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传法师:学佛修行必须要坐禅吗?
发布时间:2024-10-29 03:00:37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
问:学佛修行必须要坐禅吗?那么有五十种阴魔干扰,还害怕呢。弟子只想如法念佛、诵经,这样可以吗?
恒传法师:阿弥陀佛,三藏十二部经也没有讲修行必须要坐禅才能学佛修行?修行是在心性上下功夫,什么是禅明白吗?应当了悟佛的心,佛的心就是最上乘、就是禅,禅就是正法的灵魂,禅是佛陀正法的血脉;佛所说的禅,是证量的解脱境界,不是野狐禅、不是葛藤禅、不是文字禅、也不是口头禅,像鹦鹉学讲话,不是狂禅、不是枯木禅,整天坐在那边,像木头一样,不是邪禅,不具有正见。佛所说的禅,是证量的解脱境。界,禅,是佛陀的自觉圣智,人人本具的大解脱心、大自在心、大智慧心、究竟平等的心,就是禅。直接了当的说:最上乘就是一佛乘,一佛乘就是无上禅,无上禅就是诸佛的心,体悟诸佛的心,就是一切修学佛道的总皈依。一棵树木都知道要朝着阳光去成长;人应当向着自性的光明去开发,见性就是自性的光明。什么是禅?禅是不二法门的究竟圆满现量。什么是禅?禅是绝对、独立的,没有能所,凡有能所,皆是戏论。什么是禅?二六时中,不倚一物,二六时中,不能依靠任何的物,因为万法都是败坏之相。禅是绝对的自由,没有烦恼;禅是绝对的平等,它是绝对的证量;禅是理性和智性的登峰造极;禅是现实,既现实又超越,内心既洒脱又庄严,禅面对一切现实,却超越一切现实;禅的内心既洒脱,外现无量的庄严相;禅是正知、是正见、是正受、是正觉。什么是正知?没有邪知,不立一个正知,就是绝对的无知,就是正知,绝对的无知就是无所知。什么是正见?没有邪见,不立一个正见,就是绝对的无见,绝对的无见就是正见。什么是正受?一切法不受,是名正受。什么是正觉?正确的觉受叫做正等正觉。什么叫做正等正觉?就是正确的觉受,一切的苦受、乐受、忧受、喜受、不苦不乐的舍受,皆是如梦幻泡影。放下苦受、乐受、喜受、忧受、舍受,一切的感观的假相的感受,统统无所住,就是正受、就是正觉。禅就是众生与诸佛究竟的平等相;禅是无尽宇宙的本质,宇宙的真相就是禅,因为它毕竟空寂,无有来、无有去;无有生、无有灭;无有增、无有减。禅是无尽宇宙的本质;无尽宇宙的真相就是禅。禅毕竟空寂,禅是生命的原态,我们的生命的原态就是禅,因为生命的原态就是佛的心,佛的心就是生命的原态,禅了悟了诸法空无自性,禅是诸佛所传的本体,本心究竟平等。禅是正法真血脉;禅是三藏十二部经典的精髓;禅是大悟人的真法身、真慧命;禅是佛法的大法幢;禅的究竟义是什么。禅是法界性相不二的体现,性、相不二,就是当下了,当下了。好!这个毛巾,毛巾的体性本空;但是,你不能说没有毛巾啊!对不对?求其体性不可得,没有真实体,它不是永恒的,花也是这样子的。所以,禅是普济群伦的无上甘露法门,是为什么呢?因为它是法界性相不二的体现,就是要真实境,要好好的去体悟究竟义。禅法的现量境界,不是比量,也不是非量。禅是活的,禅是妙用无量的、无穷的,禅不是死气沉沉的!简单讲:生活就是禅。为什么?因为禅是法的现量,眼睛所看的、耳朵所听的,哪一样、哪一种东西不是法的现量?对不对?除了你用臆测的妄想以外,用臆测的妄想,不是比量就是非量。所以,禅不是比量、不是非量,禅是法界性相不二的现量境界,禅是活的,它是妙用的,不是死气沉沉的,生活就是禅。
