧即生,这即是自性化身佛。
原文:何名圆满报身,譬如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莫思向前,已过不可得,常思于后,念念圆明,自见本性。善恶虽殊,本性无二。无二之性,名为实性。于实性中,不染善恶,此名圆满报身佛。自性起一念恶,灭万劫善因,自性起一念善,得恒沙恶尽。直至无上菩提。念念自见,不失本念,名为报身。
释义:甚么叫做圆满报身呢?譬如一灯能破除千年的黑暗,一智能灭除万年的愚痴。不要经常回想以前的事,已经过去的事不可复得,要常思量以后的行为,念念圆明,自然能见到自心本性。善与恶虽然不同,但是本性并没有两样,这无二之性,就叫作实性。在实性中,善恶无染,这就叫作圆满报身佛。自性若起一念之恶,便能消灭万劫以来所修的善因;自性若起一念之善,便可灭尽多如恒河沙的恶业。从初发心一直到成就无上菩提,念念之间自见本性,不失正念,这就叫作报身。
原文:善知识,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佛,念念自性自见,即是报身佛,自悟自修,自性功德,是真皈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宅舍,不言皈依也。但悟自性三身,即识自性佛。吾有一《无相颂》,若能诵持,言下令汝积劫迷罪,一时消灭。颂曰: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 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 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 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 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 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 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 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 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释义:善知识,从法身思量,即是化身佛。念念见自性清净,即是报身佛,自己觉悟自己修行,自性是功德,即是真归依。皮肉是色身,色身是住宅,不说归依。但能了悟自性中本具三身,即能认识自性佛。我有一首无相颂,如果能读诵实践,现在即使你们累劫因迷惑所造的罪业,当下消灭。颂说:
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
释义:师言:“善知识,总须诵取,依此修行,言下见性。虽去吾千里,如常在吾边。于此言下不悟,即对面千里。何勤远来。珍重好去。”一众闻法,靡不开悟,欢喜奉行。”
原文:大师说;“善知识,大家应读诵这首《无相颂》,依此颂修行,即能现在见性。虽然离我千里,也如常在我身边一样。若听了以后不能觉悟,即使在对面,也如同相隔千里。又何必辛苦远来求法。望大家各自珍重。” 大众闻六祖说法,无不开悟,欢喜信受实践。”
机缘品第七
原文:师自黄梅得法。回至韶州曹侯村。人无知者。时有儒士刘志略。礼遇甚厚。志略有姑为尼。名无尽藏。常诵《大涅槃经》。师暂听。即知妙义,遂为解说。尼乃执卷问字。师曰:“字即不识,义即请问。”尼曰:“字尚不识。焉能会义。”师曰:“诸佛妙理。非关文字。”尼惊异之,遍告里中耆德云:“此是有道之士。宜请供养。”有魏武侯玄孙曹叔良及居民,竞来瞻礼。
释义:大师自黄梅得到五祖所授衣法后,回到韶州曹侯村,无人知道这回事。村中有位儒学之士叫刘志略,对大师礼遇尊敬。刘志略有位姑母是比丘尼,法名无尽藏。常诵念《大涅槃经》,六祖一听,即知经中妙义,便为解说。无尽藏便拿经向六祖问字。六祖说:“字我不认识,经义可以提问。”尼问:“字不认识,如何理解经文?”六祖答:“诸佛精妙道理,不关文字。” 尼非常惊讶,到处转告邻居里大德说:“这是位有道之人,应请来供养。”于是有魏武帝曹操远孙曹叔良以及当地居民,都争相前来礼拜六祖。
原文:
时宝林古寺。自隋末兵火已废。遂于故基重建梵宇。延师居之,俄成宝坊。师住九月余日,又为恶党寻逐。师乃遁于前山,被其纵火焚草木。师隐身挨入石中得免。石今有师趺坐膝痕及衣布之纹,因名‘避难石’。师忆五祖“怀会止藏”之嘱。遂行隐于二邑焉。
释义:那时宝林古寺,从隋朝末年战火兵灾已成废墟。于是大家在原来基础上重建佛寺。礼请六祖住持,不久成为一座名剎。六祖在此住九个多月,又被恶党追寻。大师隐避在寺前山中,恶人放火焚烧前山草木。六祖隐身于大石头缝隙中才免被害。那块石头现在还留有六祖结跏趺坐膝盖以及所穿衣服的布纹痕迹,后人称为‘避难石’。大师想起了五祖曾说的‘逢怀则止,遇会则藏’的话。于是在怀集、四会二县境内隐居下来。
原文:僧法海。韶州曲江人也。初参祖师,问曰:“即心即佛,愿垂指谕。”师曰:“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成一切相即心,离一切相即佛。吾若具说,穷劫不尽。听吾偈曰: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法海言下大悟。以偈赞;“即心元是佛。不悟而自屈。我知定慧因。双修离诸物。”
释义:僧法海,唐朝韶州曲江县人。初次参礼六祖,问道:“即心即佛是什么意思?求大师解说。” 六祖说:“前念不生即是(真)心;后念不灭即是佛;执着一切事物即是(妄)心,能看破、放下一切的即是佛。我若细说,无法说完。听我说偈:
无念之心名为慧,离相即佛既是定。 定慧须均等修持,心意自然常清净。
能悟此顿教法门,由你习性所自得。 定体慧用本无生,定慧双修才是正。
法海豁然大悟,便以偈赞叹说:
无念的心原来是佛, 不能觉悟而自我委屈;我已明白定慧因, 当定慧双修离一切相。
原文: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法华经》。来礼祖师,头不至地。祖问曰:”礼不投地。何如不礼。汝心中必有一物?蕴习何事耶?”曰:“念《法华经》已及三千部。”祖曰:“汝若念至万部,得其经意,不以为胜,则与吾偕行。汝今负此事业,都不知过!听吾偈曰:
礼本折慢幢,头奚不至地。
有我罪即生,忘功福无比。
师又曰:“汝名什么?”曰:“法达。”师曰:“汝名法达,何曾达法?复说偈曰:
汝今名法达,勤诵未休歇。
空诵但循声,明心号菩萨。
汝今有缘故,吾今为汝说,
但信佛无言,莲花从口发。
释义:僧法达,洪州人,七岁出家,常诵《妙法莲华经》。一天来礼六祖,头却不着地。六祖诃斥道:“行礼头不着地,不如不礼?你心中必定有事,你学什么?” 法达说:“我诵《法华经》已经三千遍。”六祖说:“你若念一万遍,能理解经中道理,也不算稀奇,则和我一样。你这样自负,还不以为是错,听我说偈:“行礼是为消除傲慢之心,行礼头不挨地,心中有我罪即生,无心才会功德、福德无边。” 六祖又问:‘你叫什么?’ 法达答:‘我叫法达。’ 六祖说:‘你叫法达,你可曾通达佛法?’又说一偈::“现在你的名字叫法达,殷勤诵念经典不曾停息,这只随着声音空在口头诵念,必须经义明心才能号称菩萨。今日和你有这段因缘,所以现在我为你说示法义,只要信佛本无言说法,妙法莲花自然从口发。”
原文:达闻偈。悔谢曰:“而今而后。当谦恭一切。弟子诵《法华经》未解经义,心常有疑。和尚智慧广大,愿略说经中义理。”师曰:“法达,法即甚达。汝心不达,经本无疑,汝心自疑。汝念此经,以何为宗。”达曰:“学人根性暗钝,从来但依经文诵念,岂知宗趣?”师曰:“吾不识文字,汝试取经诵一遍,吾当为汝解说。”
释义:法达听偈后,向六祖悔谢说:“从今以后,我定对一切谦虚恭敬,弟子虽然诵《法华经》,却不解经中义理,心中常有疑惑。大师智慧广大,请为我解说经中义理。”六祖说:“法达!佛法很通达,你心不能通达,经义本无疑问,是你自心起疑惑。你诵此经,可知它以什么为宗?” 法达说:“弟子根性愚钝,只知依经文诵念,不知以什么为宗。”六祖说:“我不认得字,你拿经试诵一遍,我当为你解说。”
原文:法达即高声念经,至《譬喻品》。师曰:“止,此经元来以因缘出世为宗。纵说多种譬喻,亦无越于此。何者因缘?经云:‘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缘故出现于世。’一大事者,佛之知见也。世人外迷著相,内迷著空。若能于相离相,于空离空。即是内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开,是为开佛知见。”
释义:法达即高声诵念经文,念到《譬喻品》时,六祖说:“停!此经原来是以因缘出世为宗,即使说再多比喻,也不会超越这个宗旨。什么因缘呢?经说:‘诸佛世尊,只为一大事因缘,所以出现于世间。’一大事者,即是佛之知见。世间人外迷惑即会执着,心迷即会求空。若能遇事而不执着,也不执着求空,这既是内外不迷。若理解此法,一念之间心地开朗,这即是开佛知见。”
原文:佛犹觉也,分为四门。开觉知见,示觉知见,悟觉知见,入觉知见。若闻开示,便能悟入,即觉知见。本来真性,而得出现。汝慎勿错解经意,见他道:‘开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见,我辈无分。若作此解。乃是谤经毁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见,何用更开?汝今当信佛知见者,只汝自心,更无别佛。盖为一切众生,自蔽光明,贪爱尘境,外缘内扰,甘受驱驰,便劳他世尊从三昧起,种种苦口,劝令寝息,莫向外求,与佛无二。故云开佛知见。
释义:佛是觉悟的意思,分为四门。为众生开启‘觉的知见’。为众生指示‘觉的知见’。悟入‘觉的知见’。令众生实践‘觉的知见’。若听闻开示,便能悟入,即是‘觉的知见’,让本有真性得以显现。你应谨慎不要错解经义!不要见经上说‘开、示、悟、入’,误以为那是佛的知见,与我们没有关系。若作这样理解,即是谤佛经、毁佛也。他即然是佛,已经具佛知见,何必还再去‘开佛知见’你现在应当信佛知见者,即既是你自己的心,心外没有其它佛。因为一切众生,自己障蔽了自己光明心性,贪爱名、利。在外受事物影响,在内受妄想干扰,甘愿堕落,所以才劳佛陀从正定而出,苦口婆心,劝众生内心清净,不要向外妄求,这样和诸佛没有区别,故说开佛知见。
原文:吾亦劝一切人,于自心中,常开佛之知见。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恶,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开众生知见。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观照自心,止恶行善,是自开佛之知见。
汝须念念开佛知见,勿开众生知见。开佛知见,即是出世;开众生知见,即是世间。汝若但劳劳执念,以为功课者,何异嫠牛爱尾?
