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全文网

九十九年度精舍住持精进禅七开示

发布时间:2022-09-16 10:40:47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

  九十九年度精舍住持精进禅七开示

  (一)

  精舍最重要的核心就是住持。所谓「住持」有二种意义:一是在道场里的住持,住持事务、住持自利利他的一切法务;第二,是住持我们自己这一念菩提心。菩提心,就是《金刚经》所说的「无住生心」,这一念心就是我们的觉性。

  所谓「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时时刻刻念念分明,这一念心都在定慧当中,即戒即定,即定即慧,定慧等持,这就是住持我们自己这个道场。一个是外在的道场,一个是内心的道场。外在的道场有生有灭、有形有相、有始有终;我们这一念心也是道场,这个道场没有生、没有灭,没有形象、方所,只有这一念觉性常存,就住持这个觉性。假使这一念觉性不在了,道就没有了,心就没有了。《中庸》云:「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保持念念分明的这一念心,就是所谓的「住持」。儒家云:「克念则圣,罔念则狂。」这一念心打了妄想,自己这个道场就不存在了;这念心起了烦恼,自己的道场就不清净了,所以要住持自己这个菩提妙明真心。禅七当中,就是要住持这一念菩提妙明真心,常寂常照、常照常寂,这就是真正的住持。

  禅七当中,除了早晚课诵《心经》,其他经教都不需要看。称诵「南无般若会上佛菩萨」,「南无」就是皈依,皈依佛、法、僧三宝,念佛、念法、念僧。现在进一步皈依自性三宝,返照自己这一念心,照见五蕴皆空。一方面诵《心经》,一方面要思惟,「照见五蕴皆空」──照见色蕴皆空,照见受蕴皆空,照见想蕴皆空,照见行蕴皆空,照见识蕴皆空,照见五蕴毕竟空寂。

  《心经》二百六十个字,总结就是一个「照」字。所有的观行,也是一个「照」字。「照见五蕴皆空」,照就是返照,把心收回来,思惟、返照。「口而诵,心而惟」,口中诵念,到了真正五蕴皆空之后,空也不住,空也不执着,「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无住心。

  禅七就是直接进入战场,跟自己作战,短兵相接,返照自心。每天早晚课诵《心经》,假使不返照,嘴巴在诵,心跑掉了,没有什么益处;所以一方面诵,一方面要返照。什么是返照?举例来说,心当中有了烦恼、有了过失,马上知惭知愧、检讨反省,用念佛的方法、参话头的方法,把它照破,这就是返照。照到自己这念心跑掉了,马上收回来,注意它一下,就是返照。这念心绵绵密密,不断在觉性上用功,就称为住持禅七。

  早晚课诵,是从有念归于无念,有想归于无想,以名昭德,以相表性,这个性就是空。何谓「德」?就是指我们心当中的性德,清净无为,这一念惭愧、慈悲、平等、智慧、菩提、寂灭,就是这一念。「昭」,就是彰显。性德是本具的,不是求来的。虽然是本具,不修也没有。所以,一个是性德,一个是修德。要修而无修,因为修也是一个生灭,要归于无修,即是经上所说的:「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诵念是有为法,诵了以后,归于无念,就是无为法。返照属于有为法,照见五蕴皆空,能所一如,就称为无为法。《金刚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透过有为法的熏修,最后无为法才会现前。

  (二)

  什么是无为法?就是诸位听法这个心。无为,无所作为,无念、无住、无为、无相,空寂灵知,达到这个境界了,就能超凡入圣,这就是佛、这就是法、这就是三宝,是人人本具的。如果修行不知道这个道理,始终念念生灭,后念生、前念灭,始终在生灭当中。有生一定有灭,生灭就是生死,所以,要从生灭归于不生不灭、归于本具的觉性。

  正念分明,即是住持;这一念觉性跑掉了,自性道场就没有了。中台山是一个道场,这是一个方便道场,是有形、有为的道场,藉由这个道场来启发我们自心无为的道场、无相的道场,所以《金刚经》云:「庄严佛土者,即非庄严,是名庄严。」种植树木,用种种灯光,用大理石或彩绘,以种种设施来庄严道场,这是有为法;还要无住心,归于自心,庄严自心。有了过失,检讨反省,知惭知愧,念念分明,处处作主,寂静无为,就是庄严自己本具的道场。

  假使不了解这个道理,这一生只是修些方便、修些福报,想解脱,要等到未来。假使明白这个道理,在住持禅七当中,马上就进驻自己这个不生不灭的道场、菩提自性的道场,这才是真道场。要在这里用功,这是真功德,外在的都是福报。因此,达磨祖师说梁武帝建了几百个道场,度了数万人出家,提倡吃素……毫无功德,只是福报。什么才是真功德?「净智妙明,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于世求。」我们现在修,就是修这一念心,这念觉性,不生灭心,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念心。这念心跑掉了,自己的法身慧命就没有了,所作所为都是福报,谈何成道?谈何了生死?门都没有摸到!

