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全文网

佛教中“业报和轮回”是由何而来的?

发布时间:2024-01-13 03:00:25作者:六祖坛经全文网
佛教中“业报和轮回”是由何而来的?

过去心不可得

。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金刚经》

上面这句话来自《金刚经》的经文,它体现了佛教中一些核心的思想,即“业报”“和“轮回”。

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包括你我的众生都是由于一种因和果的动态过程,我们每做到一件事情、说的一句话、甚至是一个念头都会造成某种“业”,而这种业在将来一定会造成某种“果”,每一个因果的循环就是一个轮回,这种轮回说大一点就可以扩展到人的生死。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佛教中提到的“业报和轮回”,这些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佛教创造的吗?

其实不是,在佛教产生之前就存在这些思想,但是佛陀证悟了,他把他悟到的东西告诉我们,就是我们现在看的佛经。

那么这些概念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来快速的了解一下佛教产生前的一些历史。

佛陀大约出生在公元前500年左右,那个时候印度的各个小国逐渐被大国合并,形成了少数几个真正意义上的王权国家。

历史上只要有出现真正的王权大国,一般就会出现相互制衡的情况,进而战争就会减少,经济就会发展。通常这个时候也是宗教发展和社会思想变革和转型的时机,印度也一样。

当时印度还是以婆罗门教为主,但是它的势利范围在印度北部,对印度中部的影响不大,也因此一些新的思想得以在这些地方传播和发展。比如当时的乔萨罗国和摩揭陀国,前者的首都是“舍卫城”后者的首都是“王舍城”。听到这两个城市的名字,学佛的人应该很熟悉,都是佛陀讲经弘法的地方。

当时印度的婆罗门教信奉吠陀、潜修梵我,并期望可以通过修行得到不死的真理。通常一个教徒在少年时会入教成为弟子,并开始学习宗教知识,等到成年后再回到家里,娶妻生子尽家庭的义务(没错,只有男的可以信教),然后等年纪大一些就把家庭的义务和责任教给儿子,自己则退隐山林继续修行,直到有一天从山林里出来,开始云游四方直到终老而死。

写到这里,我不禁为这些虔诚的教徒感到赞叹,他们可以将一生献给自己的信仰。

好了,简单说完婆罗门教后,我们再来说说中印度另一个重要的宗教---沙门教。这个宗教与佛教也有一定的关系。

沙门教的教徒比婆罗门教更“激进”一点,他们从开始修行起就直接舍弃家庭,通过四处游历的方式修行,并且严守禁欲的生活,通过在树林里进行瑜伽来和苦修的方法来进行修行,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能体会到人生的真理,并且获得不死。

其实你有没有发现,所有的宗教都是在解决或者回答两个问题:欲望和死亡。

下面要说到的是沙门教中比较重要的六位宗教家,他们的宗教哲学对佛教的影响非常深远。

第一位是“富兰那迦叶”,这一派的核心思想被总结为“道德否定论”,啥意思呢?举个例子,他们认为杀人或者偷盗并不是恶的,善行也并不会带来道德上的好的结果。第二位是“末伽梨瞿舍梨”,他倡导的是一种“偶然论”或者说“宿命论”,并且认为人既不会升天也不会堕落。在后来的佛教经典中,把这一派的理论称为“邪命外道”。第三位是“阿耆多翅舍钦罗”,认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地、水、火、风”这四种物质组成的,被后来的人总结为“唯物论者”。第四位是“婆浮陀伽旃那”,他在“地、水、火、风”之外又加上了“苦、乐、生命”这三种元素,并认为世间所有都是这七种元素组成的,由此而提出就算是杀人,也只不过是刀子从这七种元素之间穿过而已的理论。第五位是“散若夷罗梨沸”,他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不可知的,都要抱怀疑的态度。第六位是“尼乾子”,自称为“为了远离身心束缚的目的而进行苦修的人”,这一派是印度的“耆那教”的前身,他们认为应该克服肉体和欲望的本能,并希望通过苦修来减弱身体的力量来达到修行的目的。其中比较有名的是“空衣派”,他们严格禁止杀生,认为应该舍弃一切,甚至连衣服也应该舍弃,进行裸体修行。沙门教最重视的问题或者说要主张的观点是“善恶的行为(业)是否会带来结果(果报)”,而这个问题的答案又往往离不开轮回的观点,说到轮回就必须有一个轮回的主体,也就是我们在佛教中佛陀让我们破除“无我”而找到的“本我”。

说到这里,算是把佛教产生前的主要宗教和思想家快速的浏览的一遍。不难看出,佛教中的很多概念和思想都与它之前的婆罗门教和沙门教有一定的渊源,尤其是沙门教。比如其中的“业”、“因果”、“轮回”、“本我”、“地、水、火、风”等都出自沙门教,甚至后来散若夷罗梨沸的弟子舍利弗和大目犍连就成为了佛陀的上首弟子。

相关文章

猜你喜欢

  • 初识佛法

  • 佛学课本

  • 佛光教科书