达曰:若然者,但得解义,不劳诵经耶?
师曰:经有何过,岂障汝念?只为迷悟在人,损益由己。口诵心行,即是转经;口诵心不行,即是被经转。听吾偈曰:
心迷法华转,心悟转法华。
诵经久不明,与义作仇家。
无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
有无俱不计,长御白牛车。
释义:我也常劝一切人,要在自己心中开启佛的知见。但是,世间的人心地不正,愚昧迷惑,造种种罪,口说善言,心怀恶念,贪爱瞋恚,嫉贤妒能,谄媚佞言,自恃慢人,侵犯别人,损害他物,这就是自己开启了众生的知见。如果能端正心念,时常生起智能,观照自己的心性,不造恶而行善,这就是自己开启佛的知见了。你必 须念念在开启佛的知见上,千万不要自己开启众生的知见!能开启佛的知见,就是佛出世间;开启众生的知见,就是还在众生世间。你如果只是辛辛苦苦的执着念诵《法华经》文,以为这就是功课,这和犁牛爱惜牠自己的尾巴又有甚么不同呢?”
法达听后说:“照这样说,只要能理解经义就好,那就可以不必诵经了么?”
六祖说:“佛经的本身有甚么过失呢?难道障碍了你的诵念吗?须知执迷和觉悟在于个人,受损或得益都由于自己。口诵经文而心能行其义,就是能够转经;口诵经文而心不行其义,就是被经文所转了。听我说偈:
‘心若执迷被法华转,心若领悟能转法华。
诵经虽久不明经义,与理相悖成为仇家。
无所执念所念是正,有所执念所念成邪。
不论有无都不执着,永远驾御大白牛车。’”
原文:达闻偈,不觉悲泣,言下大悟而告师曰:“法达从昔已来,实未曾转《法华》。乃被《法华》转。”再启曰:“经云:‘诸大声闻乃至菩萨,皆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今令凡夫但悟自心,便名佛之知见。自非上根,未免疑谤。又经说三车。羊鹿之车与白牛之车,如何区别?愿和尚再垂开示。”
释义:法达听偈后,不禁悲泣,马上大悟并告六祖说:“法达从过去以来,确实未曾转《法华》,而是被《法华》所转。” 法达再启问:经上说:“一切声闻和菩萨,即使竭尽思虑共同测度,也不能测知佛的智慧。”现在令凡夫但能觉悟自心,便是佛的知见。若不是上等根性人,难免生起疑惑、诽谤。经中还说三车。羊车、鹿车、与白牛车,要如何来区别?愿和尚再开示。”
原文:师曰:“经意分明,汝自迷背。诸三乘人,不能测佛智者,患在度量也。饶伊尽思共推,转加悬远。佛本为凡夫说,不为佛说,此理若不肯信者,从他退席。”
释义:六祖说:“经意很明白,是你迷惑违背。一切三种人,所以不能测知佛智,问题出在思量也。任凭他们费尽心思共同推测,反而离佛性更加遥远。佛本来为凡夫而说,不是为佛而说,若不肯相信这个道理者,那就听任他退出会席。”
原文:殊不知坐却白牛车,更于门外觅三车。况经文明向汝道:‘唯一佛乘,无有余乘。若二若三乃至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词,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汝何不省?三车是假,为昔时故,一乘是实,为今时故。
释义:只是他不知自己原坐白牛车上,却还要向门外寻求羊、鹿、牛三车。何况经文明确向你说:‘只有一佛乘,没有其他乘。或说二乘、三乘,乃至说无数方便、以及种种比喻,是佛法只为一佛乘故。’你如何不明白?羊、鹿、牛三车是比喻,是当时众生迷惑原因,而只有一乘是真,是现在众生根基成熟原因。
原文:只教汝去假归实。归实之后,实亦无名。应知所有珍财,尽属于汝,由汝受用,更不作父想,亦不作子想,亦无用想,是名持《法华经》。从劫至劫,手不释卷。从昼至夜,无不念时也。达蒙启发,踊跃欢喜,以偈赞曰:
释义:你不要把比喻当真实。归入真实后,真实也是虚妄。要知所有珍贵财物都属于你,由你受用,不要想这是父亲的,也不想那是儿子的,也不要作受用财宝想,这才叫作真正的实践《法华经》。能够如此,从劫至劫,手中没有放下经卷,从白天到黑夜,无时不是在实践《法华经》。法达蒙受大师启发,欢喜踊跃,用偈来赞叹说:
妙法莲华经已念诵了三千遍,在曹溪六祖一句下全数消亡。
不明了诸佛出世的因缘宗旨,怎么能息灭累劫以来的妄心?
羊鹿牛三车是权巧施设,初中后三善是依次发扬。
谁能知道火宅内的众生,原来一悟之后是法中王。
原文:师曰:“汝今后方可名念经僧也。”达从此领玄旨,亦不辍诵经。
释义:大师说:“你今后方可被称为诵经人也。”法达从此领悟到深奥玄妙佛理,也没有停止他诵经。
原文: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看《楞伽经》约千余遍,而不会三身四智。礼师求解其义。师曰:“三身者,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若离本性,别说三身,即名有身无智。若悟三身无有自性,即名四智菩提。”听吾偈曰:
释义:僧智通,寿州安丰人。初读《楞伽经》达千余遍,却不能领会三身和四智意思。于是参礼六祖,求解义理。六祖说:“三身者:清净法身,是你的本性;圆满报身,是你的智慧;千百亿化身,是你行为。若离开本性,另求三身,即是有身而无智慧。若悟三身本无自性,这就叫作四智菩提。听我说偈:自性本来具有三身,由三身发明成四智。不必摒绝见闻外缘,就能超然直登佛地。我现在为你说的法,你要深信永无迷惑。莫学他人向外驰求,整天口中徒说菩提。’”
原文:通再启曰。四智之义。可得闻乎。师曰。既会三身。便明四智。何更问耶。若离三身。别谈四智。此名有智无身。即此有智。还成无智。复说偈曰。
释义:智通又再启请说:“是否能请求大师为我讲说四智的意义?”
六祖说:“既然领会自性三身的意义,自然也就能明白四智的意义,为甚么还要问这个问题呢?如果离开了自性三身,而另外去谈说四智,这就叫作有智无身;即使有智,也等于无智。”
六祖又再说偈:“大圆镜智是本性清净体,平等性智的心体无所滞碍,妙观察智不假功成,不涉计度,不起分别,成所作智如同大圆镜。虽然五八两识果上转,六七两识因中转,但只转其名而非转其实性体。如果在悟道转识时,不留余情,尽管外缘繁杂多起,而心却处于定中。”
原文:智通顿悟性智。遂呈偈曰。
三身元我体,四智本心明。
身智融无碍,应物任随形。
起修皆妄动,守住匪真精。
妙旨因师晓,终亡染污名。
释义:智通闻偈后立即领悟了本性四智,于是呈偈说道:
三身原来是我的体性,四智原本是明彻的心。
三身四智圆融无障碍,应物随缘任意而现形。
起心修持都是妄念动,守住也不是最好办法。
身智妙旨因师得晓悟,从此尽无染污诸假名。
原文:僧智常,信州贵溪人,髫年出家,志求见性。一日参礼。师问曰:“汝从何来,欲求何事?”曰:“学人近往洪州白峰山,礼大通和尚,蒙示见性成佛之义,未决狐疑。远来投礼,伏望和尚指示。”
释义:智常比丘,信州贵溪人。童年时出家,志在求得明心见性。有一天,来参礼六祖,六祖问他:“你从那里来?想要求得甚么吗?”
智常答说:“学僧最近到洪州白峰山参礼大通和尚,承蒙他开示见性成佛的奥义,只是心中还有一些疑惑不能解决,因此从遥远的地方前来参礼,祈求和尚慈悲为我开示。”
原文:师曰:“彼有何言句,汝试举看。”曰:“智常到彼,凡经三月,未蒙示诲。为法切故,一夕独入丈室。请问:‘如何是某甲本心本性’。大通乃曰:‘汝见虚空否?’对曰:‘见。’彼曰:‘汝见虚空有相貌否。’对曰:‘虚空无形,有何相貌?’”