  时间非常宝贵,时间就是自己的生命,过一分钟,我们的生命就减少了一分钟。如果在这一念心上用功,超越时间、超越空间,你的寿命就是无量。所谓「山中无甲子,人间几千年」,一剎那就是好几个钟头,再一剎那就是好几年,再一剎那就是好几千年,这念心超越时间、超越空间。

  祖师云:「达磨西来一字无,全凭心意用功夫。若要纸上寻佛法,笔尖蘸干洞庭湖。」我们要提升再提升,由事到理,由相到性。佛法的根本和精髓,就是「净智妙明」,是佛法最高的智慧。觉悟的这念心就是智慧,觉照的这念心就是智慧。所谓「一念不觉生三细,境界为缘长六粗」,这一念不觉、昏沉、打妄想,就没有智慧了,迷迷糊糊。所以,要告诉自己不能打瞌睡,告诉自己这一念心不能打妄想,要作主,要清明在躬,这就是「智」,就是始觉之智。

  始觉之智,照本觉之理。每个人都有本具的觉性。什么是「妙」?真空妙有,妙有真空,诸位听法这念心「用而常空非有,空而常用非无」,这就是妙。假使说没有,又能听、能讲;是谁在讲?又找不出一个东西。这念心能觉能照,能说能讲,这就是「妙有」;是谁在返照呢?又找不出来,这就是「空」。所谓「空而常用」,从早到晚迎宾送客、待人接物,都是在用这念心,即是妙有。是谁在讲话?谁在做事?返照一下,又找不出来,即是空。大众要在这里彻底认识自己。

  「净智」,即是清净的智慧、觉照的智慧、始觉的智慧,就是这念心。有了这个智慧,就是圆满报身佛。圆满报身佛,是由性当中起的觉照心,这念心是有始无终。有了始觉之智,就有了法身慧命。清净法身佛是无始无终,照见五蕴皆空,知道这个觉性是空性,这就是本性、佛性。平日所作所为,「修一切善,无善不修;断一切恶,无恶不断;度一切众生,无众生不度」,就是千百亿化身佛。每个人都有法、报、化三身,都是这一念心的作用,离开了这念心,外面也找不到法、报、化三身,这就是佛法的精髓。《六祖坛经》云:「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报身佛即是智报,法身佛指的是这念觉性真空无为,修善断恶、普度众生即是化身佛。依照这个道理来修行,这一生绝对能成就道业,不会走远路,不会走错路。

  (三)

  禅七,是我们的黄金时期。七天当中,就是这一念觉性,不要昏沉,不要打妄想,要有智慧、要清净。什么是清净?心里面不能有烦恼;有了烦恼,要检讨,对于见惑、思惑、无明惑,要认识清楚。

  见惑,就是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认识,有见解上的迷惑、错误。这个世界不是什么人创造出来的,一切法都是缘起,缘起故性空。相信这个道理,马上就断除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见惑。自己有没有这个信心、有没有这个智慧?这是不简单的。

  思惑,就是心当中的贪、瞋、痴、慢、疑,这些是心当中的贼人;假使不净化这些贼人,这念心没有办法清净、没有办法解脱。思惑不是短时间可以净化的,必须经常检讨反省,在日常生活当中磨炼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这些心?假使有,马上把它照破,这就是修行。遇到一点点不如意,怪东怪西,患得患失,起了瞋心;有了瞋心,要照破。无论是世间因果、出世间因果,世间上的事理、出世法的事理,不了解就是痴;起心动念作不了主,就是痴。了解这些道理,才能够返照自己,贼人一出现,就把它照破。古德云:「断见惑如断四十里流,况思惑乎?」就像把长江、黄河断流,是很困难的。这是一种比喻,还是可以断的。从过去到现在,这些烦恼在我们的心当中,就像长江、黄河一样,第一个,要「止」;第二个,是「观」,这些是方便。

