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花道及花道的起源?
发布时间:2023-11-23 03:02:06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所谓“花道”就是适当地截取树木花草的枝、叶、花朵插入花瓶等花器中的方法和技术,并能给人以艺术和美的享受。简而言之即插花艺术。日语中的“生け花(いけばな)”指的就是花道。花道和茶道、香道同样是“日本三雅道”之一。
花道的精神起源
日本花道 - 一枝流
日本人爱花,一般家庭的客厅都置有一瓶精心设计的鲜花,给人以清新别致的美感,这就是日本特有的传统艺术———花道,亦称插花。花道起源于中国佛教的供花,宋元时代从中国传入日本,到东山时代(15世纪)发展成花道,并成为日本妇女品德、技艺修养的一项内容。日本人在瓶中插花很有讲究,花道早先的插花方式,目的在于使人们注意欣赏瓶、强调瓶的美;后来茶室中也插花,要求避免以美炫人,须力求渗入自然深处,表示出纯洁和简朴,可以说,花道是属于美育范畴的。日本插花艺术曾受中国花草园艺和阴阳学的影响,并创造出2000个———3000个流派,各流派人数不一,人数最多的“池坊派”,约有100万人;“小原流”,“草月会”等则分别拥有50万—60万人。目前,日本学过插花的人占总人口的五分之一,最引人注目的是“菊卫”的“新兴插花派”,他们以反传统的姿态出现,从而为日本的插花艺术开拓了新的领域。
花道各流派的基本精神就是“天、地、人”的和谐统一,这是东方特有的自然观念和哲学观念。
花道家不仅认为花是美丽,还觉得花反映了时光的推移和人们内心的情感。花道所要呈现的是一件美的事物,同时也是一个表达的方式、修炼的方式。这其中需要一种奉献精神:有如造化将美丽的花木无私地奉献给了人类。达到人、花一体是一种境界 ,这就要通过训练让内心平静如镜。赞美自然、仪礼、德行、胸中的气韵、内心的澄明都是花道的题中之义。它所要追求的是“静、雅、美、真、和”的意境。
与茶道舞道一样,日本的花道也是源自中国唐朝,并在千百年间融合了本土文化发展至今。传承到今天,中国的花道艺术简化成了插瓶花,而日本花道却发扬成超越自然的美好艺术。日本地处温带,虽然狭长的国土的南端和北端气温有很大的差别,但总的说来,气候温暖宜人,一年四季的变化十分明显,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推移,每月都有几种代表的花卉。这种自然环境培育了日本人民对大自然的对话,是他们的人生观的反映,也有一定的道理。
花道的由来可以从观赏及宗教两方面看。据文献,平安时代就有室内摆设樱花的记载。到了十四世纪室町时代的前期还有举行花会的记载。花会是由公卿贵族,僧侣等分成两组将自己的插花摆出,评定优劣,进行比赛的一种娱乐性聚会。在评比花的同时,所使用的珍奇的花器也是众所关心的对象。这种花会到了十五世纪逐渐成为公开的展览会,可说是今天日本花道展览会的雏形。
另一方面,随着佛教的传入也传入了“供花”的习惯。镰仓时代作为佛前的装饰物有五件器皿叫“五具足”,指香炉及一对蜡台和一对花瓶。到了室町时代简略为三件,称为三具足,即香炉、蜡台及花瓶。古代这种花瓶中端端正正地插着三枝代表佛法、僧的花就三尊式这种供花后来逐渐脱离宗教,成了室内的摆设,并发展成为“立花”。
日本花道
花道是日本独特的传统插花技巧,它是将植物的枝、叶、花按一定程式和造型插入花器,既起装饰和欣赏作用,又由此表现自然万象,寓示宇宙哲理。亦通称生花,意为使花在宇宙中永生。花道表现的是日本人对自然的眷念,这种眷念既滋养了爱美的感情,又构成了深植于生活的民俗信仰。
花道是日本插花艺术的升华。插花(广义的)从其意义上又可分为“插花”和“立花”两个系统。“插花”是以花卉草木为素材创造出来的一种生活艺术形式,在日语中常写成“生花、活花、插花”等字样。插花的情趣是使花的自然姿态得以充分表现,而不要过多的人为造作,它崇尚自然,是具象的,描写的、自由的;“立花”本身就产生于佛教供花,“立”就是要使花和花瓶直立,要表现出端正的、符合信仰的姿态,它是抽象的、构成的、程式的。在花道的发展过程中,两者既对立又并行,既渗透又交替。