释义:六祖问:“他说了什么?你举例说明。” 智常答:“我到那里,住了三个月,没有得到他开示,我求法心切,一天晚上,我独进入方丈室。请他开示‘什么是我的本心本性?’他说:‘你见过虚空吗?’我答:‘见过。’他又问:‘你所见虚空有无相貌?’我会答:‘虚空没有形相,哪有相貌’”
原文:彼曰:“汝之本性,犹如虚空,了无一物可见,是名正见;无一物可知;是名真知。无有青黄长短,但见本源清净,觉体圆明,即名见性成佛,亦名如来知见。”学人虽闻此说,犹未决了。乞和尚开示。师曰:“彼师所说,犹存见知,故令汝未了。”吾今示汝一偈:
释义:他说:“你的本性如同虚空,没有一物可见,即叫正见;没有一物可知,既叫真知。没有青、黄、长、短的区别,但见本性清净无染,心性圆明,既是见性成佛,也叫如来知见。”我虽然听了这个说法,但还是不能理解,恳求大师开示。六祖说:“你师所说,还有知见存在,所以不能让你明白。”我现在给你一偈:
不见一法犹心存无见,就好像浮云遮蔽日光。不知一法犹执守空知,依然像太虚中闪电。这个知见是瞬起暂现,然而却如此错认知见,那里曾了解随缘方便?你应当要能一念知非,好让自性灵光经常显现。’”
智常听了这首偈语以后,心里豁然开朗。于是也说了一偈:
:“无来由的生起知见,执着外相觅求正觉,只要存有悟的念头,那能出离昔时迷惑?自性中觉悟的源体,仍随知见徒然迁流。若非进入祖师丈室,依旧茫然执着两端。”
原文:智常一日问师曰:“佛说三乘法,又言最上乘,弟子未解,愿为教授。”师曰:“汝观自本心,莫著外法相,法无四乘,人心自有等差。”
释义:智常一天问六祖:“佛说三乘教法,又说最上乘,弟子不解,愿求大师开示。” 六祖说:“你观照自己本心,不要执着心外事物。佛法没有四乘之分,只是人心有区别”
原文:见闻转诵是小乘;悟法解义是中乘;依法修行是大乘;万法尽通,万法俱备,一切不染,离诸法相,一无所得,名最上乘。乘是行义,不在口争。汝须自修,莫问吾也。一切时中,自性自如。常礼谢执侍,终师之世。
释义:在这里学佛修行人比喻分为四个阶段;眼见佛经、耳听佛经、转动经筒、诵读佛经是学佛的初级入门阶段;理解了佛经意思是学佛的中级阶段,按照经文意思去努力实践是学佛的高级阶段。万法通达,万法具备,一切不染,远离一切,没有任何执着,既是学佛最高阶段。乘是实践的意思,而不在在口头上争论。你须自己依法修行,不必问我。不论什么时候,你的自性都来去自如。智常礼谢、侍奉六祖,直到六祖园寂。
原文:僧志道,广州南海人也。请益曰:“学人自出家,览《涅槃经》十载有余,未明大意,愿和尚垂诲。”师曰:“汝何处未明?”曰:“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于此疑惑。”师曰:“汝作么生疑?”
释义:僧志道,广州南海县人。他参请六祖:“我自出家来,阅读《涅槃经》有十多年,不解经中意思,请大师教诲!”六祖问:“你什么地方不明白?”志道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六祖说:“你疑惑什么?”
原文:曰:“一切众生皆有二身,谓色身、法身也。色身无常,有生有灭;法身有常;无知无觉。经云:‘生灭灭已,寂灭为乐’者,不审何身寂灭?何身受乐?若色身者,色身灭时,四大分散,全然是苦。苦,不可言乐。若法身寂灭,即同草木瓦石,谁当受乐?
释义:志道说:一切众生都有二身,是色身和法身。色身是无常的,有生有灭;法身是恒常,没有知觉。经中说‘生灭灭已,寂灭为乐’,不知哪个身入寂灭?那个身在受乐?如果说是色身,当色身坏灭时,地、水、火、风四大分散,完全是苦,是苦不会是乐;若是法身入寂灭,法身如同草木瓦石没有知觉,是誰受乐?
原文:又法性是生灭之体,五蕴是生灭之用。一体五用,生灭是常。生则从体起用,灭则摄用归体。若听更生,即有情之类,不断不灭;若不听更生。则永归寂灭,同于无情之物。如是,则一切诸法被涅槃之所禁伏。尚不得生,何乐之有?”
释义:还有法性是生灭法肉体,五蕴是生灭法之表现。每人均有种感官,生灭是正常。生即是从身体而起的感觉,灭即是摄用而还归于性体。如果听任他们再生,即有感情的众生,不断轮回循环。若不听任他们再生,则一切都灭亡。和无情之物相同。这样,则一切事物即会被涅槃禁止;即不能生,还有什么乐?”
原文:师曰:“汝是释子,何习外道断常邪见,而议最上乘法。据汝所说。即色身外别有法身,离生灭求于寂灭,又推涅槃常乐,言有身受用。斯乃执吝生死,耽著世乐。汝今当知,佛为一切迷人,认五蕴和合为自体相,分别一切法为外尘相。好生恶死,念念迁流,不知梦幻虚假,枉受轮回,以常乐涅槃,翻为苦相,终日驰求。
释义:六祖说:你是佛子,为什么学外道的断常邪见?而妄加评议最上乘佛法?据你所说,即是色身外另有法身,离了色身生灭可另求法身的寂灭。又推论说涅槃是常乐,说还要有个身来受用。这是在执着、吝啬生死,贪爱世间快乐。你今当知,佛认为一切迷惑之人,把五蕴假和的身体妄认为是自我,反视佛法为另外一种事物,贪生怕死,妄念不断,不知人生如梦和虚假,枉受生死轮回,把常乐涅槃当成痛苦。终日驰求功名、利禄。
原文:佛愍此故,乃示涅槃真乐。刹那无有生相,刹那无有灭相,更无生灭可灭,是则寂灭现前。当现前时,亦无现前之量,乃谓常乐。此乐无有受者,亦无不受者,岂有一体五用之名?何况更言涅槃禁伏诸法,令永不生。斯乃谤佛毁法!听吾偈曰:
释义:佛怜悯这种情况,才开示涅槃真乐。瞬间没有生相,剎那也没有灭相,更没有生灭可灭之相,这才是寂灭现前。当现前之时,也无现前的差别,这即是常乐。这乐没有受者,也无不受者,那会有一体五用之名?更何况你说涅槃制约了一切法,让它们永无生呢。你这是在谤佛、谤法。!听我偈语:
无上大涅槃。圆明常寂照。凡愚谓之死。外道执为断。
诸求二乘人。自以为无作。尽属情所计。六十二见本。
妄立虚假名。何为真实义。惟有过量人。通达无取舍。
以知五蕴法。及以蕴中我。外现众色像。一一音声相。
平等如梦幻。不起凡圣见。不作涅槃解。二边三际断。
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
劫火烧海底。风鼓山相击。真常寂灭乐。涅槃相如是。
吾今强言说。令汝舍邪见。汝勿随言解。许汝知少分。
释义:听我说一首偈语:‘至高无上大般涅槃,圆融明净常寂灵照,凡夫愚人说是死亡,外道之人执为断灭。二乘行者视为无作,全都属于情识执着,是六十二见的根本。只是妄立虚假名目,何曾具有真实之义?唯有超越常人的人,通达一切不取不舍。因知五蕴色法心法,以及五蕴中的假我,只是外现种种色像,各种不同的音声 相,一切平等皆如梦幻,不必生起凡圣见解,也不必作涅槃理解,二边三时一起坐断。常应六根生起大用,却没有诸用的念头。分别思量一切诸法,却没有分别的妄见。纵使劫火烧乾海底,灾风鼓动诸山相击,这真常寂灭的法乐,就是大般涅槃实相。我今在此勉强形容,使你舍弃不正见解。你若不去随言生解,定能领悟少分佛 法。’”
原文:志道闻偈大悟,踊跃作礼而退。
释义:志道听了偈语之后,得大开悟,欢喜踊跃地礼谢而退。
原文:行思禅师,生吉州安城刘氏。闻曹溪法席盛化,径来参礼,遂问曰:“当何所务,即不落阶级?”师曰:“汝曾作什么来?”曰:“圣谛亦不为。”师曰:“落何阶级?”曰:“圣谛尚不为,何阶级之有!”
释义:行思禅师,出生在吉州安城刘家。听说曹溪六祖那里佛法盛行,便前来参礼六祖,问:“我如何修行才不落入顿、渐之分?” 六祖说:“你以前如何修行?” 行思说:“我四圣谛也不求。” 六祖问:“落什么顿、渐之分?” 行思答:“圣谛也不求,还有什么顿、渐之分?”
原文:师深器之,令思首众。一日,师谓曰:“汝当分化一方,无令断绝。”思既得法,遂回吉州青原山,弘法绍化,谥号弘济禅师。
释义:六祖非常器重,于是命他作寺众首座。一天,六祖对他说:“你应当教化一方,不要让正法断绝。” 行思已得六祖心法,便回吉州青原山,弘扬佛法化导众生,圆寂后被追封为弘济禅师。
原文:怀让禅师,金州杜氏子也。初谒嵩山安国师,安发之曹溪参叩。让至礼拜。师曰:“甚处来?”曰:“嵩山。”师曰:“什么物?恁么来?”曰:“说似一物即不中。”
释义:怀让禅师,金州杜氏人家儿子。初到嵩山参谒安国师,惠安大师让他到曹溪参学。怀让到了曹溪顶礼,六祖问:‘你从什么地方来?’ 怀让答:‘从嵩山来。’六祖问:‘什么东西,凭什么来?’ 怀让说:‘说是一个东西即不对。’
原文:师曰:“还可修证否?”曰:“修证即不无,污染即不得。”师曰:“即此不污染,诸佛之所护念,汝即如是,吾亦如是。西天般若多罗识足下出一马驹踏杀天下人,应在汝心,不宜速说。”让豁然契会,遂执侍左右一十五载,日臻玄奥。后往南岳。大阐禅宗,敕谥大慧禅师。
释义:六祖说:‘还可以修证吗?’ 怀让说:‘修证不是没有,污染则不行。’ 六祖说:“既此不污染,是诸佛所共护念。你即是这样,我也是这样。印度般若多罗祖师有预言,你门下将出一匹马驹纵横天下。你记在心上,不要马上说出来!” 怀让当下领会,后在六祖身边服侍十五年,日渐理解佛法玄妙意旨。后来往南岳衡山,大力弘扬禅宗。圆寂后被追封为大慧禅师。
原文: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子。少习经论,精天台止观法门,因看《维摩经》发明心地。偶师弟子玄策相访,与其剧谈,出言暗合诸祖。策云:“仁者得法师谁?”曰:“我听方等经论,各有师承。
释义:永嘉玄觉禅师,温州戴氏人家儿子。自幼研习经论,精通天台止观法门。因阅读《维摩经》得以见性。六祖弟子玄策相访,和他畅谈,玄觉所说都符合祖师意旨。玄策问:‘仁者是在那一位大师门下得法?’ 玄觉说:‘我听大乘方等经论,每部都各有师承,’
原文:后于《维摩经》,悟佛心宗,未有证明者。
策云:威音王已前即得,威音王已后,无师自悟,尽是天然外道。
曰:愿仁者为我证据。
策云:我言轻。曹溪有六祖大师,四方云集,并是受法者。若去,则与偕行。
觉遂同策来参。绕师三匝,振锡而立。
释义:后来从《维摩经》中悟佛心法,只是还没有人为我印证。玄策说:“在威音王佛以前,有无师自通人;在威音王以后,无师证明而自悟之人,都是旁门左道。” 玄觉说:“希望仁者能为我印证。” 玄策说:“我人微言轻,曹溪有位六祖大师,各方前往参学者很多,大师是佛法衣钵传人。你要去,我和你同去。”于是玄觉和玄策同来参礼六祖。玄觉绕着六祖走了三圈,手扶锡杖站立。
原文:师曰:“夫沙门者,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自何方而来,生大我慢?”觉曰:“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师曰:“何不体取无生,了无速乎?”曰:“体即无生,了本无速。”师曰:“如是,如是。”玄觉方具威仪礼拜,须臾告辞。师曰:“返太速乎?”曰:“本自非动。岂有速耶?”
