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含经上的“道”
发布时间:2022-03-01 10:42:53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一、道之含义
此“道”,巴利文有三,一为magga,即中文译为八正道之“道”。magga原意指人践踏出来之道路。二为pa?pad,即中文苦集灭道之“道”,或译为苦集灭道迹之“道迹”,系指留有解脱者足迹之道路,循迹前行,可同得解脱。三为gati,即中文译为三善三恶道之“道”,系指行方去向。
八正道为正见、正志、正语、正业、正命、正方便、正念、正定,为佛陀成佛前所觅而见之道。佛陀见此道已,即随其道而行,从彼道见老病死集,老病死灭,老病死灭道迹,见生、有、取、爱、受、触、六入处、名色、识,行、行集、行灭、行灭道迹,成等正觉。即由八正道见苦灭道迹及缘起、缘灭法,而得解脱。此八正道,苦灭道迹及缘起、缘灭法,分而言之,各各均是道,合而言之,亦是道,虽然如此,其间仍有次第存在,不容颠倒,即应先见八正道之道,随所见之八正道之道而行,才能从彼道见苦灭道迹——缘起法还灭门之缘灭道迹,顺行而成等正觉。
二、道之相似词
关于道之名称很多,惟其名虽异,其义则同。约言之,有下列数种:
(一)杂阿含经上之一乘道(杂五六三)、正真道(杂一二四八)、古仙人道(杂二八七)、正觉道(杂九七四)、正直平等道(杂五八七)、出离道(杂一○二八)、离苦道(杂一二一七)、涅槃道(杂一二一八)、清净道(杂一一六○)。
(二)别译杂阿含经上之菩提道(二○七经)。
(三)增一阿含经上之甘露道(三三品第一○经)、解脱真道(五○品第四经)、佛道(二九品第一经)。
三、道之性质
佛陀所开示显发之道,有其特性。对于道性之了解,做为修习之指针。道之性质,有如下数项,分述之:
[一]整体性:
佛陀所见之正道,虽然分为八支,但彼此相摄而具整体性。修道之过程上,由正见引发正志(愿),在行为上有正语、正业,在生活上,以正确方法求得活命之正命,并在整个过程中需要一直精进,保持正见、正念,由正念生正定,由正念生正定,由正定得正解脱。八正道有世俗八正道及出世间八正道,先由世俗八正道之正见引发具足世俗八正道,而后进入圣出世间八正道。佛陀由此八正道见古仙人道,见古仙人道迹,即十二缘起,由无明灭、行灭至老病忧悲苦恼大苦聚灭之灭苦道迹。每一步均为灭苦脚印,至大苦集灭,方证无漏,此种智慧为无漏智。整个道是由世俗八正道,连接出世间圣八支道,到十二缘起还灭道,整体一贯,不可分割。故八正道又称八“支”圣道,如人体四肢或五脏六腑,率行工作,虽然肢体器官有主、从,先后运转之别,惟均需整体连贯配合,否则无法发挥应有功能。
[二]次第性:
道有一定之次序,自修道以至成道,应寻序而进,非一蹴可举。如增一阿含经所载,王乘七车入城为例,王先乘一车至二车,即舍第一车而乘二车,前行至三车处,……乃至舍六车而乘七车,以至于城中,若问王乘何车来至宫中?必说各车展转相因得至,单指任何一车,或三车,或四车,或五车,或六车,均不正确。由戒清净必至涅槃亦复如是。戒清净者能使心清净,心清净者能使见清净,见清净者能使无犹豫清净,无犹豫清净者能使行迹清净,行迹清净者能使道清净,道清净者能使知见清净,知见清净者能使入涅槃(卷三三第一○经)。
[三]连贯性:
道具有连贯性,即所谓法法相依、法法相成、法法相因。一个接一个,犹如流水,不能分断。如经上所载,六触入处能三妙行满足,三妙行能令四念处满足,四念处能七觉分满足,七觉分能令明解脱福利满足(杂阿含二八一经)。又,持戒便得不悔,不悔便得欢悦,欢悦便得喜,喜便得止,止便得乐,乐便得定,定便得实知如真,见实知如真便得厌,厌便得无欲,无欲便得解脱,因解脱便知解脱。法法相益、法法相因(中阿含卷一○第四二经)。
[四]缘起性:
整个道是缘起性的,由八正道发现之道,是十二缘起。缘起法包括缘生法与缘灭法。缘生法是流转生死,缘灭法是出离生死至涅槃。中五五经指出由无明十二支缘生,把握苦为主之四圣谛,建立净信,踏上还灭之圣出世间八正道至涅槃。缘生法是生死道,缘灭法为涅槃道,成就不生不灭。道是缘起性的,所以要成就道,需具足所有条件,否则难以成佛。但条件具足,仍不足以成道,尚需条件配合恰当,时间、空间,顺序合乎定轨,方能成就,否则就像制药,纵懂得成份,不知次序,仍难调制成药丸或药膏等。(以上[一][二][三][四]为道之根本性质。)
[五]相应性:
佛法中,相应相顺如童子戏。何谓相应?即佛法中,童男童女,其相聚会欢娱燕会,随意舞戏,是名相应。现今幼稚教育以唱游为主正是如此。若人年过八十,头白面皱,牙齿堕落,仍然歌舞,作木牛马、踢毽子,如此老人作如此事,名不相应(别译杂阿含卷一一第二○九经)。
[六]对治性:
修道过程中有障碍,能发现并予以克服,于成道相当重要。以修七觉支为例,修习过程中,心微劣,心犹豫者,不应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而应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若掉心起,掉心犹豫,则不应修择法觉分、精进觉分、喜觉分,而应修猗觉分、定觉分、舍觉分(杂阿含七一四经)。又杂阿含二一二经所载,亦为道之对治性之一明证,该经载为:佛不为一切比丘说不放逸,亦非不为一切比丘说不放逸。比丘已得阿罗汉果者,已尽诸有漏,离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正解脱,已自不放逸,不复堪能作放逸事,已得不放逸果,故不为彼说不放逸。而对于在学地者,未得心意增上安稳向涅槃住,以彼学习诸根,心乐随顺资生之具,亲近善友,不久当得尽诸有漏,无论心解脱慧解脱,现法自知作证,而所必需者,即为专精胜进之不放逸。正如病时服对证之药。病愈时不必再服药,否则反患“药病”。
[七]平等性:
修道固然要勤,要精进,惟应有正方便。欲圆满当前修行行为,应在当前最恰当方法下努力,亦不过分。如杂阿含经所载:习道应平等修习摄受,莫执着,莫放逸,莫取相,否则精进太急,增其掉悔,精进太缓,则令人懈怠。善修习犹如善调琴弦者,不缓不急,然后发妙和雅音(二五四经)。(以上[五][六][七]为行道所要求。)
[八]实践性:
道是实践性的,应当努力修习,不可不修而用心求,用心求为希望,单纯希望无法得道之实益,充其量仅是知道而已,知而不行,则道仍归是道,凡夫仍然是凡夫,难达佛果。欲证佛果,必须精勤修习。以鸡孵蛋为例,母鸡孵小鸡,如不能随时保持鸡蛋适当温度,而希望小鸡以自己嘴爪破壳而出,是办不到的,因为小鸡在卵中无法成形而以自己嘴爪安稳出壳。修道也是一样,不行道,而只一味祈求解脱,无有是处。反之,若能修习方便,则能随顺成就,如母鸡孵蛋,只要随时保持适当温度,小鸡终必孵出(杂阿含二六三经)。
[九]实证性:
道是实证性,解脱非仅实践就能完成,尚须实证。犹如趋车到高雄,仅上高速公路,不能即说已到高雄,而仅可说有到高雄之可能而已。修道过程中亦如是。修道中如已上道,不能即谓已圆满解脱。放弃五欲,行法修心,尚不能谓已解脱,需至无贪、无嗔、无痴,方可自记说“解脱”(杂阿含四九九经)。
