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全文网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贰、认识本性 二、公案 — 空之如来藏 2.空中现有

发布时间:2024-07-15 03:04:41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
善祥法师:公案禅机 贰、认识本性 二、公案 — 空之如来藏 2.空中现有

僧问:「如何是西来意?」

(识起迷情于祖师西来之本意为何?达摩祖师由西来震旦,所为何来?本公案缘起于现象界中之一件历史公案,提此问题来参者真是会打妄想。)

庆诸禅师曰:「空中一片石!」

(祖师西来,所为何来?干卿底事!不提修行过程之境界参问,专动妄想心念,口舌用在无意义文句上,禅师闲话一句,堵其心、口。)

僧礼拜。

(悟也

!误也?)

禅师曰:「会么?」

(是否已体会禅机?)

僧曰:「不会!」

(专问此类文句者,应属初机禅者,当然不理会得。)

禅师曰:「赖汝不会,若会,即打破你头。」

(师意在阻僧常起妄想心,并无任何禅机可言。师又问会吗?若此僧会得,还问此语,禅师不打破您头才怪。)

(二)玄祥释解

1.前言

普通初学者均有一共同的毛病,常会打妄想,随缘去攀缘,为了一句话,你就会在这句话上去思想,我要怎么做,这些都是强打妄想。一件事还没到,你可能会想我应该怎么来处理?怎么来应对?采取什么措施?这些都是在打妄想。你对现实人生中,所面对的人、事、物,以前都是用这个心态去攀缘,然后用本身有限的智慧去应缘,再加上我们习气、毛病一堆,就会以这些毛病去应缘,你内心不清净故,所以才有习气,用习气、喜怒哀乐等去应缘,刚好一个因果报应就随之而现了。

譬如说,前世你欺负过某一个人,他就是你的怨亲债主,这一生假设他是出生鬼神、非人之类,因为他有灵通,阿赖耶识里面也有被您欺负的种子,刚好因缘际会碰上你了,果报就要开始了。譬如说,以前你是破坏他的家庭,破坏夫妻感情,现在一报还一报,他也要来破坏你夫妻间感情。假设夫妻之间本没怨事,生活蛮正常的,如果有第三者怨亲债主在,他是我们看不到的非人,他会制造一些事端。早上出门上班,夫妻俩没事;回来时,若有怨亲债主在,它可影响人的心意念,所以这两个夫妻气氛开始不对了。本来平时看得很顺眼的,现在偏偏看不顺眼,若你的理智还有一点,只是冷战而已,还没有进入热战阶段,第二天就不一样了,两天冷战,慢慢酝酿成热战。

这是我们的心常乱攀缘,我们用我们的习气相应,就中了它的计,用我们的习气去应缘,起码我们还有瞋心毛病在,夫妻两方平时认为,只是看不顺眼也就算了;战时看不顺眼,就要发作了,这就是习气,所以第三天也许就会吵架了。有智慧的人,就要观这种无常的现象,你前三天还好好的,为什么从第三天晚上就开始不对了?第三天要吵架了,要吵的时候,你要警觉,这是果报要现的最高点,你有智慧的话,就要观察大小事情无风不起浪,没有怨亲债主来的话,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情。在这关键时候。你要吵,要理智一点,最好不相骂,若不得不骂时,认知这个是果报现前,骂的时候,骂小声一点,或是少骂一点,避免夫妻之间不痛快。所以吵完了,债还完了,过几天后就好了。

我们人是无明的,常常生活在这种因缘果报的事情里面,又没有办法看清楚,如果你有修行、有打坐,心坦荡荡的,可感知事情要来了。你本来的心是很平静的,因风雨未来。雨未来时风已经先起了,所以你要警觉,最重要的毛病,就是我们内在的习气毛病没有灭,所以有第三者怨亲债主挑拨的话,就会去应缘,这样你就中计。要求得解脱,内心里面的习气毛病要断尽,或者是控制得好,对境就可以转,不去攀缘,然后转境,用「空无的心」来应一切缘。

所谓「空无的心」,就是不采取什么措施,我什么措施都不采取,也不想要这样、要那样的,反正我清清净净的就是这样,不起一法,看你怎么办?不起一法,它就没有办法下手,因无有把柄,无有着手点。以武侠小说言,最高段的招术就是没有招术,有招术就有破绽,所以能率性而出的招术,应该是最有力量的。同样的,我们以体性空相,应一切缘的时候,我没有招术来应你的招术,这样就不会有把柄被抓住。如果能这样的话,什么事情就可以慢慢的化解。