释义:六祖说:“出家人应具三千威仪,八万细行,大德从什么地方来,为何傲慢?”玄觉说:“生死轮回是人生大事,生命无常来去迅速。” 六祖说:“为什么不体会本性无生无灭,本无迅速呢?” 玄觉说:“自性本无生,也无迟速。” 六祖说:“是这样!是这样!” 玄觉这时才具备威仪向大师顶礼拜谢,随即告辞。六祖说:“这样回去不是太快了?” 玄觉说:“本来就没有动,何有迟速?”
原文:师曰:“谁知非动。”曰:“仁者自生分别。”师曰:“汝甚得无生之意。”曰:“无生岂有意耶?”师曰:“无意,谁当分别?”曰:“分别亦非意。”师曰:“善哉,少留一宿。”时谓一宿觉。后著《证道歌》盛行于世,谥曰无相大师,时称为真觉焉。
释义:大师说:“谁知道你没有动。”玄觉说:“智慧人能看出我动还是没动。”大师说:“你非常明白不生不灭道理。”玄觉说:“不生不灭还有什么道理?”大师说:“不生不灭道理谁知道?”玄觉说:“能知道的已经不是不生不灭道理了。”大师说:“好啊,你在这里住一晚上。”于是大家称他为一宿觉。后来玄觉作了《证道歌》,在当时广为流传,圆寂后被封无相大师,人称真觉。
原文:禅者智隍,初参五祖,自谓已得正受。庵居长坐,积二十年。师弟子玄策,游方至河朔,闻隍之名,造庵问云:“汝在此作什么?”
释义:智隍禅师,最初参礼五祖,自称已经得到佛法真传。在庵中长期练习静坐,达二十年之久。六祖弟子玄策云游到河北朔方时,听到智隍禅师声名,就到他住的庵堂走访,问他说:“你在这里作什么?”
原文:隍曰::“入定。”策云:“汝云入定。为有心入耶?无心入耶?若无心入者,一切无情草木瓦石,应合得定;若有心入者,一切有情含识之流,亦应得定。”隍曰:“我正入定时,不见有有无之心。”
释义:智隍说:“入定。”玄策说:“你所说的入定,是有心入呢?还是无心入定?若说是无心入定,一切没有情识的草木瓦石,应该也是禅定;若说是有心入定,一切有情含识众生也都应该得定。”智隍说:“我正在入定的时候,不见有心或无心。”
原文:策云:“不见有有无之心,即是常定。何有出入?若有出入,即非大定。”隍无对。良久,问曰:“师嗣谁耶?”策云:“我师曹溪六祖。”隍云:“六祖以何为禅定?”策云:“我师所说,妙湛圆寂,体用如如,五阴本空,六尘非有,不出不入,不定不乱,禅性无住,离住禅寂,禅性无生。离生禅想,心如虚空,亦无虚空之量。”隍闻是说。径来谒师。
释义:玄策说:“不见有心或无心,那即是常在定中,还有什么出定入定?若有出入可说,即不是大定。”智隍无言。过了许久,智隍问:“你师傅是誰?”玄策说:“我师是曹溪六祖。”智隍说:“六祖以什么为禅定?”玄策说:“我师所说禅定,法身妙湛圆寂,本性不动。五阴本无;六尘是假,自性不出不入,不定不乱。本性不住,不执着禅定;真性不生灭,不起禅定念头。心如虚空,也无虚空想法。”智隍听了这番道理,直接来拜六祖。
原文:师问云:“仁者何来?”隍具述前缘。师云:“诚如所言,汝但心如虚空,不著空见,应用无碍,动静无心。凡圣情忘,能所具泯,性相如如,无不定时也。”隍于是大悟,二十年所得心,都无影响。其夜河北士庶,闻空中有声云:“隍禅师今日得道。”隍后礼辞,复归河北,开化四众。
释义:六祖问:“你从什么地方来?”智隍把前面经过述说一遍。六祖说:“确如所说,你虽心如虚空,也无空的认识;应用自在无碍,动或静都不执着,凡、圣不求,息灭驰求一切之心,自性不动,自然无时不在定中。”智隍马上大悟,二十年来所有体会,也无影响。那天夜里,河北官吏、百姓都听到空中有声音说:“隍禅师今天得道了!”智隍后礼谢、辞别六祖,又回到河北,教育、引导僧俗四众弟子。
原文:一僧问师曰:“黄梅意旨,甚么人得?”师云:“会佛法人得。”僧云:“和尚还得否?”师云:“我不会佛法。”
释义:有一僧问六祖:“黄梅五祖佛法意旨,什么人能够得到?”六祖说:“会佛法的人能得。”僧又问:“大师可曾得到?”六祖说:“我不会佛法。”
原文:师一日欲濯所授之衣,而无美泉。因至寺后五里许,见山林郁茂,瑞气盘旋。师振锡卓地,泉应手而出,积以为池。乃跪膝浣衣石上。
释义:六祖有天,想洗涤五祖所传法衣,却找不到好泉水,便到寺后五里远地方,看到此处山林茂盛,瑞气盘旋。便振动锡杖卓立该地,泉水应手涌出,积聚成水池。六祖于是跪在石上洗衣。
原文:忽一僧前来礼拜,云:“方辩,是西蜀人,昨于南天竺国,见达摩大师。”嘱方辩:速往唐土,吾传大迦叶正法眼藏及僧迦梨,见传六代,于韶州曹溪,汝去瞻礼。方辩远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师乃出示,次问?“上人攻何事业?”曰:“善塑。”师正色曰:“汝试塑看。”辩罔措,过数日,塑就真相,可高七寸,曲尽其妙。
释义:忽然有一僧前来礼拜,说:“我叫方辩,是四川人。以前在印度见达摩大师。”他嘱咐我,赶快到中国,大师说他把大迦叶下传佛祖的正法眼藏及传法凭证传到中国,已传第六代,现在韶州曹溪处,你去瞻礼,我远道而来,愿见我师传来衣钵。六祖把衣钵让他看,然后问:“你精通什么?”方辩说:“善雕塑。”六祖郑重其事说:“你试塑看。”方辩不知所措。过了几天,他塑成一尊六祖像,约有七寸高,维妙维肖。
原文:师笑曰:“汝善塑性,不解佛性。”即为摩顶授记,“永与人天为福田。”仍以衣酬之。辩取衣分为三,一披塑像,一自留,一用棕裹瘗地中。誓曰:“后得此衣,乃吾出世。住持于此,重建殿宇。”
释义:六祖笑说:“你精通塑性,不知佛性。”六祖即为方辩摩顶授记,说:“你永受上天赋予你的福田。”六祖并把袈裟送给他,方辩把袈裟衣分为三份,一披塑像,一自留,一份用棕包裹埋于地下,并发誓说:“以后得到此衣人,是转世的我。住持在此,重建殿宇。”
原文:有僧举卧轮禅师偈云:
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
对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长。
师闻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系缚。因示一偈曰:
惠能没伎俩,不断百思想。
对境心数起,菩提作么长。
释义: 有一个僧人举述卧轮禅师所作的一首偈:
卧轮有一个伎俩,能断绝百般思想,
对外境心不攀缘,菩提心日日增长。
六祖听了,就对他说:“这首偈语还没有见到自己的心性,如果依照这首偈去修行,反而会受到束缚。”
因此,六祖为他说了一首偈语:
惠能没有什么伎俩,不用断绝百般思想,
对境时心不断生起,菩提心作么增长呢?
顿渐品第八
原文:时,祖师居曹溪宝林,神秀大师在荆南玉泉寺,于时两宗盛化,人皆称南能北秀,故有南北二宗顿渐之分。而学者莫知宗趣,师谓众曰:“法本一宗,人有南北。法即一种,见有迟疾。何名顿渐?法无顿渐,人有利钝,故名顿渐。”
释义;那时,六祖住曹溪宝林寺,神秀大师住荆南玉泉寺。当时两宗都很兴盛,人们都称‘南有慧能、北有神秀’,所以有了‘南顿北渐’二宗区分,而学道人不知两宗含义。六祖对大众说:“佛法本是一宗,人虽有南北分别;佛法没有区别。但理解佛法却有迟、早不同。什么是顿或渐?佛法没有顿、渐,只因人的根机有利和钝之分,故有所谓顿、渐之区别。”
原文:然秀之徒众,往往讥南宗祖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传衣法,岂徒然哉?吾恨不能远去亲近,虚受国恩。汝等诸人毋滞于此,可往曹溪参决。”一日命门人志诚曰:“汝聪明多智,可为吾到曹溪听法。若有所闻,尽心记取,还为吾说。”
释义:然而神秀门徒,常常讥笑南宗六祖:“不认识一字,能有什么长处?” 神秀说:“他有无师自悟智慧,深悟最上乘佛法,我不如他。且我师五祖,亲传衣法给他,难道凭空传授?我恨不能远道前去亲近,在这里枉受国家恩惠。你们不要滞留在此,可到曹溪参访。” 一天,神秀令门人志诚曰:“你聪明有智,可以替我到曹溪听法;若有听闻,用心记取,回来告诉我。”
原文:志诚禀命至曹溪,随众参请,不言来处。时祖师告众曰:“今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志诚即出礼拜,具陈其事。师曰:“汝从玉泉来,应是细作。”对曰:“不是。”师曰:“何得不是?”对曰:“未说即是,说了不是。”师曰:“汝师若为示众?”对曰:“常指诲大众,住心观净,长坐不卧。”师曰: “住心观净,是病非禅。长坐拘身,于理何益?听吾偈曰: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一俱臭骨头,何为立功课?
