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法门法师:如何将佛号念好
发布时间:2024-05-06 03:02:12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
念佛是否就能往生,「一万个念佛人,真正能往生的只有二、三人。」念佛何以不能往生?其原因就是心行与经中所说的条件不相符。《无量寿经》中「三辈往生」和「往生正因」两品经文,所说的条件,我们没做到,单单只是念佛,心行都达不到标准,岂能往生!而世尊对我们的开示,最重要的两句话:「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我们仔细反省,佛是念了,「一向专」没做到,「发菩提心」更没有做到。佛说了八个字,我们只做到「念」一个字,当然不能往生。虽然不能往生,也跟阿弥陀佛结个好缘。我们无量劫来生生世世,都跟阿弥陀佛结缘,这一生若也只是结个缘,还是要六道轮回。倘若这一生决定要往生,就要将此八字都做到。
何谓「发菩提心」?《观无量寿佛经》说,第一是至诚心,第二是深心,第三是回向发愿心。「三心圆发」,圆是圆满,才是发菩提心。此三心,至诚心是菩提心的本体,真诚到极处。从体起用,一是自受用,一是他受用;也就是说,你用什么心对自己,用什么心对别人。对自己的作用是深心,对别人的作用是回向发愿心。所以,只做到一向专念,没有发菩提心,还是不能往生。这是往生最重要的核心条件。我们没有用真诚心对自己,也没有用真诚心对别人,用的是自欺欺人之心,这是凡夫。
但念佛人也有造恶业,起心动念不善的,所以慈云灌顶法师在《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疏钞》末后一段讲到,念佛人一百种不同的果报,第一条就是念佛人堕阿鼻地狱。是故,心行不善,口善无济于事。果然将「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此二句,认识清楚并且做到了,念佛一定往生。
过去,确实有临命终一念、十念往生的。在《往生传》里,唐朝张善和就是最明显的例子。民国初年,谛闲法师的锅漏匠徒弟,一句阿弥陀佛念了三年,他不识字,没有听过经,出家之后也没有受戒。谛老慈悲教他一句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再念。此人老实,老实就是至诚心、真心,依教奉行。这句佛号将他的妄想、习气、烦恼、分别、执着统统都念掉,三年功夫成就了,自在往生。
我们当中有念佛三十年、四十年,消息都没有,原因就是妄想、分别、执着夹杂在佛号当中,从未断过;不但没有断,妄想、分别、执着还天天增长,所以念佛不起作用。
佛法的修学要如理如法,念佛法门亦不例外。为何念佛堂还要听经,就是念佛人要明白道理,念佛才管用;不明道理,念佛还是继续搞六道轮回。失人身就是三恶道
。还搞六道轮回,这是多么悲哀之事!所以,净宗经论不能不认真去参究,不能不认真去细讲。讲经、参究,听的人得益少,讲的人得利益多。讲经也要用真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才有悟处。每天都有悟处,每星期都有悟处,境界天天不一样。纵然做不到这样的功夫,至少也要月月有进步,我们的业障才能消得了,灾难才能避免。每个月都有悟处,功夫就得力了。有悟处,功夫得力了,行持上决定是全心全力帮助别人。若还达不到这个境界,最大的障碍就是自私、我执。
佛法的修学,成就最低的是小乘须陀洹,称为「入流」;大乘是初信位菩萨,身见破了,四相破了。《金刚经》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过去我以为大乘菩萨才破四相,原来小乘须陀洹也要破四相,才知破四相的功夫有浅深不同。《华严经》上,菩萨有五十一个位次,破四相的程度就有五十一种,浅深广狭不同。若真能离四相,虽然功夫很浅,念佛就能得力。四相是从妄想、分别、执着来的。自私自利的念头决定要舍弃,起心动念要利益一切众生,否则很难往生。
想利益一切众生,没有机会没关系,那是缘不足,不是你没有心。常言:「心有余而力不足」,「心有余而缘不足」也是一样。缘有浅深广狭不同,纵然没有缘分去帮助众生,在日常生活当中,接触的少数人也要发心去帮助,一个都不舍弃,以真诚心劝导,这是能做到的。能做而不肯做,过失就在自己;能做,对方不接受,不接受也要做,要用「善巧方便」。他完全不能接受,合掌念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他不想听也听进去了,所谓「一历耳根,永为道种」,这就是慈悲度众。没有善根的帮助他种善根,没有佛种的给他下佛种;有善根的帮助他成熟;已经成熟的,帮助他这一生决定往生。
这一生决定往生是善根成熟之人,成熟是具足「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一向专念,就是觉明妙行菩萨所说的「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菩提心是真心、佛心,所以佛讲的「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非常重要,其含义无尽深广。经教深入的愈深,对这两句话解的愈深刻、愈广。以为自己明白、懂得,其实全是误会,是故世尊叮咛我们要「深解义趣」。这八个字,连等觉菩萨还解得不够圆满,到如来果地才彻底圆满,我们如何能说懂得了、明白了?念佛之所以不能往生,就错在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