花道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古代日本人在把花作为欣赏对象以前,就把花和草木作为信仰的对象来看待了。“花”是事物出现先兆的标志,看花开花落来占卜收成的时代持续了很长时间。再者,在日本人的生活信仰中,有向神祈祷和迎接神的场面,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人常把花木笔直地树立在神的前面。他们认为高高的常青树是神的依托,也就是说神从天上降临的时候,要临时宿住于此。新年要在门前立上门松,就是要将年神迎到这里。古代旅人进入异国他乡时,要树起花木祭拜那里的土地神。至今还有名叫“花立”、“芝立”的地方。在这些民俗信仰的基础上,又从中国传来了佛教供花,两者一起构成了日本花道的基础。为把佛前装饰得庄严肃穆,镰仓时代以“五具足”(花瓶,烛台,香炉,烛台,花瓶)的形式来供佛。到了室盯时代,又将其简略成“三具足”(花瓶,香炉,烛仑)的形式。其中的花当然是供花的形式。从许多残留在古画卷与石雕上的供花来看,这些供花大多采取“三尊”的形式。三尊不用说就是指佛教中的佛、法、僧,瓶中以直立的一束为中心,左右对称配置,平行竖立的结构,把前后作为正面,不能背面向佛。而且,要表现出端正的、符合信仰的姿态。再者,花瓶不采取斜线形或横向形,通常是采取直立的形式。和“插”这个词相比,用“立”来表达更为合适。这就是后来花道中“立花”形式的雏形。如今生花三角形的结构形式,就是来源于这种供花的三尊形式。15世纪中期,立花名手池坊专庆创立了最早的花道流派池坊流,可以说这时花道正式形成。佛教思想对日本花道的形式与思想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另外,在日本也有许多文学作品,对古代插花都有所记载。日本著名的古典文学作品《万叶集》(奈良时代后期,作者大伴家持)中就有不少歌颂插花的和歌。平安时代的《伊势物语》、《枕草子》等中,对王公贵族们欣赏插花的情景均有记载,也可以从中看出在当时他们已经有很高的欣赏意识。日本和歌中托物言志之传统,与在花开花落中感悟人生悲欢,不无关系。
到镰仓时代后期,藤原定家的《明月记》等中,开始出现“立花”的表现形式。这时的“立”与“插”相比虽然还不太成熟,但在技术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自觉和进化,这种欣赏“美”的意识和插花技法的进步与发展,不久就带来了室町时代初期“七夕法乐花会”的盛行,这可以说是立花之母了。
日本的插花艺术是一种可以与茶道相提并论的独特的传统艺术。其他的传统艺术,许多至今还沿袭着一定的传统形式,而插花艺术作为我们身边日常生活的一种存在,强烈地受到时代生活方式的冲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式样的展开也纷繁复杂。
现代插花种类极其繁多,从立花、生花、抛入花、盛花、自由花、前卫花、造型花到雕塑花等。这些式样各异的作品都是以各自流派的主张为基础创造出来的。大致可分为三类:古典花、自由花、前卫花。古典花主要是指立花和生花,由于流派的不同,有的称之为”传花”。被称之为自由花的插花也包括盛花和抛入花,它们构成了现代插花的主流。前卫花是战后新兴的一种插花艺术形式,属于造型花流派,所以也称之为造型花,它摆脱了传统观念和样式的束缚,常使用玻璃、塑料、布条、羽毛、钢丝、铁板等人工材料,有时也和自然花混在一起。它主要是以作者个人的创作倾向为基础进行创作的。
在古典花、自由花、造型花的这种分类中,自由花和造型花的区别至今也还很难有明确的界限,包括从完全不使用花材的雕塑花,到以花材为主的造型插花,统称为现代插花。现代插花的最显著的特征是,不仅可以在家庭中使用,在一般的建筑空间中都可以使用,店铺的橱窗里或公共设施的大厅中,甚至在野外也可以发挥着一种纪念物的作用。
另外,插花也受到了广大外国女性的青睐,在美洲、欧洲及澳大利亚等地有许多插花爱好者组成的国际团体支部,专业的外国师傅们也在努力地进行着日本花道的普及活动。
在日本国内,1966年也成立了由各流派代表组成的日本插花协会,插花艺术的发展吸引了前所未有的参与者。
在日本插花流派的数量,是一个不断变化着的数字,大致来说有1500个左右,根据各流派自己成立过程的不同,可分为全国规模的流派和区域性的流派。在全国规模的流派中,著名的有池坊流、小原流、草月流三大流派,另外,嵯峨御流、专正池坊流及其他流派也正努力向全国规模发展。未生流、古流等流派具有很强的地域性,比如常说的关西未生流、关东古流。再者,未生流、古流及远州流是把生花作为“传花”的代表性的流派,它们的分支很多,数目惊人。 各个流派,都有自己固定的教材。
中国花道-中式插花艺术