释义;志诚奉命到曹溪,随众向六祖参礼请益,不说自己从什么地方来。六祖告诉大众:“今有盗法之人,隐藏在这法会中。” 志诚既出来向六祖顶礼,说明求法原因。六祖说:“你从玉泉寺来,应算是奸细。” 志诚说:“不是。”六祖说:“为什么不是?”志诚说:“没有说以前是,既然说既不是。”六祖说:“你师如何教育大家?”志诚说:“我师常教我们,要住心观察让心清净,要常静坐而不卧睡觉。大师说:”住心观净,是病而不是禅,长久打坐拘自己身体,于佛理有什么关系。听我说偈:
人活时候是坐而不卧,死后只能卧而不能坐。身体只是一副臭骨头,这如何能把它当功课。
原文:志诚再拜曰:“弟子在秀大师处,学道九年,不得契悟。今闻和尚一说,便契本心。弟子生死事大,和尚大慈,更为教示。”师曰:“吾闻汝师教示学人戒定慧法,未审汝师说戒定慧行相如何?与吾说看。”
释义:志诚听后,再向六祖顶礼,说:“弟子在神秀大师那里学道九年,不能契悟佛法,今天听和尚这一席话,已经契合本心,有所了悟。弟子觉得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希望和尚慈悲,再给我教诲指示。”六祖说:“我听说你的老师是用戒定慧来教示学人,不知你的老师所说的戒定慧是甚么样子?你说给我听听看。”
原文:诚曰:“秀大师说,诸恶莫作名为戒,诸善奉行名为慧,自净其意名为定。彼说如此,未审和尚以何法诲人?”师曰:“吾若言有法与人,即为诳汝。但且随方解缚,假名三昧。如汝师所说戒、定、慧,实不可思议,吾所见戒、定、慧又别。”
释义:志诚说:我师傅说:“一切恶不作是戒,奉行一切善是慧,自己清净自己心是定。不知大师用何方法开示学人?”六祖说:“我若说有方法传于人,即是欺骗你,只是随各人情况解除疑问,而假说是禅定。你师所说戒、定、慧,实在难以理解,和我说戒、定、慧见解有很大不同。”
原文:志诚曰:“戒定慧只合一种,如何更别?”师曰:“汝师戒定慧接大乘人,吾戒定慧接最上乘人。悟解不同,见有迟疾。汝听吾说,与彼同否?吾所说法,不离自性,离体说法,名为相说,自性常迷。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是真戒定慧法。听吾偈曰:
释义:志诚说:“戒、定、慧应只有一种,如何有不同?” 六祖说:“你师所说戒、定、慧是接引大乘人,我说戒、定、慧是接最上乘人。理解能力不同,见性即有迟、早差异。你听我说和你师所说相同否?我所说法,不离自性,若离自性说法,即是有相说法。自性即会常被迷惑。须知一切万法,都是从自性而起,这是真正的戒、定、慧法。听我说偈:
原文:心地无非自性戒,心地无痴自性慧,心地无乱自性定,不增不减自金刚,身去身来本三昧。
释义:心地没有过失既是自性戒,心地没有愚痴既是自性慧,心地没有散乱既是自性定,不增不减的自性坚如金刚,自性来去自如本既是三昧。
原文:诚闻偈悔谢,乃呈一偈:五蕴幻身,幻何究竟?回趣真如,法还不净。
释义;志诚听偈后向六祖悔过谢恩,并呈一偈:五蕴假合成幻化身,既是幻化怎会究竟?即使回向真如自性,倘犹着法还是不净。”
原文:师然之,复语诚曰:“汝师戒定慧,劝小根智人;吾戒定慧,劝大根智人。若悟自性,亦不立菩提涅槃,亦不立解脱知见,无一法可得,方能建立万法。若解此意,亦名菩提涅槃,亦名解脱知见。见性之人,立亦得,不立亦得,去来自由,无滞无碍。应用随作,应语随答,普见化身,不离自性,即得自在神通,游戏三昧,是名见性。”
释义:六祖赞同。又对志诚说:“你师说戒、定、慧是劝小根性人,我说戒、定、慧是劝大根性人。若能理解自性,也不用‘菩提、涅槃’,也不用‘解脱知见’。没有一法可得,才能建立万法。若能领会这个道理,也称‘菩提、涅槃’,也称解脱知见。见性之人,这些名称立也可以,不立也可以,去来自由,没有执着和障碍,需要时随时可用,该说时随语应答,视佛法如幻化,解说佛法而不执着说法,这样即可自心无碍,说法如戏而自性不动,这即是见性。”
原文:志诚再启师曰:“如何是不立义?”师曰:“自性无非、无痴、无乱,念念般若观照,常离法相,自由自在。纵横尽得,有何可立?自性自悟,顿悟顿修,亦无渐次,所以不立一切法。诸法寂灭,有何次第?”志诚礼拜,愿为执侍,朝夕不懈。
释义:志诚再问六祖:“什么是不立意思?” 六祖说:“自性没有是非,没有愚痴,没有散乱,念念能用智慧观照自心本性,常离一切执着,本性自由自在。纵横无阻,有什么可立?自性靠自己觉悟,顿悟、顿修,也没有渐进过程,所以不立一切法。万法本无,还有什么先后?” 志诚听后拜谢,发愿随侍六祖,早晚不懈怠。
原文:僧志澈,江西人。本姓张,名行昌,少任侠。自南北分化,二宗主虽无彼我,而徒侣竞起爱憎。时北宗门人,自立秀师为第六祖,而忌祖师传衣为天下闻,乃嘱行昌来刺师。师心通,预知其事,即置金十两于座间。时夜暮,行昌入祖室,将欲加害。师舒颈就之,行昌挥刃者三,悉无所损。
释义:志彻,江西人,俗姓张,名行昌。少年做过侠客。自从南北两宗分化以来,两位宗主虽不分彼此,但是门徒们却竞相产生爱、憎。当时北宗门人,自推神秀大师为第六祖,但却忌讳天下人均知五祖传衣法给六祖。于是派遣行昌来行刺六祖。六祖有他心通,已预知此事,即准备十两黄金放在床座间。有天夜里,行昌潜入六祖房间,要行刺六祖,六祖伸颈就刃,行昌挥动利刃三次,都没有伤到六祖。
原文:师曰:“正剑不邪,邪剑不正,只负汝金,不负汝命。”行昌惊仆,久而方苏,求哀悔过,即愿出家。师遂与金,言:“汝且去,恐徒众翻害于汝,汝可他日易形而来,吾当摄受。”行昌禀旨宵遁,后投僧出家,具戒精进。
释义:六祖说:“正义之剑无邪心,邪心用剑行不正,我只欠你钱,不欠你命。” 行昌惊倒于地,好久才苏醒,向大师忏悔自己罪过。即愿随六祖出家。六祖把金子给行昌,说:“你暂且离开,我弟子知道会加害你。你可改换形貌再来,我会接受你。” 行昌遵照六祖意旨连夜遁逃。后来出家,受具足戒精进修行。
原文:一日,忆师之言,远来礼觐。师曰:吾久念汝,汝何来晚?曰:昨蒙和尚舍罪,今虽出家苦行,终难报德,其惟传法度生乎。弟子常览《涅槃经》,未晓常无常义。乞和尚慈悲,略为解说。
释义:有天,行昌想起六祖话,远道来礼拜六祖。六祖说:“我惦念你时间长了,这么晚才来? ”行昌说:“过去蒙大师宽恕我罪,现虽出家刻苦修行,实难报答大师恩德,只有弘传佛法广度众生来报恩!弟子常常阅读《涅槃经》,却不懂‘常’和‘无常’意思,求大师慈悲,为我解说。”
原文:师曰:“无常者,即佛性也,有常者,即一切善恶诸法分别心也。”曰:“和尚所说,大违经文。”师曰:“吾传佛心印,安敢违于佛经?”曰:“经说佛性是常,和尚却言无常,善恶诸法,乃至菩提心,皆是无常,和尚却言是常,此即相违,令学人转加疑惑。”
释义;六祖说:“无常者,(无心)即是佛性;有常者,(有心)即是能分别一切善恶诸法的分别心。”行昌说:“大师所讲,和经文完全相反。”六祖说:“我传佛心印,怎敢违背佛经?” 行昌说:“经中说佛性是常,大师却说是无常;善恶及一切法,直到菩提心,都是无常,大师却说是常,这就和经文相违背,使我对这问题更加疑惑不解。”
原文:
师曰:“《涅槃经》,吾昔听尼无尽藏读诵一遍,便为讲说,无一字一义不合经文,乃至为汝,终无二说。”曰:“学人识量浅昧,愿和尚委曲开示。”师曰:“汝知否,佛性若常,更说什么善恶诸法,乃至穷劫,无有一人发菩提心者,故吾说无常,正是佛说真常之道也。”
释义:六祖说:“《涅槃经》,我过去听无尽藏诵念一次,即为她解说,没有一字一义不符合经文,即是为你说,仍然没有不同。”行昌说:“我见识浅薄愚昧,望大师为我开示。六祖说:”你知道吗?众生佛性若说是常,即不须再说善恶诸法,甚至以后众生,也不需修道了。故我说众生现在佛性还是无常还达不到常,正是佛所说的真常道理。”
原文:“又,一切诸法,若无常者,即物物皆有自性,宠爱生死,而真常性有不遍之处,故吾说常者,正是佛说真无常义。佛比为凡夫外道,执于邪常,诸二乘人,于常计无常,共成八倒,故于涅槃了义教中,破彼偏见,而显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汝今依言背义,以断灭无常及确定死常,而错解佛之圆妙最后微言。纵览千遍,有何所益?”行昌忽然大悟,说偈曰:
释义:“再说,众生心念虽然生灭不停变化是无常,但其中含有真正常性(佛性)是永恒不变的。所以我说是常,正是佛所说无常真义。佛正是因为凡夫、外道坚持认为自己佛性是常的错误见解。还有两种人执着于常和无常,共成八种错误见解,所以佛在《涅槃经》中破除他们偏见,而说真常、真乐、真我、真净。你现在依照经文字面意思而违背了佛说的真正义理,把有变化的无常确定成不变化的死常,而错解佛说的最圆妙深意,这样纵使阅读千遍经文,又有什么作用呢?” 行昌忽然大悟,说出一首偈::“因为有执守无常的心,所以佛说涅槃有常性。不了解方便去除执着,如同春池里捡取石砾。我现在不假任何功用,佛性自然得以显现在面前。如果不是大师相授与,我自己也无所谓获得。”
原文:师曰:汝今彻也,宜名志彻。彻礼谢而退。
释义:大师说,你现在彻悟佛法,应取名志彻,志彻礼谢而退
原文:有一童子名神会,襄阳高氏子。年十三,自玉泉来参礼。师曰:“知识远来艰辛,还将得本来否?若有本则合识主,试说看。”会曰:“以无住为本,见即是主。”师曰:“这沙弥争合取次语?”会乃问曰:“和尚坐禅还见不见?”