禅是生命的究竟解脱;禅是十方诸佛共有的一颗大智慧心,大智慧心就得大解脱、大自在、大自由、大平等;禅是内心既洒脱,威仪也可以现庄严,禅不被物碍,不被法缚。再讲一遍:禅不被物碍,不为法缚,不被物碍就是说:禅,悟道的人,看到这些缘起缘灭的东西,统统知道,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禅离一切无明,禅离一切恶见,禅离一切邪执,禅离一切邪受,禅离一切邪觉,禅离一切愚痴,禅离一切梦幻、一切有为法。悟禅的人,内心具足大光明、大解脱。禅了悟诸法本无,本无亦无,法法本空,本空亦空;法法本无,本无亦无。般若的妙心人人本来具足,禅就是大般若心。禅自他不二,心即是佛,即佛就是心,生佛平等,一切众生跟诸佛平等。禅是无生理的究竟之处,禅是宇宙的究竟真相,宇宙的究竟真相就是禅。所以,诸位!如果不开悟、不见性,修行事倍功半;如果是开悟见性修行,就事半功倍了。所以,不见性修行,百千万劫;开悟见性呢?刹那中即见永恒。开悟人的心境,入万人之中,如入无人之境。
其实阴魔不是很影视那种,有个黑影飘出来的样子,或者有一定的形象。凡事令我们烦恼的,令我们不能获得真正幸福的,就是阴魔,他们可能装成很吸引,很可爱的样子,来迷惑我们,我们也多被迷惑,看不清他们本来面目,所以才着了道,如果我们看清了他们本来面目,就不会中计了。
华严经行愿品海云比丘章,第十章,第七句;“散灭一切诸魔军众”。这个“军”是比喻,“军众”是比喻,比喻他的数量多,比喻他有相当的威力
。“诸魔”,太多太多了。《楞严经》里面,跟我们讲五十种阴魔。那个五十是五十种类,不是五十个。五十个好应付。每一类里面都无量无边,我们什麼时候能够脱离魔掌?诸位要晓得,五十种阴魔,其实没有《八大人觉经》上讲得多。《八大人觉经》上讲四种,四大类;《楞严经》讲五十种,其实五十种就是《八大人觉经》四大类的一类,那一类呢?五阴魔。《楞严经》的五十种,是五十种阴魔,五阴魔——色受想行识。每一条里面,佛讲了十种,所以五十种。五十种是讲五阴魔。除五阴魔之外,烦恼魔,烦恼魔的头数不在五阴魔之下。天魔、死魔。天魔是我们外面的,要用现在的话来讲,就是外面五欲六尘的诱惑,这个叫天魔。死魔,死魔也不是一种,我们无始劫以来,在六道轮回里,生生死死,死死生生,干这个事情。死为什麼要称之为魔呢?因为一次生死,你前世所学的,全都忘的乾乾净净。纵然得人身,还得重头来起,这是折磨。你前世一世的修行,没有办法带到后一世。每一生都要重头来起,你说这个多难!可是见性之人,这个境界里面,不但六道超越了,十法界也超越了,他们是一真法界的菩萨,所以这四种魔都没有了。五阴,这个是烦恼,天魔、死魔,他们全都没有了,魔军散灭了。见性,魔军就散了,这些魔障都没有了。大方广佛华严经(第二二四卷)佛菩萨对我们的帮助就是所谓的感应,众生有感,佛菩萨必定有应。经教里面跟我们说的,像观世音菩萨,那只是一个代表,“千处祈求千处应”。可是有人说,我求佛菩萨,好像没有感应。可能!为什麼?佛菩萨对人的感应,他有个原则: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你要求享受,增长贪瞋痴,你怎麼求,佛菩萨不会感应。如果你求这些东西,感应来了,那不是佛,那是魔。魔喜欢帮助你增长贪瞋痴,帮助你自私自利,帮助你造作恶业,然后看到你堕阿鼻地狱,他很开心,魔来了,佛不来。佛是成就我们的善心、善行,这个有感应。我们求,到底是佛来还是魔来?今天的世界魔多佛少,你看看《楞严经》就晓得。《楞严经》把魔分成五十类,每一类里头不知道有多少。在哪里?到处都是,都在我们四周围,你不细读《楞严》,你不知道。佛通常在经教里面为了讲经方便起见,只给我们讲五阴魔,《楞严》上每一个阴魔又细说十个,五十种阴魔。所以是佛是魔我们也要能辨别清楚,心正、行正,魔也变成佛;心邪、行邪,佛也变成魔;所以是佛是魔不在外境,是在你的内心。这也就说明,佛讲的话没错,境随心转。心正,外面境界都是佛;心邪,外面境界全是魔。是佛是魔,这个主宰不在外,在内。我们念念遵守佛陀的教诲,言语造作完全依教奉行,那是佛境界。佛示现来帮助我们,应以什麼身帮助,他就示现什麼样的身分。我们要晓得这个道理,要知道这个事实真相,这给我们很大的信心。只要明白佛法的究竟了义,诵经念佛时凡一切境来都不要执着,放下妄念,要礼一心不乱。愿你能深入经藏,早证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