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全文网

一文读懂:佛与菩萨在等级上有何差别

发布时间:2023-09-17 03:04:32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
一文读懂:佛与菩萨在等级上有何差别

“佛”是梵文“佛陀”的音译之略,也有译作“浮屠”、“浮图”、“勃驮”、“没驮”的,汉语意思是“觉者”、“知者”、“觉”。

佛教徒将“佛”作为对教主释迦牟尼的尊称。小乘之“佛”,专指释迦牟尼;大乘之“佛”,则泛指一切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除释迦牟尼外,如过去有七佛、燃灯佛,未来有弥勒佛,东方香积世界有阿閦佛,南方欢喜世界有宝相佛,西方安乐世界有无量寿佛,北方莲华庄严世界有微妙声佛等。

佛国——色达

佛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成佛的途径有四种:

信满成佛。依种性地的决定,坚信诸法不生不灭、清净平等、无可愿求,这就能信满成佛。解满成佛。依解行地,深刻理解法性无造无作,不起生死之想,不起涅槃之想,心无所怖,亦无所欣,这就能解满成佛。行满成佛。依究党之菩萨地,能除一切无明法障,菩提的愿行,都能具足,这就能行满成佛。证满成佛。依净心地,得无分别的寂静法智,及不可思议胜妙的功德,这就能证满成佛。

释迦牟尼佛像

“菩萨”是梵文“菩提萨埵”的音译之略,汉语意思是“大觉有情”,即“上求菩提(觉悟),下化有情(众生)”的人。有的译作“大道心众生”、“道众生”等。这些词太拗口了,有人就简略地意译为“开士”、“始士”、“高士”、“大士”,即“发大心的人”。多数人还是习惯用译音的略称——“苦萨”。

“菩萨”原是释迦牟尼修行尚未成佛时的称号,后广泛用作对大乘思想的实行者的称呼。有人对崇拜的神像,也称为“菩萨”。

京都岚山天龙寺

菩萨有五智:

通达智。能达觉梦诸法。随念智。能忆持过去的事情而不忘记。安立智。能建立正行并修习其他。和合智。能观一切法缘和合。如意智。能随意之所欲而无不满足。

菩萨虽然神通广大,但毕竟只具备“自觉”、“觉他”,尚缺“觉行圆满”,因此在佛界居第二等级。

观世音菩萨

佛典上经常提到的菩萨有弥勒、文殊、普贤、观世音、大势至等。

比如像著名的地藏答萨,前身曾是一个名叫“光目”的女子

。他每逢其母亡日,供养一尊罗汉。后来知道母亲堕在恶趣,便发大誓愿言:“我自今救拔一切众生,一切尽成佛后,我方成正觉。”依此大誓愿,后得以久拔母亲出苦海。而地藏自己,则因人世尚有受苦众生,地狱尚有各种磨难,自感“觉行尚未圆满”,所以至今尚未成佛。

地藏菩萨铜像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