现象界的时、空都在改变,如果,果报来的时候,你以空无的心应一切缘时,这些时、空一直在转。如果当初两夫妻第三天要吵架了,我知道要吵架,今天已经酝酿的差不多了,等到他心不爽要找理由骂的时候,我就说:「我出去走一走,我到公园去走走。」我不理你了,这样因缘就错开来了,这就是时空改变了,所以为什么有很多事情会发生,刚好、凑巧就发生了,当然有些定业是不能转,其它业障在受报的时候,是可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要看你修行的层次到哪里,看你对诸佛、菩萨发起多大的信仰之心,那么业在受报的时候,就有菩萨加持,不会一发就不可收拾了。

2.释题

本公案「空中现有」,本性者有如苍天,有若虚空,若不能做到心空法了,就是没悟得空理。悟得空理,能空中现有相,那是显其性用。如来藏真如性本来具足空、有二面,空者本体相,有相者空体应缘而现之相。禅者修行到最后圆融境界,当然空中自现有相,能不执取其相,相生起当自灭谢,这种生灭法何有生灭可言?

「祖师西来意」是初机学者无所参问,而勉为其难地提一句话参问。因初机修行的人,心、口、意三业不知如何修、不知如何断,也常常在打妄想,想到不能理解的话语,就随便抓这句话来参问。禅师因看参问的人所提的问题,非涉修行上的实际问题,禅师就会随便拿一句话,来堵住你的嘴,堵住你的心,不让你再继续想下去。如果禅师被问说:「何为祖师西来意?」达摩祖师西来干什么?然后禅师真的就要解释西来意说:祖师为何西来到震旦,就是因震旦中国有大乘之迹象现起,所以达摩组师观此气象后,欲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大乘佛法传到中国,...,禅师若讲了一大堆祖师把真正佛法传到中国的公案。果如是,参问者正妄想达摩西来之意,现在禅师真跟他起哄,讲如此这些话,就会让参问者黏上加黏,不能解脱,所以禅师要嘛不答,不然就随便讲一句话,堵住他的口,不要让他随便再动妄想念。

你看这公案里就是禅师随便答一句话,刚开始我们就讲过了,鼓山有道:「句不当机,言非展事。承言者丧,滞句者迷。不唱言前,宁谈句后,直至释迦掩室,净名杜口。」禅师回答你的话,不是说在这句话上面去推敲,若用心推敲,这是什么意思,即是不合:句不当机,言非展事。你问祖师西来意,我偏偏不跟你说祖师西来意的真意,答言的名堂背后,是禅师要表示的禅机,这一句话后面真正的意义是什么?参问者问此话,禅宗祖师大德只是随便答一答,要从背里的意思去体会,才能有所知。

本公案禅师「空中一片石」,看起来像是答非所问,但细观其义,禅师又在阐述「空中现有相」之意境,若是老参听禅师这一句,亦不能接口,若接口又犯了着境之迷,所以只能让禅师自言自语。

3.语体文解

僧问:「如何是西来意?」

有僧问禅师,什么是西来意之意旨?西来意是意指达摩祖师由西来到较东方的中国,这件事情是属于现象界的一件事情,达摩祖师西来震旦,所为何来呢?

按语说:「识起迷情于祖师西来之本意为何?达摩祖师由西来震旦,所为何来?本公案缘起于现象界中之一件历史公案,提此问题来参者真是会打妄想。」

庆诸禅师曰:「空中一片石!」

庆诸禅师回答说:「空中一片石!」空者显示空如来藏,一片石者显空体之性用,产生一片石头,此话已阐述空有二相之圆融境界,若不强执其境,石头自灭。

如果你要强加解释的话,也可以这么说,空中本来是虚空无一物,你突然间起妄想,幻化成一块石头,就是你在清净的体性之间,无事找事,拿这句「祖师西来意」来强打妄想,那是空花水月不真实的,所以现出一片石头,这是你在打妄想才会无中生有的事。