[十]渐次性:
道可顿而悟之,或应渐次而求之;所谓信则得救或即身成佛之说法,似为顿悟而可得,惟依阿含经所载,则言道为渐次现观。如杂阿含四三五经所载,四圣谛为渐次无间等(现观abhisamaya)。于苦圣谛未无间等,而欲于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苦灭道迹圣谛无间等者,无有是处。犹如有人两细树叶,连合为器,盛水而行,无有是处。(以上[八][九][十]为证道所要求)。
[十一]同行性:
佛陀从此道成佛,所有阿罗汉、辟支佛亦从此道成就,欲成阿罗汉、成辟支佛或成佛,均须循此道而行。此道乃三乘同行之道(杂阿含六三五经),亦为过去、未来及现今在诸佛成等正觉之同一法门(杂阿含四九八经)。又离八正道无四沙门果,佛教以及诸外道,欲圆满诸沙门果,证涅槃,亦应循此道而行(杂阿含九七九经),故
又谓此道为必行性、一行性。
[十二]可证性:
外道或谓只要信即能得到,究竟能否达到,尚未可知,而佛陀谓道为可证性。佛所走之道为古仙人之道,即古佛成佛之道,佛陀随着古仙人道而行,终至于古城邑(涅槃城),而后开示显发,引导我们向道,终于至道,故谓此道为可证性(杂阿含二八七经)。(以上[十一][十二]为诸圣同行可证之道)。
四、道之次第
前言之,道具次第性,应循序渐进,非一蹴可及。惟关于道之次序,因应弟子根基,各经说法繁简不一,惟法之前后次第则相同,兹列举几经所载以明之:
1.善人亲近善知识→闻善法→信→正思惟→正念正智→护诸根→三妙行→四念处→七觉支→明→解脱→明解脱展转具成(中阿含五二经)。
2.惭愧→不放逸→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生信顺语→精进→不掉→住律仪→学戒→不失念正知、住不乱心→正思惟→习正道、心不懈怠→不着身见、戒取→度疑惑→不起贪嗔痴→断生死(杂阿含三四六经)。
3.无明→行→识→名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苦→信→护戒→不悔→喜→定→见如实、知如真→厌→无欲→解脱→涅槃(中阿含五五经)。
4.综合中阿含五十二经、四十五经、四十九经、一九五经,杂阿含三四六经、一二四二经,增一阿含三九品第一经等可列出由分别善恶起,至涅槃之道次第:善人→有惭有愧→不放逸→亲近善知识→恭敬顺语为善知识→乐见贤圣→乐闻正法→不求人短→熏习耳识界观→法义→受持法→玩诵法→观法忍→生信顺语→正思惟→精进不掉→正念正智→威仪具足→六触入处律仪→三妙行→四念处→择法→正精进→初禅成就→二禅成就→三禅成就→四禅成就→神足→见清净→无犹豫清净→行迹清净→道清净→知见清净→厌→无欲→解脱成就→解脱慧成就→涅槃。
五、结论
佛陀于阿含经所说之道,皆为适应问道弟子以及对治根性而开示显发,故有繁简不同,但是整个道次第,如上所举四十多项目。我们应随顺道次第尽形寿乃至尽未来际循序前行,以至于大成。完满佛道虽说需经三大阿僧只劫,但是佛道只在眼前,只要对准涅槃城前进一步则接近一尺。步步前行,不管涅槃城在遥远的地方,只要我们精进不放逸必定能入城。已知此“道”未迈第一步者,请速迈出第一步,已迈步者,持续前进,则迢迢佛道,终有“至道”之日,愿以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