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天:众生都是沉睡的菩萨
发布时间:2023-11-23 03:01:34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
众生都是沉睡菩萨。一切有情众生都拥有如来藏性,都有这个圆满的自性,正是依靠如此才能成就为佛的,所以一切众生都堪成佛。就算堕落到最最深处的地狱众生,也有成佛的可能,只是这个历程的早、晚、快、慢、直、曲不同,所以一切众生本来都是没沉迷的圣者。为什么就迷失了
?是因为有了一念无明!一念无明就是根本无明,随根本无明的产生,从而产生了尘沙无明,也就是我们说的无明烦恼。一念无明可以是当初的一个妄念,而这个妄念不容易区分的那么仔细,妄念里会有妄想,会有执著,会有分别,佛陀讲无明的根本是妄想,这是指一念无明由妄想而来;在深处还指到了妄想的延伸,就是最初的一个心念的波动。这个波动里隐藏了妄想的执著和分别;继续延伸这个妄想就进入到想里了,我们现在区分想,分为正和非正,比如某个想是正确的,而有的想是非正确的,我们往往认为非正确的想就是妄想,其实不然,一切的想都是妄想,只是妄的程度不同罢了。所以一切的心念波动,都是妄念的生灭!所以诸佛菩萨的法身安住在常寂光的如如不动的境界里,没有丝毫的波动,而且恒常以来都是如此,所以这样的境界叫做常寂。
在常寂光里如如不动了,但是因为某个因素产生了某个心念的波动,可能一瞬间的一闪念,就从常寂光的如如不动跑出来了,于是这一个闪念里有了相、有了执、有了妄、有了分别。最开始的闪念或许是非常短暂的,如电光火石一般,随后如果能及时回去,寂灭了这个波动,就又返回到常寂光里,自然相安无事;但是随这个闪念的产生,念头会产生力量的作用,向内向外形成了影响力,也就是最初的这个业力。随这个业力继续跑,就从常寂光离开很远,再想通过一闪念回去,就不容易了。因为这个时候已经有沾染了相、沾染了分别、沾染了执著、沾染了种种见、种种取、种种爱,已经不匹配常寂光中的纯净了。因为不清净了,再想回到清净中,就要对自己清洗。所以就要去做自我救赎了,要通过自我的努力调整身心,从而消除这些影响回归到清净中去。
学佛的根本也就是这一个事情,就是回去罢了。怎么回啊?你过去摇动身心(行惑),释放了贪嗔痴(业),现在就要克制掉贪嗔痴(戒),而且还要消除贪嗔痴带去的影响(消业),对内的影响要消除(消除内业),对外的影响也要消除(消除外业)。
我们释放了妄想,就要回收这个妄想的影响,释放了分别、释放了执著,就要去消除分别和执著的影响。所以说回归到自性,其实就是懂得了这些,恪守住自己的心,不再释放妄想、执著、分别,乃至连放下的想法都没有,纯粹的回归到清净中去,这就是回自性的方法。那么为什么佛菩萨回归自性了,又返回到世间救度众生?就像释迦佛一样,已经证悟最高觉悟了,为什么又要在世间宣讲佛法?他已经在天上证悟佛果了,为什么又要在人世间示现一次八相成道?他已经在娑婆示现八千次成佛了,为什么还要再从头走一遍,舍兜率、降王宫、弃位、出家?
