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藏安民禅师悟道因缘
发布时间:2023-03-19 15:17:13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华藏安民禅师悟道因缘
建康府华藏密印安民禅师,圆悟克勤禅师之法嗣,俗姓朱,嘉定府(今四川乐山县)人。安民禅师出家后专攻经论,一度于成都宣讲《首楞严经》,为义学僧众所归仰。当时,圆悟克勤禅师正住持昭觉寺,安民禅师与其座下弟子胜禅师为好朋友。因此,安民禅师得以有机会参礼克勤禅师。
一日小参的时候,圆悟禅师举“国师三唤侍者”之公案以及赵州和尚对此公案的拈题——
南阳慧忠国师一日唤侍者,侍者应喏。
慧忠禅师如是三召,侍者三应。
慧忠国师道:“将谓吾孤负汝,却是汝孤负吾?”
后来,有僧就此公案请问赵州和尚:“国师唤侍者,意作么生?”
赵州和尚道:“如人暗里书字,字虽不成,文彩已彰。”
举完之后,圆悟禅师便问:“那(哪)里是文彩已彰处?”
[自性虽无形无相,无可描摹拟议,但是吾人的举手投足、日用应缘处,无不是自性在现行起用,一切都是它已彰的文彩,除此之外,何处更觅它文彩?]
安民禅师一听,心中忽然生起大的疑情。于是便告香(学者焚香,请师家升座说法之仪式)入室请益。
圆悟禅师问:“座主讲何经?”
安民禅师道:“《楞严》。”
圆悟禅师道:“《楞严》有七处征心、八还辨见,毕竟心在甚么处?”
[“八还”义见《首楞严经》卷二,八还,即从八个方面推究、还源事物的生起因缘。大意是,身处堂中,所见之明还日轮,暗还黑月,通还户牖,雍还墙宇,缘还分别,顽虚还空,郁勃还尘,清明还霁。八还的意思是说,一切有为法,均由因缘而起,一一事物皆可推其生因,唯有能现生一切万法的妙明真心本身是找不到生因的,它是法尔如是的,属无为法的范畴。]
安民禅师便从文字知解的角度,作了种种详细的解说。可是圆悟禅师皆不认可。
安民禅师于是再次向圆悟禅师请益。
圆悟禅师便令他“于一切处作文彩已彰会”。
[圆悟禅师的意思是让他把日用中的一切均当作自性的妙用来会。]
后来有一次,安民禅师在圆悟禅师身边,偶然听见有一位僧人向圆悟禅师请益十玄谈,那僧刚举“问君心印作何颜”这一句时,圆悟禅师厉声说道:“文彩已彰!”
安民禅师一听,言下有省,于是请求圆悟禅师印证。圆悟禅师便示以色钳锤。安民禅师此时有所省悟,但是未彻,心中尚有疑滞,故被问得茫然不知所措。
一日,安民禅师又入室参礼圆悟禅师。
安民禅师道:“和尚休举话,待某说看。”
圆悟禅师便答应了。
安民禅师道:“寻常拈槌竖拂,岂不是经中道,‘一切世界诸所有相,皆即菩提妙明真心’?”
[参禅贵直指。安民禅师又落在语言文字知见之中。纵然答得再圆满,于己何益?!]
圆悟禅师笑道:“你元(原)来在这里作活计!”
安民禅师顺着自己的思路,继续说道:“下喝敲床时,岂不是返闻闻自性,性成无上道?”
圆悟禅师道:“你岂不见经中道,‘妙性圆明,离诸名相’?”
安民禅师一听,终于言下释然。
圆悟禅师后离四川,前往夹山传法。安民禅师便终止了自己的讲经活动,陪侍圆悟禅师前往。
一日夜参,圆悟禅师为众人举“古帆未挂”之公案,该公案的具体内容是——
有僧问岩头全奯禅师:“古帆未挂时如何?”岩头禅师道:“小鱼吞大鱼。”又有僧一如前问,岩头禅师道:“后园驴吃草。”
后来有很多禅师,皆借用“古帆未挂时如何”这一话头来接引和勘验学众。
安民禅师听了这一公案,心中狐疑,未能契旨,于是请求圆悟禅师为他开示。
圆悟禅师道:“你问我。”
安民禅师便问:“古帆未挂时如何?”
圆悟禅师道:“庭前柏树子。”
安民禅师终于豁然大悟。他欣喜地告诉圆悟禅师道:“古人道,如一滴投于巨壑,殊不知大海投于一滴。”
圆悟禅师知道他这次是真正地彻悟了,便笑道:“奈这汉何!”遂予印可,不久,又令安民禅师分座说法。
圆悟禅师曾说偈赞叹道:
“休夸四分罢楞严,按下云头彻底参。
莫学亮公亲马祖,还如德峤访龙潭。
七年往返游昭觉,三载翱翔上碧岩。
今日烦充第一座,百华丛里现优昙。”
亮公指西山亮座主,马祖道一禅师之法嗣,参见“西山亮座主悟道因缘”。德峤指德山宣鉴禅师,龙潭崇信禅师之法嗣,参见“德山宣鉴禅师悟道因缘”。
安民禅师悟道后,曾礼偈过蒋山慧懃佛鉴禅师。
佛鉴想勘验一下安民禅师的悟境,便问:“佛果(圆悟克勤禅师)有不曾乱为人说底句,曾与你说么?”
安民禅师道:“合取狗口!”
佛鉴禅师于是大声叫道:“不是这个道理!”
安民禅师道:“无人夺你盐茶袋,叫作甚么!”
佛鉴禅师道:“佛果若不为你为,我为你说。”
安民禅师道:“和尚疑时,退院别参去!”
[佛鉴禅师再三设圈套,均被安民禅师识破。若不是心中已达不疑之地,决不能达此境界。]
佛鉴一听,便呵呵大笑。
安民禅师后出世,开法于保宁,不久又迁华藏,末后又住中峰。
曾有上堂法语云:“众卖华兮独卖松,青青颜色不如红。算来终不与时合,归去来兮翠蔼中。可笑古人恁么道,大似逃峰赴壑,避溺投火。争如随分,到尺八五分镢头边,讨一个半个。虽然如是,保宁半个也不要。何故?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
其中,“逃峰赴壑,避溺投火”、“富嫌千口少,贫恨一身多”两句,颇值得我们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