  无明惑有四十二品。「无明分分断,真如分分现」,最后达到金刚喻定,就能破最后一分无始无明。这是长期的事,最起码要认识自己的贼人,什么是见惑?什么是思惑?什么是无明惑?了解这些道理,修行才有进步,才不会走远路,更不会走错路,这就是理。大众都是正信出家,正信出家就是要证菩提、证涅槃,就是转烦恼成四智,成就法、报、化三身,这是我们做得到的。做得到的你都不做,那就只是修善,修一些福报。

  (四)

  从过去到现在,中台禅寺有如此的规模,是每一位的发心,以福德、智慧、慈悲喜舍,成就了中台禅寺,诸位都是核心支柱,都很有贡献。中台成就了以后,就要用功、弘法,要一步一步提升自己,一步一步净化自己。无论是大乘、小乘、顿教、渐教,都是讲这念心、这念觉性。顿与渐没有差别,只是用功上的层次。以渐修来说,「先以善舍恶」,过去我们起了很多恶念,所以用善念转化过去所有的恶念。古德云:「心无善念不起,口无善言不说,身无善事不行。」如「四正勤──已生善念令增长,未生善念令速生;已生恶念令灭除,未生恶念令不生」,这是第一个层次。

\

  这个层次做到了,不是就了了。第二个层次才是道,是菩提道、涅槃道、无上道。一切行住坐卧,都是在善法上面。第二步,善也不执着。如何不执着?用一个「舍」字,把过去所有的善念、善法舍掉,最后归于无念、无住、无为,这就是无为法,这是渐修的层次。无论是大乘或小乘,都必须知道这个公式。修菩萨道也是一样的,如:六波罗蜜──布施,有财布施、法布施、无畏施,布施了以后要三轮体空;持戒,要把能持、所持、戒条、戒相,统统舍掉,归于戒体,戒体就属于无为法;忍辱,要达到寂灭忍,忍无所忍,把所有的相都去掉,归于寂灭这念心;精进,今天诵了多少经、拜多少佛……这是有相的精进、有为的精进,到最后要把这一切统统舍掉,归于这一念心,归到无为法,达到一念不生,就是真精进;禅就是定,打坐的时候,不但身不动、口不动,而且心也不动,不动这个心还要清楚明白,定当中有慧,慧当中有定,这是定共戒、道共戒,最后归于无为法,这就是般若。

  渐修是先从有念归于无念,从有相归于无相,古德云:「即立即破,即破即立」,这就是金刚般若的智慧,这就是真般若。什么是「立」?现在做了一件善法,如修建道场、设立精舍,这是立;立了以后,要用观行把这件事情观空,要「破」,做了以后等于没有做一样,能所俱空,这就是「即立即破」。空的境界现前了,还要「即空即觉,即觉即立」,空了以后还要觉,这个觉性还要存在,要归于本觉,归于无住心、菩提心。归于本觉以后又来修善,修善又是立,立了以后又破,破了以后归于空,空之后归于本觉,然后不碍修善……始终是这样周而复始的良性循环,这就是般若波罗蜜多,就是《金刚经》的精髓。

  「即立」,是假观善;「即破」,是真空善;「即觉」,是中道第一义善,始终三谛存在,这就是渐修。因此,大乘、小乘是不是一样的?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修行找不到一个原则,不知道要生东方、生西方、生兜率?搞得头昏脑胀。其实,万法归宗,这就是真净土、真般若、真菩萨,不要到外面去求菩萨。

  (五)

  在禅堂里,可以顿悟,也可以渐修。《六祖坛经》就是讲顿悟法门,义无反顾,道无反顾,心无反顾,就是「一口吸尽西江水」,直下承担。这是什么境界呢?「兀兀不修善,腾腾不造恶;寂寂断见闻,荡荡心无着」,这念心没有见闻觉知。六根、六尘、十八界,是众生境界;「断见闻」,无见无闻,就是把外面的六尘破掉。六尘、六识从哪里产生出来的?从六根所产生。所以,根、尘、识是生死的根本。六根「寂寂」,断了见闻以后,这个心要净、要定、要明,用「顿悟自心,直了成佛」的道理。悟到这个道理了,只有这念心。哪个心?师父说法、诸位听法这个觉性。心净了,六根就清净;六根清净了,六尘清净;六尘清净了,六识清净;六识清净了,十八界清净;十八界清净了,心就净了。到最后,都是讲无住心,大家要了解,是不是一样的?完全没有差别。

  《金刚经》说「无住生心」,不住色生心,不住身、香、味、触、法生心。打坐时不但不动,而且这一念觉性要清楚明白,就像一盏灯一样,否则变成了枯定,坐在这里像石头、木头一样,这不是道,只是一个定,将来把这个定修成功了,就生到无想天,寿命五百大劫。五百大劫之后,这个定散掉了,又要受轮回。所以,定当中一定要有慧。所谓「定以伏惑,慧以断惑」,有了智慧,才能知道自己有没有烦恼;有了烦恼,要把它化掉、把它断掉,要转识成智,绝对不能原谅自己,要面对现实,要定慧等持。

