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末法时期,为何不提倡观想念佛?
发布时间:2024-05-17 03:03:42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
摘自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讲记》
要解【问。观经专明作观。何谓不劳观想。答。此义即出观经。彼经因胜观非凡夫心力所及。故于第十三别开劣像之观
。而障重者犹不能念彼佛。故于第十六大开称名之门。今经因末世障重者多。故专主第十六观。当知人根虽钝。而丈六八尺之像身。无量寿佛之名字。未尝不心作心是。故观劣者不劳胜观。而称名者并不劳观想也。】‘问:《观经》专明作观,何谓不劳观想?’念佛法门里头有观想念佛,说不用参究还可以理解,为什么不用观想?‘答:此义即出《观经》。’说不劳观想这个意思,就是出在《观无量寿佛经》里面。‘彼经因胜观非凡夫心力所及’,从第一落日悬鼓到第十二观是观想念佛,确实不是我们能够观得成的。这十二观里面,最简单的就是第一观,你们不妨试试看,看这一生当中能不能把它观成?要怎样才能观成?经上讲得清楚:太阳下山的时候,你看落日像悬鼓一样红红的太阳,睁着眼睛太阳在面前,闭着眼睛太阳还在面前,这叫观成了。如果闭着眼睛太阳没有了,这没有观成。无论在什么时候,一切时、一切处,太阳都在面前,这叫观成。这最简单的,往后一层比一层复杂,不容易,真难!佛知道,绝对不是末法时期的人能够修得成功的。这个方法在正法、在像法时期还有,末法时期修观想修成功的几乎没有了。在历史上我们也没见到一个,智者大师是修观想成功的,智者大师他是隋朝末年唐初的人,还在像法的时候,还没有入末法。末法到今天是一千零二十年,所以末法时期一千零二十年之内,修观想成就的再没有听说过一个,记载里头也没有。
‘故于第十三别开劣像之观’,第十三观是“观像念佛”,这就比较容易多了。观什么佛像?丈六金身,或者用泥塑、木雕、彩画都可以。塑造这一尊佛像,天天看它,使这个佛像印在自己的脑海里,佛法里讲印在八识田中,用这个方法。这个方法虽然是一种方法,诸佛如来并不提倡。原因在什么地方?有它的困难,譬如修行人,那要很大的福报,家里有佛堂供养佛像,天天你去看这个佛像。你要有工作,你不能看这个佛像,你修行的功夫就断掉了,就间断。所以,那要有大福报,不需要工作,生活一切有人照顾,有人供养,才可以修这个法门;如果没有这个大的福报那就不行,离开佛像,你的功夫就间断。
‘而障重者犹不能念彼佛’,这是业障重的没福报。‘故于第十六大开称名之门’,十六观最后一观大开称名之门,持名念佛就是十六观里面讲的。‘今经’,就是指《阿弥陀经》,我们现在这部经。‘因末世障重者多’,这实在的话,我们自己想想,自己业障很重,观想不能成就,观像没有这个福报,佛才开持名念佛的方法,持名念佛我们就方便了,不需要看佛像,一切时、一切处都可以念佛,不受环境的拘束,功夫能够成片,能够不断,这是法门无比殊胜之处,‘故专主第十六观’。
‘当知人根虽钝,而丈六八尺之像身,无量寿佛之名字,未尝不心作心是。故观劣者不劳胜观,而称名者并不劳观想也。’胜是殊胜,“胜观”是前面第十二观“观想念佛”。业障重的人、根性钝的人,可以不用前面观想的方法,改用观像,观丈六或者观八尺,或者更小一点,像我们现在供的这个,这个大概只有两尺的样子,缩小了,可以随身带的,古人画的佛像随身带的,所谓是西方工具。如果根性更钝一点的人,连这个都做不到,那就完全用持名,观想就不必要了。我们知道,单单用这一句佛号,一生当中成就往生的人很多。我们在《净土圣贤录》里面看到,在《往生传》里面看到,在近代一些念佛人往生我们也看到;就是一句佛号,二六时中净念相继。为什么这一句佛号能成功?观想、观像、持名都是心作心是。“心作”,是心作佛;“心是”,是心是佛,一个道理。一个道理哪有分别,又何需要执着?我们把事理都搞清楚、都搞明白,我们的疑惑才消除,才能够死心塌地老老实实这一句佛号念到底。前面给我们解释为什么不必要观想,这底下这一个问答,说明为什么不必要参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