庆诸禅师(807~888)唐代高僧,为禅宗青原行思禅师之法绪第四世。师为庐陵新淦人,即今江西人,俗姓陈。禅师十三岁随从杭州龙华绍銮禅师出家,二十三岁至嵩山受具足戒,学戒律。禅师后专志于禅,投沩山灵佑禅师门下,并领米头执,为众服劳,精勤不懈。次至潭州云岩参谒道吾圆智和尚,言下契机,从此洞悟。遂混俗于长沙,人莫能识。后以曹洞宗祖洞山良价禅师遣僧访寻,禅师始露面,遂住石霜山。其后道吾禅师将示寂,以庆诸禅师为嫡嗣,乃亲至石霜山访之。迨道吾圆智禅师示寂,禅侣云集石霜山达五百众,师避之不得,由是晨夕与学侣扣击问答。师止于石霜山二十年间,学众有长坐不卧,屹若株杌者,世人称之「石霜枯木众」。唐僖宗闻师之道誉,遣使赍赐紫衣,师固辞不受。光启四年示寂,世寿八十二,法腊五十九,敕谥「普会大师」。

按语说:「祖师西来,所为何来?干卿底事!不提修行过程之境界参问,专动妄想心念,口舌用在无意义文句上,禅师闲话一句,堵其心、口。」世间事过去、未来,不能用心,用心者乱,祖师西来,干卿底事?本来就跟你没有什么相关的,不提修行过程之间的境界,专动妄想心念、逞口舌之快在无意义文句上。所以禅师闲话一句,堵他的心、口,让他不要再胡思乱想下去。

僧礼拜。

僧不晓得听懂不懂,就朝禅师礼拜,礼拜完了,站立起来。

按语说:「悟也!误也?」参问者礼拜是因悟得而拜,还是一般礼拜答谢而拜。

禅师曰:「会么?」

禅师为了确定一下,便问说:「会吗?」照道理来讲,礼拜就是感谢了,感谢应该是悟了,才会感谢。但你到底搞懂了没有?

按语说:「是否已体会禅机?」当然禅师心中有数,不便强言他不会。

僧曰:「不会!」

结果这位僧人还是说:「不会!」空中一片石是什么意思?我用思想心来分析还是搞不懂!空者虚空也,参问的话头是石头也,虚空中突现一颗石头,多唐突之事象。

按语说:「专问此类文句者,应属初机禅者,当然不理会得。」一般无境界者所问问题,离不开典故、历史等事,所以禅师可以随便:「您说东来,我说西」,故意让你文不对题,无从再思量。

师曰:「赖汝不会,若会,即打破你头。」

问此等公案主都是初机禅者,当然不会理得空中现一石头是何意旨。庆诸禅师就说了:「赖汝不会,若你会了,还问这种话来,即打破你头。」如果你会的话,还强问这种初机学人的话,我不把你的头打破才怪。

这句话常被最初机的人拿来问,你是初机的人,才会问这句话。如果你是老参,还问这句的话,你该被揍。因无中生有相,所以我们说祖师在断他的妄想心,不要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打妄想,不要提跟修行没有关系的话语。所以我常说,修行就是在舍一切法,舍一切法包括刚刚所讲的身、口、意三业,面对这一切境界时,都不用你的心、意、念相应。你若能不用这些法去相应,就能够化解很多该发生而不会发生的事情。这个要发生的事情是果报的果,如果你能舍一切法,不用你习气、思想等相应,我要这么做比较好,要那么做比较好,用一切法去应一切境的话,就随境流转。若能不动心,有一些事最后都会转的,我们因缘果报之间的一切人、事、物,最后都会因您的不相应转化。所以能以不变应万变,是修佛法里面最好的法门,也是以空无的体去面对一切境界,境界来时,我不采取任何动作,是不错的。现在你自己胡思乱想,自己打妄想,这个也要放下,把一切放下,自性即如如。

而谈到「放下」,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因为我们的妄心、习气、执着,不经过百千次的磨练,它不会那么潇洒的说放下就放下,不可能这么潇洒的。故禅修就是在学习如何不动心,如何能舍一切法,千锤百炼始能成就的,不然小障碍能自在,大逆境还是迷糊了,还是随境流转了。

按语说:「师意在阻僧常起妄想心,并无任何禅机可言。师又问会吗?若此僧会得,还问此语,禅师不打破您头才怪。」”空中一片石”这句话真是一石双鸟、一刀双刃,可打死初机禅者妄想心,也能让老参悟知心空现有相之境界,参问者只要不执石头,石头自现又自灭,若再问禅师”一片石”是何意旨,当为禅师抓到把柄了。

(2005.06.21.撰于台湾法尔)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