  明白这个道理了,六根对六尘时,要触物起照,眼睛看到了外面的境界,时时刻刻反省检讨:「我的眼睛是不是随着外面的境界跑掉了?」耳根听到外面的声尘,「耳根的觉性是不是随着外面的声尘跑掉了?」这念心跑掉了,道就不在了。因此,要怎么样检讨?不贪不爱,不取不舍,所谓「见境不生贪爱,于理不生分别,不于理中生分别,是故其中最吉祥。」「见境不生贪爱」,六根对六尘时,不起贪心、不起爱心、不起瞋心,不取不舍。只要明白这个道理,就是无上道。「理」,就是定慧之理、无住之理,就是菩提、涅槃之理,心性之理,觉察、觉照、觉悟之理。「不生分别」,这念心要直下承担,不能有怀疑,不能有分别,不能有取舍,自己这条菩提大道就算是明白了。

  了解了以后,一切都是指我们这个心。「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金刚经》云:「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我们所说的这些定法,把我们的病治好了,最后法也要空掉。过了河就不需船,过了烦恼之河、生死之河,这个法也不要了;病治好了,当然就不需要吃药了。这是百分之百的真理,这是一个公式,假使公式弄错了,就找不到答案;即使找到答案,也会是错误的答案。

  明白了这念心是无住心,不住明,也不住暗。现在是明,不要执着,电灯关掉就是暗,也不要执着,明、暗两边都是虚妄,这就是无住。不住大、不住小,不住东西南北,不住内外中间,这念心寂然无为,即是菩提妙明真心,这是理。对于这个理,相信到百分之百,虽然没有开悟,与理相应了,就是入理圣人。然后继续在动静闲忙当中,「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就是无住生心。

  所以,佛法是智慧的,不是迷迷糊糊的。不是只要精进就能成功,假使理路不清,走错了路,愈精进就愈颠倒,愈精进就愈危险。前面是悬崖,跑得愈快,就会掉到悬崖去,就会碰到绝壁。所以禅宗祖师说:「只贵汝知见,不贵汝行履。」什么意思?假使知见不对,理路没有搞清楚,就像一条牛、一匹野马一样,横冲直撞,怎么可能到家?所以,这个理是很重要的。理,就是指我们当下这个无住心、无为心、菩提心、不生灭心。

  (六)

  《六祖坛经》云:「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什么是「直了成佛」?这一念心本来就有,本来就是清净的,要相信这个道理。心当中有了烦恼,就是不理它,或者用方便来对治它。对治了以后,又归于无念、无住,又归于菩提心,就是一直到底,这就是「直了」。不拐弯抹角,从现在开始,一年、三年、五年、十年、二十年……始终这样下去,一定成佛。假使用顿悟的观念来修行,从现在一直到最后,始终保持这个心,就是直了。

  禅宗祖师云:「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这就是无住心。诸位在都市里弘法,就是要「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起了烦恼、产生了挂碍,就是「沾身」。「身」不是指色身,而是法身。法身,就是指我们这个觉性。觉性起了烦恼、起了贪爱、起了排斥,就「沾身」了。所以,「百花丛里过,片叶不沾身」是无住心。

  古人说:「大隐于朝,中隐于市,小隐于山」,现在大家就是隐居到禅堂里面用功。「大隐于朝」,到朝廷上当官,是大隐;「中隐于市」,中等根机的人,在都市里面也可以修行;「小隐于山」,因为世界上太吵、烦恼太多了,想要在山里茅棚隐居,远离尘嚣,无见无闻。「大隐于朝」,在朝廷、政府里,哪里都可以去,「色不迷人,人自迷」,只要「片叶不沾身」,没有什么关系。如禅宗祖师所说:「但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繞」,就是无住心。「中隐于市」,在都市里面修行也可以,如陶渊明所云:「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禅诗亦云:「三间茅屋从来住,一道神光万境闲。」「一池荷叶衣无尽,数树松花食有余,刚被世人知住处,又移茅屋入深居。」这是「小隐于山」。

  我们现在是「正隐于禅堂」,何谓「正隐」?为了成正觉,为了广度众生,到禅堂里静修七天,等于隐居一样。禅堂是避风港,你要会用功;假使不会用功,坐在这里找不到一条路,腰酸背痛,腿酸、腿痛、腿麻,起了烦恼,跟心地法门沾不上边,只有忍耐。忍耐还是有一点功德,生忍、法忍,忍身体的酸痛,忍心当中的烦恼,这也是忍。