这个所谓的最高觉悟,绝对不是回归自性就完毕、就可以画上句话的,后续还有什么?后续又觉悟了什么,才是真正的佛的觉悟?就是这个众生和自我的关系问题,这是最终觉悟的事情。
婆罗门女觉悟了这个事情,从业海回,如梦一场,回到寺院发大誓愿。婆罗门女觉悟了自我和众生的关系,但是仅是这个关系的开端,不是结尾,不是终点。婆罗门女觉悟到了:地狱众生,都是自己宿世以来的亲人、眷属、父母等等,所以才要在佛像前再发大愿,救度这些披着众生衣服的亲人眷属;地狱众生是自己的亲人眷属,曾是自己的父母至亲,所以才会蒙受自己的行做皆同升天;而业海里浸泡的众生百千万数,也是如同此理;再继续推演,但凡六道众生都如同此理,这才是促成地藏菩萨所发愿的根本。
而经文里几次跳跃,把这个觉悟过程完全淹灭了,用了“悟此事已”四个字就把几个跳跃转折的觉悟过程都概括了。可是我们却不能理解她到底悟了什么?于是就开始各种猜测。
所以从经文描述里,业海啊、无毒啊、地狱啊、同生天上啊等等,都只能看到对应的场景描述,却没有表述婆罗门女的心路历程。我们学佛虽然是要学佛菩萨的行做,可是如果不理解他为什么这样,不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就很容易缺乏坚持的动力,乃至会轻慢、会疑惑、会猜忌、会否定、会诽谤。地狱众生都是自己亲妈,要救;业海还有那么多众生也一样是亲人,要救;没下业海的众生也一样是亲人,也要救;所有在轮回里的众生也都是亲人,如此就都要救。这才是地藏菩萨本愿的核心。如果我们只理解地藏菩萨救度地狱众生,这就稍微偏了一点;如果地藏菩萨只救度地狱众生,那么他是不可能成就菩萨,因为慈悲心不广大。如果我们真正的理解并贯彻了,如此众生和自我的认识,这起码是可以激发慈悲心的。
佛觉悟的众生和自我的关系是这样的吗?可以类似,但不同。从理论上说,佛觉悟的自我和众生的关系是:我就是众生,众生就是我;虚空法界是我,我是虚空法界。所以虚空法界中的众生,是我虚空法界的自性众生,所以成佛是要度尽自性众生。但佛也知道无众生相、无我相,既然都没有相,为什么可以有众生执著的众生相?就是因为,众生没有理解“无我相”,所以才会执著了众生的众生相。
于是虚空法界无外乎是漫天飞舞的执著。你执著了你的过去,所以有了你可执著的现在;你因为执著了现在的种种,所以就有了将执著的未来。我执著了五重颠倒,所以出现在五浊恶世;我执著了色受想行识的坚固存在,所以被五重颠倒的妄想压制。佛出现于世就是要告诉我们这个,无外乎是要说:嘿,梦该醒了,这都是你执著的迷梦!就像一个小孩子沉迷在自己幻想的丛林,最后造作了无数的奇遇和猛兽,也带来了无尽的快乐和痛苦、烦恼和无奈。
所以世间的一切,过去生的一切,未来世的一切,皆是我们的执著使然罢了。要学会看开、学会放开、学会坦然面对;而不再是随风起浪、遇镜贴花黄、不再是温泉水暖洗肥皂、不再是追随外缘起分别、追逐欲望起贪嗔、追逐愚痴起妄想!这就是回归的路。只是谈何容易呢?自性的众生如何度?禅宗不讲度外在众生,但讲度自性众生,这是禅宗的立义点,因为已经觉悟到自我和众生的关系是:众生是自我自性中展现的这个层面,但这和佛的觉悟还不同。
最后佛的觉悟可以套用《华严经》的境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法界即十法界,十法界即是一真法界。所谓一真法界就是一合相。所以一切众生本就是我自己,只是不同的侧面罢了!就像现在有一种平行宇宙的理论,所有的众生仅是因为在某个阶段执著了某个妄念的我,于是我有无尽妄念,才有世界的无量众生。于是无量众生本不是众生,所以才不当做众生想,只是这样起个名字,如此叫叫罢了。如果不这样叫,那么当如何称呼?唉,那个戴帽子的我;那个穿红鞋的我;那个一米八的我;那个三岁的我;那个爱吃糖的我;那个喜欢玩耍的我等等!
所以那个喜欢付出的我,和喜欢攫取的我成为了一对CP(最佳组合),他们互相满足,又互相帮助,最后要互相觉悟;于是那个喜欢唠叨的我,和那个寡言木讷的我成了一对CP,互相补充,互相提供需要。于是每个遇到的我,都是我某个妄念而成就的侧面,所以救度众生,就是救度自己,度人就是度自己。因为他人就是我自己,除此之外无有真实的自己,所以才要放弃这个所谓的我,因为一切众生都是我,所以这个所谓的我才可以知道一切外在的我在想什么、在承受什么、在造作什么!
所以一切众生都是沉睡的菩萨,等同于一切众生都是沉睡的自己,都是待唤醒的一个不圆满的侧面罢了。更多侧面的我之觉醒、回归,才促成了这个完整的所谓我。所以佛度众生,并非是因为佛仅是觉悟圆满,而是觉悟如此,但还要落实自我救赎罢了。
所以我们现在就开始做打捞工作,把机缘成熟的众生送回极乐,最后你送的是自己,而非是他人;最后你超度的就是自己,而非是他人。这话我过去说过,只是说得较为浅显,并没有深入挖掘。可能如此的内容各位听起来很难理解,不过那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现在就要去做打捞工作,把机缘成熟的众生超度走,在极乐相汇,如水滴入海,终成巨流!
摘自人间天新浪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