释义:有一童子名神会,是襄阳高家儿子。十三岁时,从荆南玉泉寺参礼六祖。六祖问:“善知识!你远来辛苦,识自己本性没有?若识本性,试说看。”神会答:“我以无住心为根本,见即是本性。”六祖说:“你怎么可以这样轻率回答?”神会于是问:“大师坐禅是见还是不见?”
原文:师以柱杖打三下云:“吾打汝是痛不痛?”对曰:“亦痛亦不痛。”师曰:“吾亦见亦不见。”神会问:“如何是亦见亦不见?”师云:“吾之所见,常见自心过愆,不见他人是非好恶,是亦见亦不见。汝言亦痛亦不痛如何?汝若不痛,同其木石。若痛,则同凡夫,即起恚恨。汝向前见不见是二边,痛不痛是生灭。汝自性且不见,敢尔弄人!”
释义:六祖用拄杖打他三下说:“我打你是痛还是不痛?”神会回答:“也痛也不痛。”六祖说:“我也见也不见。”神会问:“什么是也见也不见?” 六祖说:“我说所见,是常见自己内心过失,不见别人的是非、好坏。所以说是也见也不见。你说也痛也不痛又是什么?你如果不痛,即同木石;如果痛,如同凡夫,即起瞋恨心。你前面问是见还是不见是二种认识,痛不痛是生灭,你的自性还没有认识到,还敢作弄人!”
原文:神会礼拜悔谢。师又曰:“汝若心迷不见,向善知识觅路;汝若心悟,即自见性。依法修行,汝自迷不见自心,却来问吾见与不见。吾见自知,岂代汝迷?汝若自见,亦不代吾迷。何不自知自见,乃问吾见与不见?”神会再礼百余拜,求谢过愆,服勤给侍。不离左右。
释义:神会听了这一番话后,就向六祖顶礼,忏悔谢罪。六祖又说:“你如果心里愚迷,不能见性,可向善知识问取见性之路;如果心有所悟,就是自见本性,可以就此依法修行。你既自己愚迷不见自己的心性,却反来问我见与不见。我见性,我自己知道,岂能代替得了你心中的愚迷?你如果自见本性,也不能代替我心中的愚迷。为甚么不去自知自见,却来问我见与不见呢?”神会听了,再向六祖顶礼一百多拜,请求大师恕罪,从此服侍六祖,不离左右。
原文:一日,师告众曰:“吾有一物,无头无尾,无名无字,无背无面。诸人还识否?”神会出曰:“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师曰:“向汝道无名无字,汝便唤作本源、佛性。汝向去有把茅盖头,也只成个知解宗徒。”祖师灭后,会入京洛,大弘曹溪顿教,著《显宗记》。盛行于世。是谓荷泽禅师。
释义:六祖对大众说:“我有一样东西,无头也无尾,无名也无字,无背也无面,大家认识否?” 神会出来说:“这是诸佛本源,我的佛性。 ”六祖说:“向你说无名无字,你还称是本源、佛性。你以后只配住茅蓬,也只能成为一个只认识佛法表相的和尚。”六祖圆寂后,神会入京城,大力弘扬曹溪顿教,写(显宗记),盛行一时。后称荷泽禅师。
原文:师见诸宗难问,咸起恶心。多集座下,愍而谓曰:“学道之人,一切善念恶念,应当尽除。无名可名,名于自性。无二之性,是名实性。于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便须自见。”诸人闻说,总皆作礼,请事为师。
释义:六祖看各个宗派的人问难佛法,都心存不善,于是就把他们集合到座下,怜悯地对他们说道:“学道的人,对一切善恶念头都应当尽行除却。无名可名,名于自性。这无二的自性,就叫作真如实性。在实性上建立一切教门,言下就应该见到自己的本性。大家听完六祖大师的一番开示后,都虔诚顶礼,请求事奉六祖为师。
宣诏品第九
原文:神龙(1)元年上元日,(2)则天、中宗(3)诏云:“朕请安秀二师,宫中供养。万机之暇,每究一乘。二师推让云:‘南方有能禅师,密授忍大师衣法,传佛心印,可请彼问。’今遣内侍薛简,驰诏迎请。愿师慈念,速赴上京。”师上表辞疾,愿终林麓。
注释:(1)神龙:武则天年号。(2)上元日:正月十五。(3)中宗:唐中宗李显。
释义:唐中宗神龙元年正月十五,武则天、唐中宗皇帝下诏说:“朕请惠安、神秀两位大师,到宫中供养,有空时,向二位请教佛法。两位大师推让说: ‘南方有惠能禅师,密受弘忍大师衣法,传佛心印,可请他来问。’现派遣内侍薛简,带诏书速往迎请。望大师慈悲,速来京城。”六祖上表称病谢辞,愿在山林终其一生。
原文:薛简曰:“京城禅德皆云:‘欲得会道,必须坐禅习定,若不因禅定而得解脱者,未之有也。’未审师所说法如何?”师曰:“道由心悟,岂在坐也?经云:‘若言如来若坐若卧,是行邪道。’何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无生无灭是如来清净禅。诸法空寂,是如来清净坐。究竟无证,岂况坐耶?”
释义:薛简说:“京城禅师们都说:‘想要认识道,必须要坐禅和学定,若不通过禅定而能解脱,那是不可能的。’不知道大师看法如何?”六祖说: “道要心悟,岂能由坐而悟?佛经说:‘若说如来是坐或是卧,这是错误认识。’为何?因如来是无所来,也无所去。无生无灭即是如来清净禅,万法本空即是如来清净坐。圆满佛法无修无证,何况是坐?”
原文:简曰:“弟子回京,主上必问。愿师慈悲,指示心要,传奏两宫及京城学道者。譬如一灯然百千灯,冥者皆明,明明无尽。”师云:“道无明暗,明暗是代谢之义。明明无尽,亦是有尽,相待立名。故《净名经云》:‘法无有比,无相待故。’”
释义:薛简说:“弟子回京后,皇上必定要问。望大师慈悲,指示佛法心要,让我奏明皇上,传给两宫以及京城学道人。如点亮一盏灯可点百千盏灯,使幽暗全成光明,光明无限。” 六祖说:“道没有明、暗分别,明、暗是新旧更替的意思。说光明无限,其是有限。明、暗是互相依存的名称。《维摩经》说:‘佛法无可比性,也无可比的事物。’”
原文:简曰:“明喻智慧,暗喻烦恼。修道之人,倘不以智慧照破烦恼,无始生死,凭何出离?”师曰:“烦恼即是菩提,无二无别,若以智慧照破烦恼者,此是二乘见解,羊鹿等机。上智大根,悉不如是。”
释义:薛简说:“明比作智慧,暗比烦恼。修道人,若不用智慧照破烦恼,如何能出离无始无终的生死轮回?”六祖说:“烦恼即是菩提,这不是两个概念也没有区别。若有用智慧照破烦恼的看法,这是两种见解,是以羊车、鹿车比喻小智慧人。有上智大根性人都不会作这样见解。”
原文:简曰:“如何是大乘见解?”师曰:“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其性无二,无二之性,即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贤圣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释义:薛简问:“如何才是大乘的见解呢?”六祖说:“明和无明,在凡夫看来是不同的两种东西,有智能的人了达它的性体没有两样,这无二的性体,就是真如实性。所谓实性,在凡愚身上并不曾减少,在圣贤身上也不会增加,住于烦恼之中不会散乱,处于禅定之中也不滞空寂,不是断灭,也不是恒常,没有来也没有去,不在中间也不在内外。不生不灭,性相一 如,永不改变,称之为道。”
原文:薛曰:“师所说不生不灭,何异外道?”师曰:“外道所说不生不灭者,将灭止生,以生显灭,灭犹不灭,生亦不生。我说不生不灭者,本自无生,今亦不灭,所以不同外道。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恶,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净心体,湛然常寂,妙用恒沙。”
释义:薛简问:“大师所说的不生不灭,和外道所说有什么不同?”六祖说:“外道所说不生不灭,是以灭来终止生,以生显示灭,如此灭如同不灭,生如同不生。我说不生不灭,本来不生,现也不灭,所以和外道不同。你若想知道佛法心要,但对一切善恶,都不思量,自然能悟入清净心体,本性自然不动,妙用无穷。”
原文:简蒙指教,豁然大悟,礼辞归阙,表奏师语。其年九月三日,有诏奖谕师曰:“师辞老疾,为朕修道,国之福田。师若净名托疾毗耶,阐扬大乘,传诸佛心,谈不二法。薛简传师指授如来知见,朕积善余庆,宿种善根,值师出世,顿悟上乘。感荷师恩,顶戴无已。”并奉磨衲袈裟,及水晶钵。敕韶州刺史修饰寺宇,赐师旧居为国恩寺。
释义:薛简得到教诲,顿时大悟,礼谢辞别大师回京,将六祖话表奏皇帝。同年九月三日,有诏书褒奖六祖说:“大师假病辞召,为朕修道,是国家福田!大师如维摩诘,托辞有病住在附近,弘扬佛法,传诸佛心印,说不二佛法。薛简转呈大师见性开示,是朕多年以来行善、积德有余,宿世所种善根,才得与幸逢大师出世,使我能够顿悟佛法妙理,感谢大师恩德,当顶戴、感激不尽!”同时并奉送磨衲袈裟及水晶钵盂,敕令韶州刺史重修寺院,赐六祖故居为国恩寺。
付嘱品第十
原文:师一日唤门人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曰:“汝等不同余人,吾灭度后,各为一方师。吾今教汝说法,不失本宗。
释义:有天,大师召门下弟子法海、志诚、法达、神会、智常、智通、志彻、志道、法珍、法如等说:“你们和其他徒众不同,我圆寂后,你们是各住持一方教化禅师。我今教你们如何为别人解说佛法,而且不失本宗旨意。”
原文:先须举三科法门,动用三十六对。出没即离两边。说一切法,莫离自性。忽有人问汝法,出语尽双,皆取对法,来去相因,究竟二法尽除,更无去处。三科法门者,阴、界、入也。阴是五阴,色受想行识是也;入是十二入,外六尘,色、声、香、味、触、法,内六门,眼耳鼻舌身意是也;界是十八界,六尘六门六识是也。
释义:先举出三科法门,运用三十六相对教法,出没要离两边。说一切法,不离自性。忽然有人向你问法,说出话要成双,全取对法,来去互相对应,最终除去二法,更没有可执着之处。三科法门,即是阴、入、界。这三科。阴是五阴,即是色、受、想、行、识。入是十二入,即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和眼、耳、鼻、舌、身、意六门。界是十八界,也既是六尘、六门、六识,
原文:自性能含万法,名含藏识。若起思量即是转识。生六识,出六门,见六尘,如是一十八界,皆从自性起用。自性若邪,起十八邪,自性若正,起十八正。若恶用即众生用,善用即佛用。用由何等?由自性有。
释义:自性能包含万法,故叫含藏识。若用心思量即是转识。再生成六识,出六门,见六尘,这样的十八界,全从真如自性而引起。自性如果错误,即产生十八种错误认识;自性如果正,即产生十八正。若表现出恶用即是众生用;若表现出善用即是佛用。用从何来?是由自性而来。
原文:对法,外境无情五对:天与地对,日与月对,明与暗对,阴与阳对,水与火对,此是五对也。
法相语言十二对:语与法对,有与无对,有色与无色对,有相与无相对,有漏与无漏对,色与空对,动与静对,清与浊对,凡与圣对,僧与俗对,老与少对,大与小对,此是十二对也。
释义:外境无情方面有五对:“天与地相对,日与月相对,明与暗相对,阴与阳相对,水与火相对。这是五对相对法。”佛法名词中有十二对:“语和法对,有和无对, 有色和无色对,有相和无相对,有漏和无漏对,色和空对,动和静相对,清和浊相对,凡和圣相对,僧和俗相对,老和少相对,大和小相对;这是十二对相对法也。”