  我们坐在这里,藉由打坐的殊胜方便来调心,要把这念心调好,不昏沉、不散乱、不颠倒,清楚明白,这就是禅七的真正目的。禅七的目的,就是在悟这念心,悟了这念心以后,要修这念心,保养圣胎。修行一个是悟道,一个是修道,一个是成道,要把这念心保养成功,才能成道。保养的程度有深、有浅。佛法最高的境界,就是「禅悦为食,法喜充满」。

  (七)

  唐朝有一位进士刘禹锡,他在当监察御史时,因为得罪了当朝权贵,被贬为刺史,调至安徽省和州。他写了一篇〈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什么是「德」?一个是性德,一个是修德。《大学》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就是明白我们本具的觉性;《六祖坛经》亦云:「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这就是「在明明德」,检讨反省,断见惑、思惑、无明惑。断多少,就明多少;断多少烦恼,心当中就有多少德行。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这个房间虽然简陋,但我的心当中有这个德性,这和佛法的道理是相通的。诸位心当中有没有这个德?虽然人人都有佛性,佛性是否现前?佛性现前了,就是「念念照常理,心心息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在禅堂里静坐,这念心不打妄想、不起颠倒,念念分明,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禅堂里在座的都是同参道友、都是师兄弟,每个人都有共同的目标,修自利利他的菩萨行,转烦恼成菩提,所以「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每个人都修「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菩萨行。「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里也没有「丝竹之乱耳」,没有唱歌、跳舞等干扰。「无案牍之劳形」,「案牍」,指官府文书。在精舍里,要看公文,还要管资料。在禅堂里,没有「案牍之劳形」,没有「丝竹之乱耳」,六根清净。「可以调素琴,阅金经」,「素琴」是什么?「素」,清清白白,一尘不染。所谓「秋水文章不染尘」,就是指我们这念心,一尘不染。每个人心当中都有一把琴,古德云:「高山流水一曲琴,伯牙子期是知音,有声弹到无声处,方知悠然太古心。」这把琴是无弦琴,所以没有声音。素琴就是无弦琴,是指我们这个本心,不生不灭,无形无相,不去不来,一念不生。「调素琴」,指由有念归于无念,由有形归于无形,由动归于静,归于自性。「可以调素琴,阅金经」,调好了素琴,可以在这里阅读《金刚经》。所谓「念佛有个自性佛,诵经有卷无字经」,我们坐在这里,就是在阅金经,就是在调素琴。

  坐在这里一念不生,超越时间、超越空间,这就是出世。住持禅七是黄金禅七,大众这念心要提升,这样打这个禅七才有无量的价值、无量的意义。佛像是用来表法的,当中是释迦牟尼佛,旁边是迦叶、阿难尊者,代表什么意义?如来佛,是每个人心当中寂静无为,不生不灭。要达到这个境界,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是博学多闻,一是苦行实践。迦叶尊者代表苦行,代表行;阿难尊者代表知。所以要知行合一,福慧双修,定慧等持,由有念归于无念,由有相归于无相,最后契入菩提、寂灭涅槃,见到自性的释迦牟尼佛。

  希望大众在七天当中精进用功,提起精神,把握时间,不夹杂、不间断,过去的一切所见、所闻都要放下、舍掉,在这个地方「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就是一个「歇」字,「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打坐的目的是为了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不要另外去找;东西南北、上下十方,都找不到的。说有,是自己心当中执着有;说无,也是心当中执着无。我们坐在这里,不着有、无两边。什么是佛?性即是佛,心即是法。一切法都是自心起用。所以,「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灵山无山,就是这一念觉性,无形无相。这念心清净、空寂,就有灵感,这就是「灵山会上佛菩萨」。

  一个是智慧,一个是空,一个是寂,一个是觉,一个是明,我们这念心就有这个性德。假使不相信这个道理,到哪里都找不到佛。「佛在灵山莫远求」,六祖大师也说:「离道别觅道,终身不见道」,听法的这念心、这念觉性、这念空性、这念智慧、这念不动心、这念寂灭心、这念无住心、这念广大心、这念无染着心,空寂、灵知、觉照,这个就是,不要另外去找。禅七当中,要用《楞严经》所说的「狂心顿歇,歇即菩提」。定慧等持不二这个心,就是无上菩提心。狂心顿歇,歇即菩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