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禅能使吃饭更有滋味
发布时间:2024-10-24 03:01:23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每一个人都具有禅心。
读了这句话,也许会有人反问:你说我具有禅心,我怎么不知道?
佛陀在禅坐证道时,发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即每一个人都有禅心)。我们之所以不能觉知这一点,是因为心被遮蔽着。
遮蔽心灵的,我们可以称其为无明。
这些遮蔽,来源众多:与我们成长的环境有关,与我们接受的教育有关,与我们的生活习惯有关,凡是会让我们在认知事物上有所执著的,都属无明。
无明是心灵上的黑暗,这与科学上的发现、发展、发明无关。
也许会有人反问:我的心被遮蔽着没关系
啊,你看,我不生活得很好吗?生活的好与不好,要看一个人当下有没有烦恼,是不是为某些问题所困惑。
曾有人为“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时间的起点在哪里”等众多问题所困惑,于是,他去请教佛陀。
佛陀举了一个例子表明自己的看法。
假如一个人被毒箭所伤,医生想治疗他。中箭的人却说:“先不要治疗我,我想先了解这是什么毒、是谁射的箭、他为什么要射我?”这样下去,会有什么,结果呢?
来人答道:也许在未得到治疗之前,此人的命就保不住了。
佛陀说,所以,你的问题,我不予回答。
如果有人的确被烦恼束缚着,他想从中挣脱出来,于是又问:如何开启被遮蔽的心,去除烦恼呢?
被遮蔽的心,是有所执著的心。学会放下执著,体会“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能够帮助我们认知世界的整体性。
比如,有的人高考没考好,就好像一辈子没有希望了。事实上,这种“一试定终身”的想法是不对的,如果把某一阶段的成败,作为整个生命的成败,那不过是一种借口而已。
生命是完整的,或许某一处的失败,正好是另一处反省的机会,借此能够有所改善。因此对任何事情成败得失的判断,都不能只看某一点,而要考量整体生命。如此一来,才能够在面临挫折时,很快地重新振作、重新出发。
这或许就是学禅的人总是快乐的原因之一。
也许会有人继续反问:学禅能够当饭吃吗?
禅有两大特色:完整性与根本性。吃饭问题,是生活的根本问题之一。学禅固然不能当饭吃,但是能使你吃饭更有滋味。
家师净慧法师在中兴赵州柏林禅寺的过程中,倡导“觉悟人生、奉献人生”为宗旨的生活禅理念、“在生活中修行,在修行中生活”的教法,让人“在尽责中求满足,在义务中求心安,在奉献中求幸福,在无我中求进取,在生活中透禅机,在保任中证解脱”;自1993年起,举办生活禅夏令营,至今已历十二届。相对于禅宗祖师当头棒喝等严厉的教学方法,生活禅因应时代,温和、友爱而富有理性。
学禅能够帮助我们深入地体会生命的实相,不只是心灵的宣泄与净化,而是升华,使人的生命丰富而活泼。
学禅,并不代表我们就拥有禅心。有一位北京来的居士曾对我说:身在赵州,他不会想念北京;身在北京,却时常想起赵州。
我告诉他,这是因为他的禅心未被开启。若能将禅落到实处,身在北京与身在赵州是一样的。
学禅毕竟不是悠闲、消遣地享受下午茶。
当我们试图通过禅坐来调整身体时,双腿僵硬,身体沉重,关节疼痛,呼吸急促,思绪散乱,使得我们只想早早结束禅坐。身体成为我们所要面对的敌人。我们原本认为坚定的心其实很软弱。有许多人会因为舍不得花力气、花时间,害怕吃苦,懒得行动,败下阵来。
人生面对着不断地选择,也要面对选择之后所出现的结果。禅心不是“已做成”之物,而是不断在“选择”的过程中。
上面提到的那些不适,是我们选择学禅后出现的最初结果。如果我们“选择”坚持下去,就能够逐渐克服掉身体的惰性,培养出高度的觉照能力,从而对生命的快乐有更深刻的体会。
人的快乐分为很多层次。如果把快乐定位在身体的、本能的需要,那只是较低层次的。因为感官的满足来得快、去得快,这种快乐的背后,其实是更深的痛苦。
禅悦是比较高境界的快乐,虽然它不容易获得,但得到以后能够长久保持。禅悦是内求于己,不倚赖外在的因素和条件。凡是倚赖外在的条件来满足的快乐,都没有保障。
学禅还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校勘。否则,如果只学到一些禅的知识,却不能应用在日常生活上,就算学得再多,又有何意义?
比如说,学禅之初,我们所背诵的“四弘愿”中的“众生无边誓愿渡”吧。如果在满载的公共汽车上,有一位老太太上车,这时,你正好有位子坐,并且坐得很舒服,“到底让不让座位呢?”如果不让座,“众生无边誓愿渡”对于你,只是一句空话;站起来让座给那位老人家,“众生无边誓愿渡”对你的考试才算通过。
马明博居士曾在柏林禅寺生活近一年。《(天下赵州生活禅)》以他的个人视角,对生活禅及赵州柏林禅寺的发展做了介绍。阅读这本书,可以管窥不尽禅河代代传灯的祖师风范,可以大致领略生活禅的风采以及禅的精神。这本书充满了他对生活禅的体悟及对禅的“个人发现”,是他报佛恩、报师恩的倾心之作,也是引领人们了解、接触生活禅的一种善巧方便。
学禅能够帮助我们开启智慧,观照内心,认识自我。但是,智慧必须经由自己觉悟而生,无法由他人递交到你手上。他人所能给你的,只是可以表述的禅的知识,如果不能落实于生活的话,徒增谈资而已。
西方哲学家怀特海说:“一定要等到你课本弄丢了,笔记都烧了,为了准备考试而记在心里的各种细目全部忘记时,剩下的东西,才是你所学到的。”
学禅不用参加考试。但是,我期望每一位读者读完这本书之后,都有一些“剩下的东西”。
编辑:心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