在我国插花的历史源远流长,发展至今已为人们日常生活所不可缺少。一件成功的插花作品,并不是一定要选用名贵的花材、高价的花器。一般看来并不起眼的绿叶一个花蕾,甚至路边的野花野草常见的水果、蔬菜,都能插出一件令人赏心悦目的优秀作品来。使观赏者在心灵上产失共鸣的是创作者唯一的目的、如果不能产生共鸣那么这件作品也就失击了观赏价值。具体地说、即插花作品在视觉上首先要立即引起一种感观和情感上的自然反应,如果未能立刻产生反应,那么摆在眼前的这些花材将无法吸引观者的目光
。在插花作品中引起观赏者情感产生反应的要素有三点:一是创意或称立意、指的是表达什么主题,应选什么花材;二是构思(或称构图),指的是这些花材怎样巧妙配置造型,在作品中充分展现出各自的美:三是插器,指的是与创意相配合的插花器皿。三者有机配合,作品便会给人以美的享受。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要有一个与之相协调的环境,插花作品与环境的配合也十分重要。插花装饰需依环境及场合的性质而定,不同场合和对象要用不同的花材。如盛大集会商厦、酒楼开业,以及宴会厅等隆重场合的喜庆用花,花材色彩要鲜艳夺目,花形硕大,以展示热闹、有气派:反之,哀悼场面要用花宜淡雅、素净如白色、黄色花材,籍以寄托哀思。应用插花来烘托气氛、渲染环境,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插花艺术对中国人而言,插花作品被视为一个天人合一的宇宙生命之融合。以“花”做为主要素材,在瓶、盘、碗、缸、筒、篮、盆等七大花器内造化天地无穷奥妙的一种盆景类的花卉艺术,其表现方式颇为雅致,令人把玩,爱不释手。
插花艺术的起源应归于人们对花卉的热爱,通过对花卉的定格,表达一种意境来体验生命的真实与灿烂。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 展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插花既不是单纯的各种花材的组合,也不是简单的造型,而是要求以形传神,形神兼备,以情动人,溶生活、知识、艺术为一体的一种艺术创作活动。 现代艺术插花不过分要求花材的种类和数量搭配,但十分强调每种花材的色调、姿态和神韵之美。用一种花材构图,也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不同的构图以及与不同花材花器的组合,达到的效果则是完全不同的,这也就是艺术插花的表现力。艺术插花最讲究的是作品的意境,而对花材和花器的选择几乎没有限制。插花构图注重立体感和空间感,要留空白,以给人想象的余地。艺术插花通过搭配组合,可以把非常不起眼的材料组织成具有高雅情趣的艺术品。这也是插花的魅力所在。
一件好的作品之所以有较高的艺术魅力和生命力,是由于作者能捕捉自然界最美的瞬间,进行艺术加工。既不是自然美的重复,也不是对他人作品的模仿,而是经过作者精心创作,具有独特个性和表现力的作品。艺术插花的作者,须善于观察自然,敏锐地捕捉自然界花卉植物最美瞬间,积累花卉的形象,注意熟悉花卉的丰富语汇,具备一定的美学理论基础知识,熟悉绘画音乐,这样才能不断地创作出真善美的作品。
我国在近2000年前已有了原始的插花 意念和雏形。插花到唐朝时已盛行起来,并在宫廷中流行,在寺庙中则作为祭坛中的佛前供花。宋朝时期插花艺术已在民间得到普及,并且受到文人的喜爱,各朝关于插花 欣赏的诗词很多。至明朝,我国插花艺术不仅广泛普及,并有插花专著问世,如张谦德著有《瓶花谱》,袁宏道著《瓶史》等。中国插花艺术发展到明朝,已达鼎盛 时期,在技艺上、理论上都相当成熟和完善;在风格上,强调自然的抒情,优美朴实的表现,淡雅明秀的色彩,简洁的造型。清朝插花艺术在民间却得不到重视、发 展和普及。中国的近代由于战乱等诸多因素,插花艺术在民间基本上消失。一直到近几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及改革开放,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鲜花才逐步回到了人们的生活当中。 东方式插花崇尚自然,讲究优美的线条和自然的姿态.其构图布局高低错落,俯仰呼应,疏密聚散,作品清雅流畅.按植物生长的自然形态,有直立,倾斜和下垂等不同的插花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