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全文网

佛教思想和先秦儒家思想之比较

发布时间:2022-03-13 21:21:08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

佛教思想和先秦儒家思想之比较

  一、叙论

  春秋时期,中国出了个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就是孔子,他集以往思想文化之大成,开后世儒家学说之先声。他的思想学说,经过两千多年的潜移默化,有的已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意识、精神生活和传统风俗习惯的准则,构成了有别于西方国家中国式的社会习俗和家庭生活的风范,在世界文明中上占有重要地位。随后的先秦时期,孟子和荀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在儒家历史上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创始人是释边牟尼旨,约生于公元前565年,略早于孔子。佛教于东汉永平七年传入中国,认为人生是苦,宣传五蕴、四谛、十二因缘等出世哲学,传入中国后经过和传统思想文化的对等交流,形成有中国特质的化学体系,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佛教在中国的传播过程中,除保持自身的特质外,也吸收和融合了儒家的一些观点。儒学与佛教探讨的对象都是人,都对人生的意义、价值作出了独特的判断,都十分重视道德修养,各处形成了一套人生哲学体系。用佛教观点看先秦儒家思想,有相通之处,也有根本性的思想差异,本文试用佛教观点评价和探讨以孔子思想为主流的先秦儒家思想。

  二、佛教的业惑论和儒家天命观之对比

  孔子继承传统的原始宗教的天命观,有时把“天”视为人世间的主宰者和人格神。孔子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委氏》)。又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尧曰》)。但是,孔子在相信天命的同时,对周时盛行的通过卜筮探求上天意向的作法持否定态度,并且认为天命就蕴含在自然事物的运行之中,人们应该顺应天命而积极努力,不应该消极服从天命安排,放度自己的努力,因此,他强调“为仁由己”。佛教则讲业惑缘起论。今生所受果报是由前生起惑造业而感受的,基于一种因果观点,苦乐都是自己造的,否定一个能主宰命运的神。在对待业力的态度上,不应消极对待命运,应积极忏悔业障、改造命运、精进修行,以超脱烦恼。关于生死问题,孔子重视生不重死,所谓“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敬鬼神而远之”。对于人死后是否为鬼,他取了回避态度。佛教不否定鬼神的存在,但不多谈,其重心在于重视人的自我精神的超越。从利他方面来讲,佛教主张心净则国土净,力图建立人间净土,净化人生,与儒家的重生思想是一致的。同时,佛教又提出生死事大,无常迅速,不能忽视“死苦”对人生的威肋、而求出离生死轮回。佛教还提出“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表现出积极对待生死的一面。

  三、佛教的闻思修和儒家知识论之比较

  (1)多闻的重要。孔子强调“多闻”“多见”,他说:“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又说:“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佛教也强调多闻,所谓参访善知识,听闻正法,然后依教奉行,“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2)学和思的关系。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认为学必继之以思,思几依据于学。他反对只思不学,说:“吾尝终日不食,终日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他反对学而不思,提倡“九思”。佛教亦注意到学与思的协调,认为“深入经藏,智慧如海”,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信心,增长智慧。

  (3)学以致用。也子认为君子学习的目的应是为了从政和道德践屐。他说:“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学的虽多,不能用于实践,也是白学。他还说:“闻义不能徙,是吾忧也”,主张“徙”义,把了解到的道理用于道德实践,反对那种知而不行或“言而过其行”的人。这此佛教所提倡重视的“解行并重”“解行相应”的精神是一致的,学习佛法如果不能在实践中加以应用,就同世俗一般研究佛教者无区别了。

  四、佛教的道德观和儒家伦理思想之异同

  孔子提出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规范体系。“仁”的含义是“爱人”,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伦理关系的基础。孔子很重视道德修养,要求人们“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还认为必要时可以牺牲一切,甚至自己的生命,他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孔子还强调发挥个人在道德修养中的自觉能动作用,说:“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儒家重同世和人际关系的规定有“三纲”“五伦”“六纪”等区分。理想的人格是“圣人”和“仁人”。佛教固然主张超俗出世,要出家修行,静修佛道,但同样重视现世的道德修养,如五戒,十善等道德规范。《六祖坛经》中谈到:“恩则孝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众恶无喧”。还要有报恩思想,报“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三宝恩”四恩。用一系列的道德修养改过向善,培植福德,以此为基础,再精修慧业,以期达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理想境界。

  五、佛教和儒家对人的地位和价值的认同

  儒家重人的地位所谓“人优于禽兽,为万物之灵”,对于人的价值则主张“自乐其乐”“乐知天命”。人不滞情于外物,则乐自生于心中。《大学》里所表达的人生哲学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儒家还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以体现人生价值。佛教非常重视人的地位,坛经说:”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离世觅菩提,恰如觅兔角。“就是说需在人间成佛,上界天只顾享乐,不知也在六道轮回之中,终会有堕落受苦的一天,缺乏修道之心,而下界的地狱、饿鬼及畜生几类众生只知苦,无暇顾及修道。所以,佛陀成佛在人间,人身难得,做是最优越。佛教重视人的地位的转化,认为通过修行,可以悟透人生,得到自在,最后达到涅真常的境界。与儒家重视教育,对人的教化有一致之处。

  六、佛教的理想人生和儒家的人生理想之我见

  儒家重视人生,赞美人生,重视社会组织及人与人关系等事情,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唯心主义产是完全涉世、入世的。佛教除了注意要菩萨学“五明”、修“六度”万行积极入世度众生外,最重要的是提倡出世、超世、脱俗。因为这世间有太多的痛苦和缺陷,虽有快乐,亦只是暂时的、有漏的,不是真快乐。佛教更注重通过修行,净化自心,以期达到解脱烦恼、出离轮回之目的。

  先秦战国时期,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很重要的人物,他们的有些思想在以上几点里已谈到一些,这里着重从伦理思想方面说明孟、荀的异同及与佛教的思想差别。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把道德规范概括为五种,即仁、义、礼、智、信,同时把人伦关系概括为五种,即“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仁”最重要,如果每人都讲仁,天下的稳定和秩序就有了可靠保证。为说明这些道德规范的起源,孟子提出人性本善的主张,认为人人都有“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称为四端。

  荀子从与孟子不同的方向继承和发展了孔子所创立的儒家伦理思想,以“礼”为核心。荀子认为,人性是先天而生,不学而能的,人性就是恶,就是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就是好利,嫉妒,喜欢声色,顺人性发展,就会出现暴乱。而人类为了生存,为了战胜自然,必须结成一定的社会组织──群,维持一定的等级秩序──分。这就要求有礼,即有道德,礼可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荀子特别重视道德教育,提倡用礼义来变人类原来的恶性,要求“注错习俗”以重视外部环境对道德的影响,要求“积善成德”,以重视后天的学习和积累,最后达圣人境界。

  佛教认为十法界皆唯心所现,心包含善恶,单看心如何转境,所谓一含善即天堂,一含恶即地狱,可以概括孟、荀二家的性善、性恶的片面之说。佛教的五戒中的戒“杀、盗、邪淫、妄语、饮酒”,可以起到与儒家的提“仁、义、礼、智、信”的同样道德规范功用。

\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佛教是重出世的,儒家是重入世的,两家关于道德修养的观点有些一致,只是儒家提到较高程度。而佛教除了有入世的思想道德体系外,更有出世脱俗的思想,这是儒家学说所没有的,这也是佛教之所以高明的重要思想标帜。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