原文:自性起用十九对:长与短对,邪与正对,痴与慧对,愚与智对,乱与定对,慈与毒对,戒与非对,直与曲对,实与虚对,险与平对,烦恼与菩提对,常与无常对,悲与害对,喜与嗔对,舍与悭对,进与退对,生与灭对,法身与色身对,化身与报身对,此是十九对也。
释义:自性起用方面有十九对法:长和短相对,邪和正相对,痴和慧相对,愚和智相对,乱和定相对,慈悲和狠毒相对,持守净戒和为非作歹相对,直和曲相对,实和虚相,险和平相对,烦恼和菩提相对,常和无常相对,悲和害相对,喜和瞋相对,舍和悭相对,进和退相对,生和灭相对,法身和色身相对,化身和报身相对;这是 十九对相对法。”
原文:师言:“此三十六对法,若解用,即通贯一切经法,出入即离两边。自性动用,共人言语,外于相离相,内于空离空。若全著相,即长邪见;若全执空,即长无明。执空之人有谤经,直言:‘不用文字。’既云‘不用文字,’人亦不合语言,只此语言,便是文字之相。”
释义:六祖说:“此三十六对法,若理解运用,即能通达贯穿一切经法,出入不落两边。见性之人和人交谈时,外有相却不执着相,内空却不执着空。若执着相,即增加错误认识;若执着空,即会增长无明。对空执着之人会曲解诽谤佛经,他们直言不讳说;‘佛法不用文字。’即说不用文字,人也不该用语言,只此这语言,即是文字之相。”
原文:又云:“直道不立文字,即此‘不立’两字,亦是文字。见人所说,便即谤他言著文字。汝等须知自迷犹可,又谤佛经,不要谤经,罪障无数。若著相于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说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但听依法修行,又莫百物不思,而于道性窒碍。若听说不修,令人反生邪念。但依法修行,无住相法施。汝等若悟,依此说,依此用,依此行,依此作,即不失本宗。”
释义:又说:“口中常说不立文字,即这:‘不立’两个字,也是文字。听别人说法,便诽谤他人所说是执着文字。你们当知自己迷惑还算了,却诽谤佛经。不可诽谤经法,否则罪障无数!若执着于外,即会广造道场寻求本性;说有、无的过失。这样人,永世也不认识自己本性。但依照我授教法修行,也不可什么都不思考,这样会造成对佛性认识的障碍。若只听我说法而不去努力实践,反会使人产生起不正确的认识。你们但依我教法修行,解说佛法而不执着。若能够理解,并且依此去说、去用、去行、去作,即不会违背本宗宗旨。”
原文: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如一问一对,余问一依此作,即不失理也。设有人问:‘何名为暗?’答云:‘明是因,暗是缘,明没则暗,以明显暗,以暗显明。来去相因,成中道义。余问悉皆如此。’汝等于后传法,依此转相教授,勿失宗旨。
释义:若有人问你法义,问‘有’要用‘无’来答;问‘无’用‘有‘答;问‘凡’用‘圣’答;问‘圣’‘用’凡‘来答。这两边道理相互对应,显出中道|的义理。这样一问一答,其余的问答也是依照这样对答,即不会违背佛法的义理。假如有人问:“甚么叫做暗?应答:‘明是因,暗是果,光明消失黑暗既到。以光明来显现黑暗,以黑暗来显现光明,一来一回相互为因果,而显佛法义理。其余的问题都可如此回答。’”你们今后传法,依照这种方法转相教导、传授,不失本教宗旨!
原文:师于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后,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
释义:大师在唐睿宗太极元年(七一二),也是后来改元延和七月,命门下弟子到新州的国恩寺建塔,又催促早完工。第二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六祖集合徒众,对他们说:“我到八月,要离开世间,你们有疑问,须早提问,我当为解答,消除你们心中疑惑。我若去世后,没有人教导你们。”法海等人听后,都伤心流泪悲泣,只有神会,神情不动,也没有流泪哭泣。
原文: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于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作偈。偈曰:
释义;大师说:“神会小师,却能达到无善与无不善境界,遇毁谤、赞誉而心不动,不生悲哀、快乐。其他人都做不到。你们在山中数年,究竟修的是什么道?你们现在悲泣,是为谁忧伤?若忧虑我离开人世不知去向何处,我自知要去那里;若我不知自己去处,也不会预先告诉你们。你们悲泣,是都不知我的去处;若知我去那里,即不会悲泣。本性本来没有生灭、去来。你们都坐,我为你们说一偈,叫作《真假动静》偈。你们诵读并领会此偈,和我心意相同;依此偈修行,不失本宗旨。”
大家向六祖作礼,请大师说偈。其偈;
一切无有真,不以见于真。若见于真者,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离假即心真。自心不离假,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无情即不动。若修不动行,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动上有不动。不动是不动,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第一义不动。但作如此见,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努力须用意。莫于大乘门,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即共论佛义。若实不相应,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诤即失道意。执逆诤法门,自性入生死。
原文: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后,衣法当付何人?
释义:当时,徒众听完偈后,一起向六祖行礼,并体会大师心意,各人收起散乱之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论。都知六祖不能久住世间,法海上座,再拜大师问道:“大师圆寂后,衣法当传给什么人?”
原文:师曰:“吾于大梵寺说法,以至于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摩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一花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释义:大师说:”我在大梵寺说法,到今天所讲佛法,在社会记录流传,现称《法宝坛经》。你们要守护此经,代代传授,广度众生。但能依此经说,即是正法。现在为你们说法,不再传付祖衣。只因你们信根纯熟,对此教法不再疑虑,有能力担任弘法重任。但据达摩祖师传授的偈文意思,衣钵不该再传。达摩祖师偈语是:
原文: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于一切处而不住相,于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
释义:六祖又说:“各善知识,你们各净其心,听我说法:若想修成一切种智,必须做到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若能面对一切不执着,不起怨憎、喜爱,也不取舍,不计较利益、成败等事,内心安静、休闲,虚怀若谷,这就叫做一相三昧。
原文:若于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皆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听吾偈曰: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释义:若在一切地方,无论行、住、坐、卧,能一心不乱,即是不动道场。使自心成为清净佛土。此是一行三昧。若人能具有这两种三昧,如同地下播种,终可使果实成熟。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也是如此。我现在说法,比如及时雨,普遍润泽大地;你们的佛性比如种子,遇雨滋润,能发芽生长。凡是承受我旨意人,一定能证得菩提,依照我说去实践的人,定能够获证妙果。”听我说偈:心地含藏诸种子,普获法雨皆发萌。顿悟华情行持后,菩提妙果自然成。
原文: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释义:六祖说偈后,又说:“佛法没有两种解释,心亦无两心。佛法清净,也无形状。你们切勿观静和求空,此心本来清净,不可执着或取舍。你们各自努力,随缘珍重!”这时,徒众向六祖顶礼后退出。
原文:大师七月八日,忽谓门人曰:“吾欲归新州,汝等速理舟楫。”大众哀留甚坚。师曰:“诸佛出现,犹示涅槃;有来必去,理亦常然。吾此形骸,归必有所。”众曰:“师从此去,早晚可回?”师曰:“叶落归根,来时无日。”又问曰:“正法眼藏,传付何人?”师曰:“有道者得,无心者通。”
释义:六祖在七月八日那天,忽然对门下弟子说:“我要回去新州去,你们赶快去准备船只!”大家坚决哀请挽留。六祖说:“诸佛出世,尚且要示现涅槃。有来必定有去,这是正常道理。我这肉身骸骨,该有归宿。”大众说:“大师现在去新州,什么时间再回来?” 六祖说:“叶落归根,不知什么时候回来。” 大家又问:“正法眼藏传给什么人?”六祖说:“有道人可得,无心人自通。”
原文:又问曰:“后莫有难否?”师曰:“吾灭后五、六年,当有一人,来取吾首。听我偈曰;头上养亲,口里须餐遇满之难,杨柳为官。”
释义:又问:“以后有没有事难?”六祖说:“我灭度后约五六年时,应当会有一个人来偷取我的头。听我预记:‘取头顶戴如养亲,为了口腹代人行,遇到满字的事难,州县当官是杨柳。’”
原文:又云:“吾去七十年,有二菩萨从东方来,一出家,一在家,同此兴化,建立吾宗,昌隆法嗣。”问曰:“未知从上佛祖应现已来,传授几代?愿垂开示。”
释义;又说:“我圆寂后七十年,有二位菩萨从东方来,一是出家人,一是在家人,同时兴佛法教化,建立我宗昌隆法嗣。”门人又问:“自从佛祖应现以来,不知一共传授了几代?愿垂开示!”
原文:师云:“古佛应世,已无数量,不可计也。今以七佛为始。
释义:六祖说:”古佛示现,已经无数无量,无法计算。现以七佛为始来说:
原文:过去庄严劫: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今贤劫: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是为七佛。释迦文佛首传摩诃迦叶尊者,第二阿难尊者,第三商那和修尊者,第四优婆毱多尊者,第五提多迦尊者,第六弥遮迦尊者,第七婆须蜜多尊者,第八佛驮难提尊者,第九伏驮蜜多尊者,第十胁尊者,十一富那夜奢尊者,十二马鸣大士,十三迦毗摩罗尊者,十四龙树大士,十五迦那提婆尊者,十六罗睺罗多?
释义:过去庄严劫时,有毗婆尸佛、尸弃佛、毗舍浮佛;现在贤劫时,有拘留孙佛、拘那含牟尼佛、迦叶佛、释迦文佛。这就是所说的七佛。释迦牟尼佛首传正法眼藏给摩诃迦叶尊者,二传是阿难尊者,三传是商那和修尊者,四传是优婆毱多尊者,五传是提多迦尊者,六传是弥遮迦尊者,七传是婆须蜜多尊者,八传是佛驮难提尊者,九传是伏驮蜜多尊者,十传是胁尊者,十一传是富那夜奢尊者,十二传是马鸣大士,十三传是迦毗摩罗尊者,十四传是龙树大士, 十五传是迦那提婆尊者,十六传是罗睺罗多尊者,十七传是僧伽难提尊者,十八传是伽耶舍多尊者,十九传是鸠摩罗多尊者,二十传是阇耶多尊者,二十一传是婆修盘头尊者,二十二传是摩拏罗尊者,二十三传是鹤勒那尊者,二十四传是师子尊者,二十五传是婆舍斯多尊者,二十六传是不如蜜多尊者,二十七传是般若多罗尊 者,二十八传是菩提达摩尊者,二十九传是慧可大师,三十传僧璨大师,三十一传是道信大师,三十二传是弘忍大师。
原文:惠能是为三十三祖。从上诸祖,各有禀承。汝等向后,递代相传,毋令乖误。大师先天二年癸丑岁,八月初三日,(是年十二月改元开元)于国恩寺斋罢,谓诸徒众曰:“汝等各依位坐,吾与汝别。”法海白言:“和尚留何教法,令后代迷人得见佛性?”
释义:我惠能是第三十三代祖。上面所说诸位祖师,各有禀承。你们以后,也要代代传,不可有误。六祖大师在唐玄宗先天二年,即开元元年癸丑岁八月初三当天,在新州国恩寺用过斋饭,告诉所有徒众说:“你们各依位次坐下,我和你们道别。” 法海说:“大师留下什么教法,可使后世迷人得见佛性呢?”
原文:师言:“汝等谛听。后代迷人,若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识众生,万劫觅佛难逢。吾今教汝识自心众生,见自心佛性。欲求见佛,但识众生。只为众生迷佛,非是佛迷众生。自性若悟,众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众生。自性平等,众生是佛;
释义:六祖说:”你们用心听着!后代迷人,若认识众生,即是佛性,若不能认识众生,永世难见佛性。我现教你们认识自己心中众生,见自己心中佛性。想求见佛性,但能认识心中众生。只因众生迷惑难见佛性,而不是佛迷惑成众生。自性若能觉悟,众生即能成佛;自性若迷惑,佛也变成众生。自性若是平等,众生可以成佛;
原文:汝等心若险曲,即佛在众生中;一念平直,即是众生成佛。我心自有佛,自佛是真佛;自若无佛心,何处求真佛?汝等自心是佛,更莫狐疑。外无一物而能建立,皆是本心生万种法。故经云:‘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吾今留一偈,与汝等别,名《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识此偈意,自见本心,自成佛道。偈曰:
释义:你们心若邪恶和不直,即是佛也变成众生。若能心念平而一心不乱,即是众生也能成佛。我们心中本来有佛,自心佛才是真佛。自己若没有佛心,到何处寻求真佛?你们自己本心即是佛,再不要怀疑!心外不可能建立任何东西,全是从我们自心里产生,故经说:‘心动则一切妄念生,心不动一切妄念灭。’我今留下一偈,与你们道别,这首偈叫《自性真佛偈》。后代之人,若解此偈意,便能见到自己本心,依此修行可成佛道。偈说:
原文: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见三毒是魔王。邪迷之时魔在舍,正见之时佛在堂。
性中邪见三毒生,即是魔王来住舍。正见自除三毒心,魔变成佛真无假。
法身报身及化身,三身本来是一身。若向性中能自见,即是成佛菩提因。
本从化身生净性,净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当来圆满真无穷。
淫性本是净性因,除淫即是净性身。性中各自离五欲,见性刹那即是真。
今生若遇顿教门,忽悟自性见世尊。若欲修行觅作佛,不知何处拟求真?
若能心中自见真,有真即是成佛因。不见自性外觅佛,起心总是大痴人。
顿教法门今已留,救度世人须自修。报汝当来学道者,不作此见大悠悠。
原文:师说偈已,告曰:“汝等好住,吾灭度后,莫作世情悲泣雨泪,受人吊问,身著孝服,非吾弟子,亦非正法。但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无动无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恐汝等心迷,不会吾意,今再嘱汝,令汝见性。吾灭度后,依此修行,如吾在日。若违吾教,纵吾在世,亦无有益。复说偈曰: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著。
释义:大师说完偈,告大众说:“你们要好好安住自心,我圆寂后,不可和俗人一样悲伤涕泣,接受人吊祭慰问,身穿孝服,不是我弟子,也不懂真正佛法。只要识得自己本心,见自本性,保持本性不动不静、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是无非、无住无往。我担心你们心里迷惑,不能领会我的意思,现在再次嘱咐你们,使你们能见自己本性。我圆寂后,依我说修行,如我在世一样。若违背我教法,即使我在世间,对你们也是没有什么益处。接着又说了一首偈语:“静止不动不修善,悠闲自在不造恶,断绝见闻心安静,心无拘束无所着。”
原文:师说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谓门人曰:“吾行矣”。奄然迁化,于时异香满室,白虹属地,林木变白,禽兽哀鸣。十一月,广韶新三郡官僚,洎门人僧俗,争迎真身,莫决所之。乃焚香祷曰:“香烟指处,师所归焉。”时香烟直贯曹溪。十一月十三日,迁神龛,并所传衣钵而回。
释义:六祖说完偈后,端坐到三更,忽然告诉弟子说:“我去了。”剎那圆寂。当时异香满室,天空白虹连属地面,树木变成白色,飞禽走兽也发出了哀鸣。十一月,广州、韶州、韶州三郡的官僚以及门下的出家、在家弟子,争请六祖真身,无法决断。于是焚香祷告说:“香烟所指向地方,就是大师归宿。” 当时香烟一直飘向曹溪。十一月十三日,众人把六祖坐化神龛以及五祖传下的衣钵都由新州国恩寺迁回曹溪宝?
原文: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出龛,弟子方辩,以香泥上之。门人忆念取首之记,遂先以铁叶漆布固护师颈入塔。忽于塔内,白光出现,直上冲天,三日始散。韶州奏闻,奉敕立碑,纪师道行。师春秋七十有六,年二十四传衣,三十九祝发,说法利生,三十七载,得旨嗣法者,四十三人,悟道超凡者,莫知其数。达摩所传信衣,中宗赐磨衲宝钵,及方辩塑师真相并道具等。永镇宝林道场,流传《坛经》,以显宗旨。此皆兴隆三宝,普利群生者。
释义:次年七月二十五日六祖肉身出龛,弟子方辩,用香泥涂六祖真身。弟子们忆起六祖曾经说过“取头”预言,用铁片和漆布围护六祖颈部,然后送入塔内供奉。六祖真身入塔时,塔内忽然出现一道白光,直冲天上,三天后才消散。韶州刺史把六祖事迹报朝廷,皇上敕令立碑纪念六祖的道行。惠能大师世寿七十六岁,二十四岁时受五祖传衣,三十九岁时披剃受戒,说法利生三十七年。得旨嗣法的有四十三人,悟道超凡不知其数。达摩祖师所传凭信祖衣、唐中宗御赐的磨衲宝钵以及方辩所塑的六祖法相,连同大师所用道具等,永远作为宝林寺的镇寺之宝。流传《法宝坛经》,用以显扬顿教宗旨,兴隆三宝,普遍利益一切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